首页> 中文学位 >太门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结构与发生、发育的研究
【6h】

太门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结构与发生、发育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1.1鱼类消化系统的构成

1.1.1口咽腔

1.1.2食道

1.1.3胃

1.1.4肠

1.1.5幽门盲囊

1.1.6消化腺

1.2消化系统发生、发育形态学研究

1.3鱼类消化系统发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1.4鱼类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研究

1.5饥饿对鱼类行为和形态的影响

1.6饥饿对鱼类消化系统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影响

1.7 PNR和初次摄食的研究

1.8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实验鱼

2.1.2试验器材与药品

2.2实验方法

2.2.1消化系统发育与发生研究方法

2.2.2饥饿、PNR的研究方法

3 结果

3.1哲罗鱼胚胎发育

3.2仔、稚鱼的生长

3.3哲罗鱼消化系统构成

3.4哲罗鱼消化系统形态发育过程

3.5哲罗鱼消化系统发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3.5.1胚前发育

3.5.2胚后发育

3.5.2胚后发育(3.5.2.1口咽腔)

3.5.2胚后发育(3.5.2.2食道)

3.5.2胚后发育(3.5.2.3胃)

3.5.2胚后发育(3.5.2.4前肠与后肠)

3.5.2胚后发育(3.5.2.5幽门盲囊)

3.5.2胚后发育(3.5.2.6消化腺)

3.6饥饿对稚鱼发育的影响

3.6.1饥饿对生长的影响

3.6.2饥饿稚鱼初次摄食率与PNR的确定

3.6.3饥饿对哲罗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影响

4 讨论

4.1消化系统形态结构与摄食习性间关系

4.2消化系统的织结构与摄食食性之间的关系

4.3嗜伊红囊状结构、粘液细胞与摄食习性之间的关系

4.4消化系统发育的分期及特点

4.5饥饿对哲罗鱼形态、行为影响

4.6初次摄食率、PNR的研究及其意义

4.7哲罗鱼初次摄食最佳投喂时间

4.8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别于2005、2006、2007年的3月份选取腹部膨大、柔软下垂、发育良好的雌、雄太门哲罗鱼亲鱼人工催产、授精。获得受精卵以及经人工孵化和培育获得的仔鱼、稚鱼、幼鱼、成鱼,并采集样品,应用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对哲罗鱼成鱼消化系统结构、消化系统发生和发育,以及饥饿对稚鱼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成鱼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胄、肠和幽门盲囊组成。口咽腔内分布有颌齿、腭齿、犁齿、咽齿和舌齿,粘膜层有大量的粘液细胞和少量的味蕾;食道粗而短,肌肉层发达;胃呈“V”形,分为明显贲门部、胃底部利幽门部,由内向外依次由枯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组成,粘膜层下部有胃腺:肠和幽门盲囊组织结构基本相同,都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组成,在粘膜层中分布大量的枯液细胞和用于蛋向质消化的嗜伊红囊状结构。与胰脏呈独立分开的肝脏体积较大。 2.积温达7.83℃·d时受精卵的卵裂期完成;积温达40.04℃·d囊胚期完成;孵化达到82.39℃·d时,经过原肠期和神经胚期,胚空开始封闭:积温达262.69℃·d开始破膜,成为初孵仔鱼。受精14d在脊索下方出现实心细胞团,为消化道原基。受精26d消化管道进一步发育形成明显的两层,肌肉层分化明显,且在消化管道内壁出现大量处在分裂期的双核核包体和吸收细胞;受精28d除口咽腔与食道交接处、肛门外,整个管道已经贯通,肝脏体积进一部增大。初孵仔鱼口与外界相通,破膜10d口腔内下颌骨、上颌骨均已经钙化,口腔能自由闭合,食道前端开始出现空腔,胃上皮有丝分裂进一步加强,山现5~7个粘膜皱壁,肝脏中出现明显的中央静脉和肝细胞索。破膜后20d食道粘膜层出现粘液细胞,在胃与肠交界的膨大部位出现缢缩,肝脏中部肝细胞开始较严重的空泡化。破膜66d胃结构与成鱼基本相同,分为明显的贲门部、幽门部和胃底部。肠的结构与成鱼基本相同,前肠和直肠的组织结构相似,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组成。 3.饥饿的稚鱼身体发黑,头大身瘦,体高比对照低,全长较对照短,胃、肠处的黑色素特别浓;长期饥饿后脑部下陷。长期的饥饿导致大量自相蚕食的现象;稚鱼的PNR为破膜后39d。饥饿稚鱼消化系统发育明显减慢,饥饿15d胃部肌肉层厚度发育达到最大值51.50μm,以后不断降低,饥饿33d达到最低值42.22μm。胃腺结构严重破坏,表现为腺细胞萎缩,胃腺数量减少,并且排列杂乱,胃肌纤维疏松呈网状,胃部粘膜层在饥饿21d达到最大值34.16μm,以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粘膜上皮细胞的高度下降,饥饿33d粘膜层厚度达到最低值18.38μm。饥饿21d时肠部粘膜层和肌肉层发育完全,厚度发育到最大值分别为31.71μm和21.96μm,以后随着实验进行胞质中嗜酸性颗粒减少,且疏松,肠的上皮细胞高度也下降,十二指肠的微绒毛断裂和大量粘液细胞破裂;当饥饿33d时粘膜层和肌肉层高度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20.00μm和24.42μm。饥饿27d时,肝细胞间的分界模糊,核仁萎缩或解体,偏向或附着在核膜上,导致部分核膜增厚,并使之空泡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