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基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6h】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基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1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述

2.1.1 理论产生的背景

2.1.2 理论的体系结构

2.2 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2.2.1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积极作用

2.2.2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调查

3.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1.2 调查方法和工具的确定

3.1.3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现状

3.2 道德认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思考

3.2.1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2 道德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归因思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强黑龙江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对策

4.1 加强德育理论研究

4.1.1 探索与时俱进适合当前实际的德育新途径

4.1.2 辨证地分析与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

4.2 德育理论要与实践密切联系

4.2.1 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

4.2.2 道德教育应该人性化

4.2.3 道德教育情境的创设

4.3 促进青少年德育工作科学化

4.3.1 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

4.3.2 用发展的观点进行道德教育

4.3.3 道德认知的评价方法要科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采用道德两难讨论的方法对10-16岁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并进而提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和德育策略。
   本文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在科尔伯格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等六个地区的63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青少年被试的道德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和农村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也存在明显差异。但男女学生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间的道德阶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针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创新和科学化的建议和对策,主张改变我国传统德育的灌输方法,加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促进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的创新和科学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