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6h】

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方法

1.4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性别差异

2.1.2地理区域定位

2.1.3区域定位的主要方法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2.2.2艾里克森的内部空间理论

2.2.3行为遗传理论

2.2.4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

2.2.5贝姆的性别图式理论

2.2.6性别差异教学理论

第3章高中生地理区域定位学习中性别差异现状分析

3.1高中学生地理区域定位学习中性别差异现状调查

3.1.1调查对象和过程

3.1.2地理教师访谈结果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3.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3.2.2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学习态度情况调查

3.2.3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学习兴趣情况调查

3.2.4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惯用方法调查分析

3.2.5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学习速度调查分析

3.2.6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学习困难点调查分析

3.3高中学生区域定位学习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3.3.1生理因素的影响

3.3.2心理因素的影响

3.3.3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4章基于学生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区域定位教学对策

4.1地理教师应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4.1.2性别差异下的区域定位课程内容安排策略

4.1.3性别差异下的区域定位教学目标确立

4.1.4性别差异下的区域定位教学策略选择

4.1.5性别差异下的教学评价设计

4.2地理教师应着重提高女生学习地理区域定位的能力

4.2.1激发女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2.2增强女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4.2.3培养女生学习地理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5章结论

5.1结论

5.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对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地理不仅很好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也充分显示了它的地域性。学生很好的掌握区域地理内容,可以为学习其他地理学科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高中地理区域定位教学非常重要。在如今的高中地理区域定位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堂低效、教学质量偏低、教学策略效果较差等问题。教师在进行区域定位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是开展地理区域定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影响地理区域定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性别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差异,也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当前,国内针对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学习能力性别差异进行的研究还较少,大多是针对整个地理知识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和测试的方法,来分析高中地理区域定位学习中男女学生能力的差异。同时运用观察法和访谈等方式对高中男女学生的地理区域定位学习风格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男女生区域定位惯用方法、区域定位学习速度、区域定位学习方法、区域定位学习困难点都存在差异。高中学生地理区域定位学习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环境三个方面。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区域定位教学的策略:第一,地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在进行地理区域定位教学中,要制定合理的“因性施教”的策略。基于性别差异下安排区域定位课程内容,确立区域定位教学目标,选择区域定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评价设计。第二,地理教师应着重提高女生学习地理区域定位的能力,激发女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女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培养女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