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与印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6h】

中国与印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定义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特征

第二节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比较

第一节 产业发展及经济贡献

第二节 企业及从业人员概况

第三节 服务出口及需求结构

第四节 业务构成及转型升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印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第一节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

第二节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一、服务贸易TC指数分析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TC指数分析

第三节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第四节 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SO)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生产要素

一、教育培训机构

二、软件人才

第二节 需求条件

一、基础设施

二、需求市场

第三节 相关配套服务

一、软件园区

二、行业协会

第四节 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机制

一、大企业战略

二、同业竞争机制

第五节 机遇和挑战

一、印度方面

二、中国方面

第六节 政府的辅助作用

一、前瞻性战略

二、激励性政策

三、辅助性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软件人才培养和分配机制

一、人才培养

二、人才分配

三、人才输出

第二节 规划软件园区经营

一、软件园区自身建设

二、行业协会助推作用

三、国家层面宏观引导

第三节 增强企业同业竞争力

一、扩大企业规模

二、增强核心能力

三、加强产业管理

第四节 立足国情制定战略政策

一、充分把握内需市场

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第五节 完善产业的投融资环境

一、中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吸收外资现状

二、我国投融资环境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大规模需求引发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深化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向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内部加速融合,日益成为支撑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构筑一国竞争优势的战略先驱。
  本文在比较分析了中印两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共四个指标,衡量了中印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并以修正的“钻石模型”作为基本框架,对比分析了影响中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六个要素条件。最后,以充分发挥我国现有优势、根治短板问题为目标,借鉴印度的产业发展经验,给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