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冯铺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6h】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冯铺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核心概念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6 研究地点及资料来源

2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有效需求分析

2.1新洲区冯铺村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概述

2.2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3 互助养老服务需求内容分析

2.4老年人经济支持能力分析

2.5互助养老服务的参与意愿分析

3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3.1 互助养老服务内容供给现状

3.2 互助养老服务中心收支状况

3.3互助养老理念实践现状

4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积极效果与供需困境

4.1 实施互助养老服务的积极效果

4.2 互助养老服务内容方面的困境

4.3 互助养老服务中心收支困境

4.4 互助养老服务理念的认同和实践困境

5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的完善对策

5.1 政府积极推动与支持

5.2强化互助养老理念宣传

5.3完善互助养老服务内容与层次

5.4改进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管理水平

5.5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互助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6 结论与不足

6.1主要结论

6.2主要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案访谈

附录二 个案访谈统计表

附录三 问卷

附录四 照片

展开▼

摘要

随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全面覆盖,农村老年人养老在资金和制度上有了一定基础。然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以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农村家庭劳动力日渐不足。“人欲养而力不足”的尴尬现实在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加上老年人恋土情节严重,农村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滞后,致使类似城市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提供方式无法在农村推行。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提供方式,是基于时间银行理念,以村庄为单位,各类养老责任主体将分散的养老资源整合在一起,采用“政府支持、多方参与、依托农村、民间操作”的方式,在养老服务上相互帮助,做到自助、互助。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将农村分散的养老资源整合起来,以实现最大的社会养老效果。
  本文在互助养老理念和供需平衡理论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新洲区冯铺村为例,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并结合供需平衡理论分析得出:其养老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互助养老服务理念认同难、养老服务内容供需不均衡、资金来源单一、机构管理不规范、人员专业素质低等困境。文章立足实际,通过对供需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结合我国农村养老实际,从政府、村委、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了政府制定互助养老服务管理规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提供人员技能培训,村委及养老中心合理设定养老内容、加强改善管理、加强互助养老理念宣传,社会组织提供资金、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帮助的建议,以期为武汉市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和推广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