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核苷初治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比较
【6h】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核苷初治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1病例来源

1.2入选标准

1.3排除标准

二、研究治疗

2.1 研究用药

2.2分组及给药

2.3伴随用药

三、研究指标评估

3.1主要指标

3.2次要指标

3.3安全性

3.4不良事件

四、检测方法

五、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基线时情况:

2.治疗48周时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情况:

3.治疗后ALT复常及HBeAg血清学转阴情况:

4.病毒学突破及耐药情况:

5.药物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及抗病毒治疗的认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影响着全世界约3.5-4亿人,其明显增加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尽管已采取了相关公共卫生措施干预,但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衰竭、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2,3,4]。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5],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方法,核苷类似药物是现阶段主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但目前药物或治疗方案远非理想,疗效和耐药成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问题。HBV高病毒载量(HBV﹥107copies/ml)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高病毒载量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6,7,8],肝硬化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随着HBV-DNA的水平升高而上升,肝细胞癌患者的死亡率也随着HBV-DN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同时HBV高病毒载量还表现出难治性,有研究表明: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HBV DNA<107 copies/mL患者的抗病毒疗效(HBV-DNA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HBV DNA≥107 copies/mL的患者[8],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与患者HBV DNA水平明显相关,低水平HBV DNA患者应用Peg-IFNα治疗更宜获得持续的疗效[9,10]。我国2010年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对于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宜选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或尽早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11],此外任红等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管理方面也提出相同的治疗策略[12,13]。目前被广泛关注的两大治疗方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是现阶段最符合这两大要求的治疗方案。但是关于这两种策略在预防耐药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尚缺乏长期的循证医学依据,本研究拟以60例HBeAg阳性的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48W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未曾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的初治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分为联合组30例和单药组30例,联合组应用拉米夫定100mg qd+阿德福韦酯10mg qd,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 qd,治疗观察研究48周。分别在基线、12、24、48周时留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分析生物化学仪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生物化学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病毒耐药基因。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研究结果:
  1.联合组24例,单药组29例完成了48周随访。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血清ALT、HBV DNA、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在治疗48周时,HBV-DNA<500拷贝/ml和HBV-DNA<300拷贝/ml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HBV-DNA<100拷贝/ml的比率,联合组为3例(12.5%),单药组为12例(41.3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48周时,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分别为单药组:44.83%(13/29),86.21%(25/29)和55.17%(16/29),联合组:25.0%(6/24),75.0%(18/24)和29.17%(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4.治疗48周时,出现病毒学突破的单药组0例,联合组2例(8.3%),且均检测到耐药变异位点,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e抗原阳性的高病毒载量慢乙肝患者的在抑制病毒作用上要优于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组,能更好的抑制病毒复制,且出现病毒学突破的情况也低于联合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两种治疗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