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
第二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

第二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海口
  • 出版时间: 2010-1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ALT正常或<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及抗病毒疗效。rn 方法:收集ALT、AST正常患者134例,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256例,采用肝脏穿刺术以进行肝脏病理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枪测血清HBV DN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定量。rn 结果: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组男性比例明显增加。ALT、AST正常组,53.0%(71/134)的患者肝脏有中度以上的病理改变,3.0%(4/134)的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以上,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组,66.4%(176/265)的患者肝脏有中度以上的病理改变,17.7%(47/265)的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以上;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组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较ALT、AST正常组高(P<0.01)。在ALT、AST正常组,炎症度与年龄无相天性,但纤维化与年龄有相关性;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组,炎症和纤维化均与年龄有相关性(P<0.01);两组肝脏病理改变较明显的均主要集中在25~40岁人群。两组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而与HBeAg均未见相关性。肝脏炎症在G2以上的经过抗病毒治疗,他们在第24周HBV DNA转阴率达45.2%。rn 结论:ALT、AST正常或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者大部分肝脏均有中度以上的病理改变;年龄在25岁以上、HBV DNA低水平的患者,无论HBeAg阳性与否,都是需要密切观察的群体;病理检查炎症程度在G2以上的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耐药因素以及耐药后处理措施,为临床更合理的应用拉米夫定提供依据。rn 方法:2001年至2010~1月在我院门诊的拉米夫定初治的治疗观察满1年的CHB患者383例,治疗观察时间1~9年。其中拉米夫定耐药患者129例分为换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组(A)和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组(B)。疗效评估包括血清HBV病毒学、血清HBV免疫学、血清生物化学应答,观察时限至少1年。病毒PCR不可检测水平(<1000拷贝/ml)。rn 结果:383例患者3、6个月、1、3年以及3年后I-IBVDNA阴转(PCR低于检测线)分别为156例(40.7%)、213例(55.6%)、228例(59.5%)、214例(55.9%)、213例(55.6%).3年以后HBeAg血清学转化62例(22.6%)。在所有患者中,我们共观察到原发耐药12例,突破反弹129例,累计耐药率为36.8%,累计反弹率为34.8%。基线DNA在≥7log10、5~7log10、<5 log10各组的突破反弹率分别为48.6%、25.2%、5.6%,P<0.05。治疗24周时,按HBV DNA低于检测线、下降≥310glO、下降≥2.10g10分组,其后反弹率分别为16.9%、45.5%、62.1%,阴转率分别为83.1%、36.4%、0%,P值均<0.05。突破反弹发生在1年半内112例(占86.8%),2年内123例(95.3%),5年以后未再发现突破反弹患者。129例突破反弹的患者我们予以换药(阿德福韦酯)或加药(阿德福韦酯)继续治疗,换药和加药后的再次阴转率分别为(15/66)22.8%和(37/63)58.7%,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39/66)59.1%和(55/63)87.3%,P值均<0.05。rn 结论:拉米夫定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反弹_丰要发生在2年以内,2年以后再耐药可能性很低,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比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 摘要:耐药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最主要因素,预防病毒耐药和耐药后进行挽救治疗,是临床耐药管理的两大策略。针对耐药管理的新观念为“管理时间前移”,即从治疗起点采用可能的治疗策略,预防临床耐药的发生。目前预防耐药的主要策略包括:起始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没有交叉耐药的药物,如初始联合拉米夫定(LMV)和阿德福韦酯(ADV)进行治疗。或选择高耐药基因屏障和(或)低耐药发生率药物如恩替卡韦(ET V)或替诺福韦单药治疗。但是关于这两种策略在预防耐药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尚缺乏长期的循证医学依据。为此,我们采用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并与ETV单药治疗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及肾脏安全性的差异。
  • 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与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优化策略。rn 方法:纳入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HBeAg阳性CHB患者120例,其中接受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40例(A组),Peg-IFNα-2a治疗40例(B组),ADV治疗40例(C组),依据治疗前血清HBV DNA载量及肝纤维化分期确立A组患者抗病毒方案:对HBV DNA≥1.0×102拷贝/ml或纤维化分期≥S3者(A1组,20例),行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对HBV DNA<1.0×107拷贝/ml且纤维化分期100S/CO或HBsAg下降<1log IU/ml为应答不佳组(16例),均调整为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剩下的患者为应答有效组(24例),接受Peg-IFNα-2a单药治疗。A组、B组用药48周后停药随访,C组继续用药并随访至72周。分别于治疗24、48周及停药后24周(72周)观察HBV DNA、HBsAg、HBeAg、ALT的定量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rn 结果:118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其中A组、B组各1例患者未按设计方案完成治疗而列为治疗失败。治疗24周后A1组HBV DNA下降值、抑制率、阴转率分别为3.27±0.65、85%、75%,A2组HBV DNA下降值、抑制率、阴转率分别为1.46±0.32、55%、40%,两组比较,统计量值分别为11.2、4.3、5.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A组HBV DNA下降值、抑制率、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2.86±0.45、70%、58%、43%、80%,B组HBV DNA下降值,抑制率、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1.18±0.24、48%、30%、20%、58%,两组比较统计量值分别为20.8、4.2、6.1、4.7、4.7,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分别为13%、8%,A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分别为43%,33%,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9.0、7.8,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A组HBV DNA抑制率、阴转率分别为93%、85%/,B组HBVDNA抑制率、阴转率分别为70%、60%,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6.6、6.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分别为68%和63%,45%和30%,33%和1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高,χ2值分别为4.1和8.5、9.8和19.0,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时,A组HBV DNA抑制率、阴转率分别为93%和85%,B组HBV DNA抑制率、阴转率分别为75%和60%,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4.5、6.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为70%、65%,C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分别为35%、30%,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9.8、9.8,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在血清学和病毒学方面优于单药治疗,结合基线特征,HBV DNA、HBeAg、HBsAg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LAM组(LAM 100mg/d,52例),ADV组(ADV 10mg/d。43例)以及对照组(31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肝肾功能、HBV DNA定量、HBeAg水平、凝血象、腹部超声、肝脏Child-pugh评分、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rn 结果:2年随访治疗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计126例,其中LAM治疗组52例,ADV治疗组43例,对照组31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LAM和ADV治疗组患者肝功能主要指标、Child-pugh评分均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组和AD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BVDNA下降水平及低于检测值下限率、HBeAg转阴率均随着疗程的延长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尢统计学差异(P>0.05)。LAM组1年、2年病毒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15.40/0,25.0%。ADV组1年、2年病毒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2.4%、6.9%。ADV组病毒变异率低于LAM组,两组患者病毒变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发生病毒变异的患者给予LAM及ADV联合抗病毒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LAM组与ADV组1年、2年死亡率分别为8.96%、8.16%和22.39%、12.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552,P2=0.424),两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rn 结论:LAM与ADV治疗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ADV病毒耐药率低于LAM。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起始联合LAM与ADV治疗更为合理。
  •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HC)出现的罕见不良反应。rn 方法:总结我科在应用IFN-α治疗CHB,CHC过程中出现的7种罕见不良反应的表现、处理及转归情况。rn 结果:病例1予聚乙二醇十扰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5个月后出现单纯性双下肢对称性脂肪凹陷,降低PegIFNα-2a剂量(每天注射改为每10d注射1次)后,症状未见加重或好转,治疗48周后停药,随访至24周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脂肪凹陷症状有所好转。病例2予Peg IFNα-2b治疗3个月后HBV DNA转阴(<500拷贝/m1),治疗12个月后左上臂注射部位出现凹陷,将注射部位改为腹部及臀部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病例3 IFNα-1b治疗12个月时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自述在治疗4个月时,腹正中线及左上臂出现线状色素沉着,皮肤科就诊未予明确诊断及处置,干扰素继续治疗中色素沉着带未见加重及好转。病例4经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10周后HBVDNA阴转,为争取e抗原转阴加用Peg IFN-α-2b,治疗3个月时颈项部出现色红肿块,目前仍在继续治疗和观察中。病例5和病例6在干扰素治疗时,均发生突发性的听力损失,病例5听力完全丧失而被迫停药,病例6继续小剂量用药,其听力下降未见加重反而逐渐恢复,最终获得了持续性病毒应答。病例7予IFNα-1b治疗5个月时自觉视物双重影,治疗9个月后获得HBeAg转换,巩固治疗至12个月停药,1个月后视物双重影症状完全消失。病例8出现视物缺失,停用PegIFNα-2b,换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未再发生上述症状。病例9和病例10均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干咳,停用可缓解,重新治疗后又加重。病例11出现唇炎,停用干扰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病例12自用油性护唇膏,唇炎症状可耐受,故能坚持干扰素治疗,治疗12个月后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停用干扰素后唇炎消失。rn 结论: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不良反应尤其是罕见不良反应,对于提高干扰素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替比夫定(LdT)相关耐药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模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LdT治疗中发生病毒学突破及LdT‘耐药突变的15例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检测采用核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仪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采用焦磷酸基因测序法检测HBV基因耐药位点;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4个耐药位点,呈5种模式,分别为rtM204I(9例)、nM204I+rtL180M(3例)、rtM204I+rtV173L(1例)、rtM204I+rtV173L+rtL180M(1例)、nM204I+nV173L+rtA180V(1例)。治疗24周时患者血清HBV DNA均<1 04拷贝/mL,其中60%(9/15)的患者<103拷贝/mL;耐药突变发生于用药后40~111周,均未出现血清HBeAg转换。结论:rtM204I是LdT耐药的主要突变模式,在治疗24周后HBV DNA<103拷贝/ml的未出现HBeAg 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仍需关注其耐药突变。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n 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96.1~2009.6)、PUBMED(1996.1~2009.6)、Cochrane图书馆CCTR(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ails,2009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6.1~2009.6)纳入标准:(1)观察对象:在各孕期使用LAM的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HBsAg阳性,HBV DNA≥10,copy/ml纳入疗效分析),且新生儿常规实施主、被动免疫者;(2)临床对照试验:各孕期使用LAM(LAM组)与空白(空白组)对照或与孕晚期肌注HBIG(HBIG组)对照;(3)观察指标:6~12个月龄婴儿的HBsAg或HBV DNA以及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10.0软件进行。rn 结果:最终纳入4个RCT,10个NRCT,共1005例孕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HBV DNA双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在LAM与空白比较研究中:自妊36周开始干预均无统计学意义,自妊32周开始干预,LAM组婴儿HBsAg阳性风险比空白组减少为55%[RR=0.45,95%CI(0.25,0.84),P=-0.01],HBV DNA阳性的风险比宅白组减少57%[RR=0.43,95%CI(0.24,0.76),P=0.004];自妊24周开始干预,LAM组婴儿HBsAg阳性风险比空白组减少为62%[RR=0.38,95%CI(0.17,0.84),P=0.0004],HBV DNA阳性的风险比空白组减少62%[RR=0.38,95%CI(0.17,0.84),P=0.021。孕期(合并亚组):LAM组婴儿HBsAg阳性率为9.7%,空白组为29.8%,LAM组婴儿HBsAg阳性风险比空白组减少66%[RR=0.34,95%CI(0.22,0.54),P<0.01];LAM组婴儿HBV DNA阳性率为16.5%,空白组为41.8%,LAM组HBV DNA阳性风险比空白组减少61%[RR=0.39,95%CI(0.25,0.62),P<0.01]。在LAM与HBIG比较研究中:LAM组婴儿HBsAg阳性率为2.2%,HBIG组为14.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16,95%6CI(0.02,1.24),P=0.08]。此外,没有婴儿LAM相关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报道。rn 结论:从现有研究得出,与空白对照比较,从孕24、32周使用LAM能有效提高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阻断率;从孕36周使用LAM与空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BIG比较,孕晚期使用LAM显示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阻断效果有优于HBIG的趋势。LAM应用于孕早,中、晚期对胎儿是安全的。本研究纳入文献均为C级,仅供临床参考。
  • 摘要:目的:评价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与单用阿德福韦为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贞芪扶正胶囊及阿德福韦酷,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给药方法为: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10mg每日一次,同时贞芪扶正胶囊,每次1.4g,1日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10mg每日一次,疗程均为24周。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治疗24周时,CD4+、CD4+/CD8+、NK数值,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e抗原阴转率应答: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 DNA载量应答:治疗12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治疗CHB,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同时在降低HBVDNA载量及血清e抗原阴转率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 摘要:目前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手段尚无法达到彻底清除体内病毒的目的,因而长期或永久抑制HBV复制成为目前治疗目标。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NA]的问世及其良好的抗病毒活性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但其长期应用可导致HBV-P基因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RT)区变异而产生耐药问题,成为治疗难点。
  • 摘要:有关妊娠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问题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每天面对的实际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诸多CHB防治指南尚未深入、详细的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当前医学上的一个盲点和禁区。本文拟将有关这些问题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妊娠与抗乙肝病毒(HBV)治疗的现状与管理。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2a)治疗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且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G)≥2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将67例ALT<2×ULN且肝组织学炎症≥G2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PEG-IFNa-2a治疗组34例和恩替卡韦对照组33例,接受为期48周的治疗,在治疗24、48周时进行评估。rn 结果:两组基线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和基线肝组织学炎症(G)分级和纤维化(S)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PEG-IFNa-2a组、ETV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4.7%,69.7%,无统计学差异,但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幅度ETV组显著优干PEG-IFNa-2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G-IFNa-2a组14例(41.2%)出现HBeAg阴转和血清转换,ETV组5例(15.2%)出现HBeAg阴转、其中4例(12.1%)出现HBeAg血清转换,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IFNa-2a组HBsAg阴转4例(11.8%)、血清转换3例(8.8%),ETV组HBsAg阴转1例(3.0%)、血清转换0例,两组在HBsAg阴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但在HBsAg血清转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EG-IFNa-2a组HBsAg、HBeAg滴度与基线值相比下降幅度为(-1309.0土2066.6)PEIU/mL,、(-1191.0±427.0)PEIU/mL,与ETV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6和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G-IFNa-2a组基线肝组织G3患者较G2患者有更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rn 结论:治疗48周评估,PEG-IFNa-2a治疗ALT<2×ULN、肝组织学炎症≥G2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良好的HBV DNA阴转和HBeAg血清转换,而且在HBsAg、HBeAg滴度下降方面有明显优势。肝组织学炎症分级越高的患者获得的应答率就越高。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呈全世界流行,全世界约有3.5~4.0亿HBV感染者。我国1~59岁人群HBV携带率为7.18%。持续HBV感染可以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目前抗HBV治疗是HBV感染相关疾病治疗公认的关键措施,抗HBV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nucleotideanalogues,NAs)两类。由于口服方便、副作用小、抗病毒活性强,NAs的应用更为广泛,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As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耐药的现象。
  • 摘要: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或LAM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年的疗效。rn 方法: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初始LAM与ADV联合抗病毒治疗,55例接受LAM单药抗病毒治疗,每1~3个月检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乙型肝炎标志物,血清HBV DNA、凝血酶原时间(PT)、肝脏超声或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疗效。rn 结果:随访至24个月的45例LAM和ADV初始联合组患者12个月时的血清HBV DNA阴转率为51.1%,40例LAM单药治疗组患者为47.5%;至24个月时,LAM和ADV初始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达86.7%,LAM单药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24个月时,HBeAg血清转换率达43.5%,LAM单药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治疗组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为71.1%,LAM单药组为65.0%,至24个月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8.9%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和ADV初始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有4.4%和6.7%发生病毒学突破,但均未检测到病毒学变异;LAM单药组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有22.5%和37.5%发生病毒学突破,并分别有17.5%和32.5%的患者发生病毒学变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治疗组的CTP评分和MELD评分较LAM单药组下降明显(P<0.05)。随访24个月,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率为16.7%,LAM单药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为20.0%。两组均未发现有血清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病例。rn 结论: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更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降低病死率。
  •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拉米夫定(LAM)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HBsAg、HBeAg均阳性且HBV DNA≥1.0×107拷贝/ml的孕妇,其中肝功能异常1 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根据肝功能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2组,各组50例。研究组于孕24~32周始服用LAM,产后不停药。对照组不服用LAM,肝功能异常组均予一般保肝降酶药治疗。比较2组孕妇治疗后4周、8周及分娩前的ALT值,HBVDNA对数值,比较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的抗病毒疗效。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时,1月龄,12月龄的HBV标志物及HBV DNA。记录2组母婴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94(肝功能异常48例,肝功能正常46例),对照组91例(肝功能异常45例,肝功能正常46例)完成了规定随访。研究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对数值为3.18±1.52,转阴率30.9%,对照组分娩前HBV DNA对数值几乎无变化,转阴率0%/P<0.01。分娩前研究组ALT异常率6.8%(6/94),对照组ALT异常率8.79%(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研究组肝功能异常组HBV DNA对数值为1.74±1.31,转阴率47.9%,而肝功能正常组HBV DNA对数值为3.57±1.49,转阴率13.04%,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时产时感染率为9.6%,1月龄宫内感染率0%,12月龄免疫失败率0%,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产时感染率为20.%、1月龄官内感染率11.0%、12月龄免疫失败率7.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孕妇的剖官产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体重、窒息率、先天畸形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M可快速抑制HBV DNA,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促进肝功能复常,且母婴安全性良好。
  • 摘要:目的:评价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判断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rn 方法:选择196名临床诊断的慢性HBV携带者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观察指标为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AST/ALT、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年龄-PLT指数(API);以病理学纤维化分期SO(n=1 12)及S1-S3(n=84)分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rn 结果:196例患者HBVDNA均为阳性(1.2×104-6.0×10s拷贝/ml),其中HBeAg为阳性占79.6%。S0组平均年龄、PLT、ALT、AST、AST/ALT、APRI及API水平分别为24.00(14~38)岁,182×109/L、18.00U/L、21.00U/L、0.93、0.11、2.00;SI-S3组平均年龄、PLT、ALT、AST、AST/ALT、APRI及API水平分别为26.50岁、165×109/L、24.00U/L、29.00U/L、1.00、0.12、5.00,两组比较,统计值分别为7.705、1.1 14、6.330、7.095、4.977、11.059、8.936,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RI和API的曲线下面积>0.70,分别为0.827和0.829。灵敏度最高为API(70.46%),其阴性预测值为71.43%;特异度最高为APRI(92.940/0),阳性预测值为92.86%;以APRI≥0.30作为有肝纤维化的诊断,119例中包括了97.620的肝纤维化患者;以API≥4.00作为有肝纤维化的诊断,112例中包括了96.43%的肝纤维化患者。rn 结论:常规实验室监测指标可用于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判断,其中APRI和API是简便、易得且较有临床价值的指标。
  • 摘要: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存在HBV复制,分为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变异后联合对照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初始联合治疗组与变异后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ALT与AST在治疗4、12、24周与48周均明显好转(P<0.05),初始联合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在48周时,优于变异后联合对照组(P<0.05),初始联合治疗组与变异后联合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0%、40%,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60%、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状况及抗病毒方面均明显优于变异后联合治疗对照组。
  •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LAM)治疗过程中出现LAM耐药后,HBV聚合酶基因的突变模式及I临床特征。rn 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12月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门诊或住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LAM耐药患者260例血清HBV聚聚酶基因逆转录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回顾性分析LAM耐药时HBV聚合酶基因的不同突变模式及患者临床特征。rn 结果:260例患者诊断为LAM耐药,215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患者血清HBV DNA中位数为2.6E×105拷贝/ml(1.0×104~2.0×108)。98.1%(211/215)患者存在YMDD基序突变。其中3种主要突变类型分别为:单位点rtM204I突变占40.O%(86/215);rtLI80M+rtM204V占37.2%(80/215);rtL180M+rtM204I占13.0%(28/215);另有rtVl73L+rtL80M-FrtM204V占4.2%(9/215)。6例为单位点rtM204V突变,2例rtL180M+rtM204I/V突变,3例为单位点rtV173L突变,1例单独存在rtL1180M突变。与rtM2041相比,rtM204V多以联合rtL180M突变的形式存在(P0.05)。测出基因突变患者与伴病毒学突破患者HBV DNA载量较高(P<0.05)。rn 结论:YMDD基序突变是LAM耐药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的主要模式,LAM耐药后患者临床病情轻重可能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类型无关。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重型肝炎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变化及意义。方法:209例HBV DNA阳性、入院诊断为CHB的患者在入院后作外周血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T细胞证群及人白细胞抗原(HLA)-A2等位型的测定,对HLA-A2阳性者作HBV特异性CTL的检测,对进展为重型肝炎的40例(甲组)与未进展为重型肝炎的169例患者(乙组)比较}I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209例CHB患者有40例(19.14%)在平均入院后(10.06±1.73)d进展为慢性重型肝炎(早期)。CD4+水平:甲组进展为重型肝炎后<甲组入院后次日(P<0.01)<乙组入院后次日(P<0.01)<正常对照组(P<0.01),甲组进展为重型肝炎后低于乙组入院后10d(P<0.01),CD8+和非特异性CTL水平:甲组进展为重型肝炎后>甲组入院后次日(P<0.01)>乙组入院后次日(P<0.01)>正常对照组(P<0.01),甲组进展为重型肝炎后高于乙组入院后10d,(P<0.01),HBV特异性CTL水平;入院后次日甲组与乙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甲组进展为重型肝炎后与甲组入院后次日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外周血CD8+和非特异性CTL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与CD8+和非特异性CTL水平显著升高有关,并且,CHB患者如CD8+和非特异性CTL水平大幅度升高有可能进展为重型肝炎。
  • 摘要: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患者14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在门诊和住院的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144周,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100mg/d,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132周;C组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100mg/d,联合治疗144周;D组接受恩替卡韦l mg/d,治疗144周。结果:治疗144周时4组患者间HBeAg阳性患者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达到检测水平以下的百分率与A组、B组,D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144周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30%(9/30).26.7%(8/30)、3.3%(1/30)、40%(12/30)(χ 2=11.556,P<0.05)。结论:YMDD变异后采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更安全有效。
  • 摘要: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抗病毒治疗作为首要的治疗策略,通过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进展,减少和防止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4]。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2000IU/rm且ALT水平正常的非活动状态与良好的预后相关[5-9],而以血清HBsAg消失和出现抗-HBs为特征的HBsAg血清学转换,是成功获得对HBV感染的免疫学应答和接近临床治愈的标志[1014]。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