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6h】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研究现状

2.2 感觉寻求的研究现状

2.3 成本—收益分析的研究现状

2.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

2.5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3 问题提出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3.2 本研究的意义

4 总体研究设计

4.1 总体研究目标

4.2 总体研究假设

4.3 总体研究思路

5 具体研究

研究一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问卷的编制

研究二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及其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

研究三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成本-收益分析、感觉寻求、网络成瘾的关系

6 综合讨论

6.1 自编研究工具的有效性

6.2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

6.3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

6.4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结论的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偏差行为是近年来受到学者们关注的一类网络行为,探索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后果变量对于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以及为网络偏差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考查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和结构,探索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和编码归纳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的具体类别;然后通过心理测量学方法编制“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问卷”;最后考察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及其成本—收益分析、感觉寻求、网络成瘾的特点,探索其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11名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对1119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显示:
  1.通过访谈法和扎根理论的分析确认了大学生五种网络偏差行为(网络过激行为、网络欺骗行为、网络色情行为、不良信息行为、侵害隐私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具体类别。
  2.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说明该问卷能够稳定有效的测出大学生对网络偏差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情况。
  3.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总体发生率不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网络过激行为和网络欺骗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网络色情行为和侵害隐私行为其次,不良信息行为的发生率较低。
  4.总体上大学生对网络偏差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比较平衡,大学生在网络色情行为、不良信息发布行为和侵害隐私行为上的分析都是认为成本大于收益,而在网络过激行为和网络欺骗行为上的分析则是认为收益大于成本。
  5.大学生感觉寻求和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和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感觉寻求和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6.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在感觉寻求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高收益分析组中,感觉寻求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低收益分析组中,感觉寻求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正相关较弱。
  7.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在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感觉寻求既能直接正向作用于大学生网络成瘾,又能通过网络偏差行为来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