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租界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汉口原俄租界公共建筑为例
【6h】

租界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汉口原俄租界公共建筑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租界,这一代表着屈辱的称谓,伴随着征服者的枪炮进入武汉市。在短短的时间内,列强就在汉口滨江荒芜地带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市区,一栋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截然不同的公共建筑被建造起来。
   汉口的租界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影响着武汉市的发展。而俄租界凭借其地理优势,在这五个租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发生在俄租界。辛亥革命前夕的“宝善里爆炸案”和在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八七”会议都发生在这里;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和日、美空军对武汉市的轰炸,对俄租界也造成了巨大破坏;建国后,俄租界经历了苦难和繁荣……随着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城市格局的演进,俄租界内的公共建筑也随之进行发生变化。这一切,对俄租界内的历史性建筑产生重大影响,为其增加了“岁月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李传义《中国近现代建筑总揽——武汉篇》中记录的俄租界公共建筑的基础上,参照史料,咨询相关人士,做了类似“地毯式”的调研,寻访俄租界公共建筑的现状。通过调研了解,俄租界内的公共建筑的功能角色现在主要有行政办公建筑、商贸建筑和娱乐建筑三大的类型,本文从每一类型中选取两个以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梳理、访谈、现状测绘等手段,分析建筑功能角色的变化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对历史性建筑进行再利用的时候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调研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俄租界内的历史性建筑的建筑特色进行归纳,指出在对公共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再利用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目前武汉市保护法规和政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