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5-09-19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以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为案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其空间特征与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空间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首先围绕空间行为网络信息系统重点对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各个空间在活动的计划性、消费、时间上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剖析了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方法以及路径相似度指标的计算,以个体为单位从空间访问记录及完整路径信息中总结空间行为模式,发现消费者主要围绕5个核心空间组织自己的行为,彼此间具有不同的空间组合规律,在典型路径的组织上,主力店发挥锚固节点的作用,具有良好环境品质的一般店通过前导、后续、联系过渡的方式与主力店取得互动,更精细的典型路径则对应于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最后在评价部分,研究界定了发动型空间,指出内街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大型超市空间的封闭性等内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商业综合体空间规律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工作建立了基础.
  •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历史地段城市更新需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城市特色和历史价值在不断更新的物质空间中如何保持并彰显;能否与市场接轨、理性确定更新过程中的业态植入与商业规模;蓝图式城市设计表达如何适应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更新项目.专注于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面临转型.为本文以济南百年商埠区槐荫片区城市更新为例,介绍城市设计视角下的相关实践与研究,即以价值评估为切入点,构建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段空间结构的关联;通过引入经济测算,在整体城市设计阶段控制商业开发总量并进行初步商业策划;城市设计方案结合地块图则、老旧小区改造导则共同指导以地块为单位的小规模渐进式城市更新.
  • 摘要:研究从社会公平视角出发,在进行实地考察、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南京新区优质教育设施建校机制,对比各学校空间特征.并基于社会公平提出城市规划对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空间选址的建议.结果表明:建校涉及名校校方、政府、教育局、民间资本、家长多方利益,是多方利益互相博弈的结果.新区开设名校分校多为民间资本推动促成.政府对名校新区开设分校持鼓励态度.新区名校分校多有民间资金注入.教育局鼓励新区开设名校分校行为,但管控能力弱.通过对学校与优质小学空间绑定指数、与房价的空间匹配指数、与优质设施配套指数的特征分析,提出公办、民办学校分开考虑;理性看待“名校+名盘”的开发模式;避免民办与公办学校同质竞争等建议.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探索改善和解决优质教育设施社会公平问题的新思路,促进教育设施供给的效率和公平.
  • 摘要: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乡愁”守望观,在现代意义上是一种具有意味和历史情怀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作为城市的“顽疾”,是无数背井离乡务工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所.新常态下城中村的更新,不应一味地采取大刀阔斧式的推倒重建,而是回归人们心底最本质的呼唤——“乡愁”.本文以佛山大沥镇中心城区边缘的曹边村为例,解析城中村中“主体”的需求——“乡愁”(劳动与自我价值认同、精神信仰的皈依、土地主权的回归、社会交流的意义、社区联系的情感),提取相应的“乡愁空间”(生产空间、信仰空间、耕作空间、开敞空间及街巷空间),并以之作为城中村的“生命”.通过总体规划和空间设计,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来延续城中村的生命.以其作为“乡愁”规划途径,为新常态下城中村更新改造提供些许参考.
  • 摘要:本文所研究的旅游功能区是指以旅游主导产业的城市中的一个特殊功能区.此类功能区往往位于城市主城区边缘生态良好且敏感的区域,但往往又与主城区相依相存.由于城市的扩张发展以及旅游热的影响,这类“旅游热土”区域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纵观近几十年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轨迹,难免痛定思痛,而引发对旅游功能区如何开发建设的思考.笔者从现状旅游功能区的现状问题剖析出发,针对出现的“旅游区城市化”、“生态环境破坏”、“特色消失”、“城乡分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公平”等问题,以昆明市滇池西岸度假休闲区的开发建设为例,从“生态底线控制”、“生态安全格局”、“城市风貌”和“城乡协同发展”的角度对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同类地区参考借鉴.
  • 摘要:我国的新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新城高效整洁的街道环境并未能有助于其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特别是对步行出行的人群缺乏吸引力,“有序而平淡,高效而无趣”常常是人们对于新城街道的总体印象.滨海新区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即使在滨海新区核心区常住人口已经达百万的今天,其新建区的街道依然缺乏生活气息.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在新城的街道上慢下来,如何让人们慢下来展开街道生活便成为本文探讨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滨海新区核心区的步行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建区域城市肌理的研究以及街道设施的踏勘评估,尝试给出新城步行环境存在的核心问题,并为新城街道生活的营造,步行环境的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优化城市肌理和街道比例,回归人性化尺度,改善视平层设计,增加街道的趣味性,保障行人路权,提高出行安全感,补充细节设施,提升行人出行舒适度。
  • 摘要:本文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强调社区灾后重建在重视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应关注社区精神文化的重建,并建立社区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双维度标准.同时,以雅安芦山先锋社区灾后重建为例,整合出社区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影响因素,即社区安全、社区文化、社区产业、社区生态、社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最后,针对社区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总结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的四大问题,在社区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中不仅仅需结合区域周边环境进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同时需加强建设社区灾后重建数据库,并对社区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居民自治管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实践,探寻并构建社区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社区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目前容积率的确定尚存在技术手段单一、划定目标模糊等问题,本文以容积率效能最优的空间分配方案为目标,以增城永宁街为例,试图提出一种区域效率最优的容积率分配方法: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对建设总量进行推测;然后以管理单元为基础,结合现状建设的三旧改造意愿及其分类处理策略对容积率进行初次分配;最后通过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交通、公共服务、景观环境等区位要素进行定量叠加分析,对剩余的建设量按照评分进行分配,形成开发强度分区图,确定效能最优的容积率分布方案.
  • 摘要:今天内地城市以往传统的、特色的商业空间正在慢慢地消亡,快速、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抹杀了商业空间的多样性和活力,本文以台北市商业空间为例,通过对台北商业空间的结构特征、形态特征以及商业空间活力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寻求内地城市商业空间活力营造的策略:强化线性的商业空间网络,形成多层级、网络化的商业空间布局模式。宏观尺度上线形商业空间轴线与城市商业中心的衔接,中观尺度上,强化不同层级、不同尺度的街道与城市商业空间的整合,微观尺度,将街巷肌理、街道空间与市民日常性的生活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城市空间的尺度、密度以及多样性,引导用地的混合使用,促进宜商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提升城市空间自组织能力。在保持城市空间结构的完整性的同时,通过小微、持续、渐进的空间生长模式,在时空尺度上保持商业空间的连续性、多样性及完整性。
  •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因素,总结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形态主要有块状集聚型聚落、带状延伸型聚落、点状分散聚落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空间形态扩展方式:填充式扩展、扩散式扩展、新城式扩展和两翼式扩展四种方式;并得出块状聚落主要以新城式、扩散式扩展为主;带状聚落则主要以两翼式扩展;点状聚落以填充式扩展为主;在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演变过程中,其空间形态具有单一式、多元式、阶段式三种扩展模式.研究结果为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制定合理的村镇保护发展规划及我国传统聚落文化传承奠定基础.
  • 摘要:高铁枢纽站大量新建在城市新区,成为城市中重要的门户位置,枢纽站的整体形象是认知城市意象的关键渠道,枢纽站景观塑造策略研究是存在必要性的.在已建的高铁枢纽站中既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城市,也同样存在景观特色塑造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影响景观特色营造的因素入手,分析老城、新区高铁枢纽站景观构成要素的不同,以及不同城市高铁枢纽站的景观处理方法,提出几条塑造策略: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格局,加强与周边环境互动,产生延续景观,高铁枢纽站景观与交通一体化设计,周边用地功能要与枢纽站景观互动、衔接,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增加宜人的站前广场空间。
  • 摘要:乡村建设和生活有着自然乡土营造的规律.文章梳理了近年在乡村建设的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分析其在村民参与、建造技术、生活重构等方面的特点,借此思考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出路.基于乡土文化的营建方式,能够让乡村社会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整体参与环境场所营造,传承本土材料构造特色、建造技术与手工艺,并顺应当下时代的社会生活,为乡村带来可持续的活力.
  • 摘要:本文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华侨众多的沿海城市中,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难以找到产权人或代管人,导致大量历史建筑空置并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以著名侨乡中山市为例,一方面从国内外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案例出发,研判适用于中山的经验和启示.另一方面从中山自身基础和相关管理部门、各级政府的角度出发,探讨管理模式创新等相关政策要点.
  • 摘要:修建于上世纪初的道清铁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线之一,横跨河南省浚县、滑县、汲县、新乡、获嘉、修武、河内七县,现留存仅有焦作市中心城区内的待王—李河—焦作货运北站—李封段,伴随着焦作市城市转型发展,焦作货运北站的面临搬迁,北站及市内铁路线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些铁路曾经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反映了焦作煤矿发展的历史,更是焦作市城市发展的见证,随着运量的减少,该铁路逐渐废弃,造成城市交通、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凸显,本文实行绿道策略、公共交通策略、工业遗产保护策略,采用低碳生态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开发、改造和利用焦作北站及其铁路线,有效地延续城市历史,打造特色的地域文化,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内涵展开论述.
  • 摘要:工业园区升级转型是“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上海松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松江工业园区)SJC1-0013单元功能转型概念规划为例,对当前新常态下工业区动态更新策略进行探索.工业园区功能转型、更新改造是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议题之一。在规划设计中仔细研究产业选择、功能定位、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并充分考量开发实施策略,周全考虑各个建设环节,对症下药,并为不完全可知的未来留有弹性的余地,才能使工业园区在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中走得更远。松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SJC1-0013单元功能转型概念规划是当下对工业园区升级转型路径的一次探索。本次规划试图通过对现状更为细致准确地把握,低冲击的开发实施策略,更具弹性的用地模式,将一规划图纸转化为动态的实施策略,从规划实施层面思考工业园区的升级转型道路。
  • 摘要: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本文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特性入手,以宁波市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规划为例,分析基于管理、面向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规划要点,提出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服务的提供主体,重点保障服务对象全民普惠,提供与城市服务人口的空间分布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作为服务的发展客体,重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建设标准,实现管理刚性和适度弹性.
  • 摘要:城市肌理是城市的“面孔”,反映城市的健康状态.近年来许多人为和自然原因导致了城市肌理的断裂,对城市空间、功能、文化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当前我国旺盛发展的地下空间对城市肌理具有良好的缝合和提升作用.分析阐述了地下空间对城市肌理的缝合作用:缝合城市交通空间、细化大尺度空间;连通和拓展城市功能;缝合城市历史文化.有必要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对城市肌理的缝合作用,提升城市品质.
  • 摘要:在规划任务前期,传统的规划竞赛程序在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上具备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检验规划能够在前提条件不明晰的情况下,在特定的时间和经济框架中通过差异化的概念得出相对全面的解决方案.文章通过分析德语区这一非正式规划程序的缘起、应用范畴,总结了检验规划程序的7个核心特征.并通过比较传统规划竞赛和检验规划程序,明确了检验规划程序在解决复杂规划问题上的优势.最后文章通过对瑞士温特图尔祖尔泽工业区再开发的案例分析,具体说明了检验规划程序在棕地再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 摘要:以深圳为例总结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工业区的特征和类型,针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工业区以人为本、功能混合、职住平衡的更新趋势.结合规划实践,提出了针对城市中心区内工业地块和城市外围工业园区的特点的不同改造策略建议.
  • 摘要:伴随着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式扩张向集约紧凑式的转型,当前的城市规划工作越来越强调空间的有序发展和土地的集约利用.而容积率作为控规中的重要定量控制指标,在指导城市开发建设上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然而近年来规划实践中屡屡出现容积率指标违规超标建设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之外,规划编制的技术理性不足是其重要诱因.现有的容积率确定方法主观因素过重,定量分析的角度单一,缺少与定性分析的结合,同时指标弹性不足,无法适应规划管理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现有分析方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确定容积率指标.采用定量分析得到容积率合理取值区间,进而通过定性影响因子的量化和权重分析来优化取值区间,文章即是通过这种定量优化分析方法,建立较为合理、操作性强的综合模型,提升规划编制的技术理性,从而为城市规划管理中容积率指标确定提供一定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 摘要:结合广州实例,剖析控规全覆盖后凸显的“调整的频繁化与常态化、近期实施与远期控制的矛盾突出”等“实施难”的新困境,并对新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反思,指出制度层面原因是现行控规困境的根源所在,包括:规划名义上的“龙头”地位与现实中被动许可的不符;机械的规划管理体制与弹性管理需求的相悖;控规编制与管理的严重脱节;总规的长期缺位以及与控规关系的扭曲.进一步指出,控规困境的破解,需要技术与制度同步地创新改革,应改变当前控规“技术研究倾向严重、制度研究明显滞后”的现状,大力加强控规相关制度的研究。
  • 摘要:当前,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规划体系,在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人本回归的背景下,已不能满足不同阶层人群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制约了“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是当前快速城市化下现实需求强烈却又高度缺失的公共服务设施,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有所缺失.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国家有关标准,分析国内外城市先进案例和学界的相关研究,并基于珠海的问卷调查与规划反思,对珠海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体系构建、规划布局与建设指引进行了专项研究,重构了珠海市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规划布局体系,以期为反思当前的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体系提供参考,为面向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初步探索实践.
  • 摘要:本文立足于西安市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结合现状城市空间风貌建设的存在问题,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其他城市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通过城市总体空间风貌管控和城市空间风貌重点要素管控两个方面进行管控的总体思路。结合西安市城市特色,通过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指导宏观层面的总体城市设计、中观层面的分区城市设计以及微观的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设计编制的进一步推进,实现西安城市设计的全覆盖,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
  • 摘要: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均衡配置是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现实中大城市出现的诸多就学方面的问题显现了背后制度、社会和空间方面的复杂成因,冲击了传统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思维.本文在文献述评基础上总结了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原理中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社会因素与技术思维融合的方法演进趋势、当前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规划背景和人本化的需求研究方向.新常态下政府职能和公众需求的变革趋势也正体现出与上述研究相适应的特点,需要城市规划向衔接供给与需求的公共政策转型.为此,本文在对象从被动空间到能动主体、尺度从静态分级到动态衔接、过程上从机械运筹到有机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基础教育空间规划的转型思路.
  • 摘要:对法定规划环境目标的制定主体、制定过程、内容载体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目前法定规划环境目标存在制定主体单一,过程较为封闭;环境定性目标过于泛化,定量目标过于综合性,目标作用范围与规划行政范围错位及环境目标缺乏实施的时序安排的问题,并就中央新一轮改革下,法定规划目标的制定主体和目标内容进行了讨论.要健全规委会制度,完善目标制定程序设计,实体上,基于水环境单元制定针对性环境目标。
  • 摘要:城镇发展的生态化需要城镇体系建设的生态化,而生态规划的成熟发展,可以为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步骤、编制技术体系注入生态文明思想.所以,如何充分调控区域空间资源的利用,促使城镇体系的发展转向生态化,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在城镇体系规划中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学理念落实于城镇体系规划的全过程,使生态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并最终服务于城镇体系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借助ArcGIS平台,在分析城镇体系生态适宜性、制定城镇体系空间管制分区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等内容,改进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能使生态规划方法与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得到融合的路径,并以昌吉州城镇体系为例将理论研究予以实际应用,为城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 摘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全市域推进十分必要,应从系统性、全局性的角度从职住平衡,绿色出行、低碳产业、低冲击开发、绿色市政等各方面推进;结合城市和地区的差异,从空间优化、土地利用、交通体系构建、市政基础设施布局、新型产业园区和重点地区建设等方面入手,重点突破。rn 渐进式常态化发展是城市发展基本规律,应逐步将低碳生态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的全覆盖。而规划是源头,从源头抓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rn 低碳生态城市应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转型、质量提升、环境改善有机融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此,相关的评估、调校和优化工作要加强,以保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方向。rn 近年来,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国的实践为全球低碳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但是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长期性、持续性和复杂性,坚持因地制宜的道路,不盲目照搬、不搞运动式大跃进,这才是科学、严谨和务实的态度,深圳已经有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还在摸索和实践,并仍将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不懈努力。
  • 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成分分析法,针对历史街区的主体特征,对现有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修订,构建了基于居民方和游客方两个维度的历史街区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北京南锣鼓巷为案例地,对其2012年度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总量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该街区生态足迹远大于其生态承载力,游客方生态足迹高于居民方.最后对生态足迹的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提出降低生态足迹是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分别从居民方和游客方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生态需求及降低生态足迹的策略.
  • 摘要:首先综述国内外城市雨水管理理论研究动态,指出国内雨水管理研究多为单一目标管理或技术微观层面的研究,而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的生态型雨水管理规划研究尚属空白.进而介绍发达国家低冲击开发的雨水管理理念以及国内最新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阐述理念内涵和特征,分析二者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进行“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提出该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原则,并将低冲击理念融入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各个阶段,构建各个阶段的雨水管理规划内容框架和控制目标体系.
  • 摘要:在整体社会对于提高生态环境效益比较重视的今天,如何将生态因素结合到对水系的规划设计中,为打造一个更人性化、更科学的城市环境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城开发建设的背景,在城市水系设计的过程中关注可持续发展,通过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贯彻到宿迁两河公园水系规划的设计中,在提高城市蓄水和治涝能力的同时,通过LID技术收集雨水补给湖体,在保障水安全的同时,维护了水生态,保护了水环境.希望本工程能够对类似的新城水系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将自然生态本底改造成人工化的建成环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但同时,其影响程度会因不同的改造方式而异.在生态安全及环境保护受到日益关注的今天,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了新区规划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尝试探索一种基于生态安全的规划途径,实现生态与效益的双赢,即以最低的生态成本实现既定的经济建设目标.研究选取重庆永川凤凰湖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城市、片区、基地等尺度,进行了多层次的生态分析,明确了基地的生态定位,系统剖析了其内在的生态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GIS系统,通过斑块识别、生态结构提炼、三区划定等环节进行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布局,采用布局生态基础设施、强化雨洪管理等技术手段,完善生态安全格局的系统构建.通过结合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探讨绿地系统在可达性、生态效能等方面与已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的耦合性问题,以提高规划体系的可实施性.
  • 摘要:复合生态空间规划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现有规划不足而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平衡发展.生态空间优化布局是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复杂性等特点,而这正是3S技术所擅长.在3S技术支持下,通过地理数据库建设、基于GPS的现场踏勘、RS遥感影像收集、生态空间识别,实现安仁县自然、城镇、农业和设施四类生态空间的优化布局.研究表明,3S技术是复合生态空间优化布局的基础空间技术平台,通过优化布局,可实现复合生态空间的合理比例结构和通畅物质能量流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推进.
  • 摘要:本文从绿道的建设意义入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和湖南省的绿道研究建设基本情况.以湘潭市昭山示范区绿道系统规划为案例,发掘昭山示范区绿道在旅游、休闲、公共交通、展示形象、活动策划及森林防火等方面多样化的功能建设需求,并分别从规划理念、绿道分类规划、慢行道规划、绿道活动策划、与森林防火规划衔接等出发,提出规划解决措施,并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绿道规划体系,对绿道规划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探索.
  • 摘要: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雨量丰沛,受台风影响较多.随着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硬质铺装取代了原有的土壤下垫面,暴雨径流增大.城市建成区的雨水得不到及时抽排,造成部分地区在暴雨及台风雨来临之时严重积水,造成洪涝灾害,由此也加剧了淡水资源匮乏、水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以琼海万泉河地区为研究地块,从生态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河岸带地区构建“海绵城市”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研究通过分析景观水文格局,提出梳理水文网络策略,再到进一步提出设计方法,对如何因地制宜地规划与设计海绵城市进行研究.在落实“海绵城市”对城市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功能的同时,结合本底生态特色,提升河道周边景观的安全和品质.
  • 摘要:长期以来城市热岛研究与规划决策之间存有较大鸿沟,steward和Oke所提局部气候区指标体系为缩小该鸿沟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该指标体系并非面向城市规划决策提出,其在城市地表特色挖掘、衔接城市开发控制指标等方面存有不足.为将热岛研究成果更好辅助城市规划决策,本文以武汉市为例提出面向规划决策的局部气候分区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为定量控制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为地面铺装、水体保护、土地利用布局提供建议性引导.基于所提指标体系,初步划分武汉市地表得到局部气候分区结果:武汉市地表可初步划分为5类区,且分区结果与地表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 摘要:在当今城乡建设快速扩张与生态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环泉州湾地区为例,在总结国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乡统筹以及“多规合一”背景,从区域层面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和管理进行探索.首先,从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测定环湾地区的生态容量,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区间;其次,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的评定和空间发展需求,协调相关规划,确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落线范围,并结合区位和基底条件实行分区管控和功能指引;最后,从控制线管理、监督考核以及线位调整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和管理机制.本文对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和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索,为后续其他城市相关编制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 摘要:本文基于动态评估的理念对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进行研究和评估,构建了一套基于“内涵-指标-目标-策略”的体系化过程评估工具.通过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梳理绿色生态城区的内涵主要囊括了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城市形态、交通系统、能源和资源等五大系统,对应提出了一套将内涵、指标、目标和策略直接联系起来的总体框架,通过分项实施性指标进行过程评估,关注生态城区规划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度,以及规划的成果质量水平,通过评估性指标进行效果评估,针对生态城区建设目标和导向,评估建设实施后生态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并以广东梅州江南新城为例,评估和监测生态城区的规划实施过程和成效,拟通过动态评估连续调节城市规划的实施,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形成有效建议.
  • 摘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都市农园的发展现状,借鉴法国“集体农园”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市现有的条件与特色,提出在特区推行“都市农园”建设的计划设想,并以特区现有的规划体系及土地政策为前提,探索推行“都市农园”计划的实施路径,在都市农园规划选址、都市农园制度设计以及都市农园的管理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前瞻性研究。
  • 摘要:在全面进行老龄化与新型城镇化双重影响下,传统的老年社区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健康城”这种新的综合型产业园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就“健康城”的规划、发展、定位等诸多问题目前仍在探索当中,弹性思维、绿色思维、大数据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越来越多地融入其中,本文以弹性思维在“健康城”规划设计中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更清楚的了解“健康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方向,更好地去理解健康城,来激发规划师饱含激情的去创造出真正可生长、有情感的梦想之城.在园区的管理中,对其中的产业布局,应对重点企业严格控制,对中等企业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小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着力打造一条可以不断生长壮大的产业链条。以生物医药、生物电子等为主导的医疗相关产业为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中等企业、孵化小企业,建立医养产业链条,同可以带动相关的交易展示、创投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教育、研究、会议、会展等相关产业。以大型医疗机构为核心,多种专业医院为辅助,形成医疗产业集群,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健康城为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与消费者相关的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服务、康复疗养、健康保养、健康管理;以制造业养研发,先期发展医疗功能性产业,从制造入手,避免政府先期投入过大、风险过高、成本回收过慢等问题出现。在产业发展初期,园区应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建立与医疗、康复机构间通路,帮助企业建立与政府、专业机构间通路,帮助企业落地。之后进一步往市场发展推出自有品牌。规划在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是一种决策手段,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是一个关键的策略,他可以让园区规划决策更加准确、更加人性化,弹性思维也是为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留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最终使园区形成共同决策机制,共同承担的思维方式,推动园区的公众参与,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 摘要:本文在借鉴“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网络构建策略基础上,探究性的构建一条以定量研究为主导的城乡生态网络规划途径.路径分为四步:“区划-绿源-绿径-绿网”,具体从生态敏感性的“区划”,到辨识高敏感性的“绿源”,再到构建最小生态成本的“绿径”,最后优化最佳结构的“绿网”.本文又以溧阳南部地区为例,并借助ArcGIS、空间句法等多种软件工具,在构建合理模型的基础上,辅助空间数据定量分析与处理.
  • 摘要:城市湿地系统保护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有关城市湿地面临着保护效率不高、生态系统保护评价缺乏科学论证、保护与开发格局有待优化等问题.本文基于ENVI技术平台,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初步建立起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为开发与保护协同规划提供指导依据.最后以武汉市严东湖-严西湖湿地系统保护规划为例,探索在城市营造复合型湿地系统的途径和经验。
  • 摘要:城市生态规划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市场行为.为了使城市生态规划运行与市场运行机制相适应,使之更好的落实实施,因此对“新市场”环境下城市生态规划运行进行市场化解析.采用演绎法,运用市场构成要素理论框架解析城市生态规划运行,发现其中的市场部分具有主体角色、客体种类、载体类型多样以及供求关系不对等的特点.提出“新市场”的概念,为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投资机会涌现的市场,以及分析其对城市生态规划运行的新要求与新机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新市场”环境下城市生态规划市场化运行体系,并通过专家法得到要素权重排序.分析发现在“新市场”环境下,注重生态规划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是促进城市生态规划实施的关键.最后提出“新市场”环境下城市生态规划运行的策略,把握角色特点,构建多元协同的市场;做品质设计,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多功能载体,注重生活理念宣传;抓住切入点,促进市场均衡等.
  • 摘要:城市雨水问题困扰着国内外大多数城市,近年来城市内涝的新闻不绝于耳,下水道的成功建设真的可以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吗?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吗?不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雨水管理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绿色街道的建设为城市雨水管理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方式,在国外绿色街道已经得到了一些的实践,从西雅图的SEA street分析建立绿色街道的过程,并以此寻找建设方法6个层次.自然排水系统、生态净水、景观设计、舒适交通、系统打造、社区进步、教育营造,层层递进,建造出可持续性的绿色街道。
  • 摘要:论文首先指出了城市规划学科与实践中审美价值从自然美学到功能与视觉美学再到生态美学的审美价值的演变与复合即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将生态功能作为前置和基础.随后,论文分析了生态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含义及具有生态性的环境所具有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联系性与秩序性的特征.基于对生态美学的视觉无定形型和美学感知双向干预性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美学感知的主客体和感知全过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强调用生态科学的设计理念,从客体的美学设计、主体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等层面进行设计干预和引导,以期作为当今城市规划设计实践的新思路和方法.
  • 摘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同的核心议题,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并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低碳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调整城市用地与功能布局,达到城市交通减量以实现城市减碳的效果,但城市空间调整引起的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增减很难在短期内进行定量统计和预测,却可以表现在城市交通产生的机制——居民出行特征上.因此,本文结合山东省泰安市,由居民的出行特征上的减碳表现出发,探究城市空间要素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快速公交(远期考虑地铁出行)+常规公交辅助+自行车和步行的慢行”的低碳出行模式,从城市总体层面和组团层面对泰安市城市空间提出规划策略.
  • 摘要:生产性空间作为人类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全世界每天约有六分之一的人在工厂、园区等生产性空间中度过.无论是早期的工业革命时代,还是全球现代化的今天,此类生产性空间都始终以冰冷的机器、恶劣的工作环境而著称,给人们留下“以产为本”的深刻印象.人类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归宿都是为人提供物品和服务,从而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而在生产过程中,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环境和牺牲个人的幸福为代价.因此,从规划的角度探讨生产性空间,实现“以人为本”的转型极为重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作为兰州面向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放高地,是未来兰州走向世界的窗口.这里需要更加开放和高效率,也需要更加绿色和人性.“以人为本”兼顾效率和可持续,是规划对此类生产性空间转型的大胆尝试.规划通过产城融合功能组团、社区单元式生产中心、智能化设施系统、家园式园区风貌等策略,实现效率与人本兼顾的可持续规划转型.
  • 摘要:低碳生态城是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代表,文章分析回顾了低碳生态城“精英化”的建设模式及当前问题,辨析低碳城市规划的价值理念,提出应将城市利益与生态利益相结合,以物质空间低碳化为基础,合理推广低碳技术,将低碳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融入规划设计工作中,以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的普遍推广.
  • 摘要:随着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探索和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或将成为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睢县城乡总体规划为例,以总体规划阶段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为前提下,划定城市生态空间控制边界,梳理整合现状水系,塑造网络化自然吸纳水体,最后以水系网络为本底,构建自然渗透网络,对未来城市生态化、健康化发展有借鉴意义.
  • 摘要:随着对优质城市风貌的追求,城市滨水区的风貌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中小城市过快的城市更新及过大的开发强度,对于滨水区这一生态敏感区的关注大多集中在物质建设层面,忽视了对城市的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的考虑,城市滨水区也很容易受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文化失衡等问题的影响.所以,融合了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等多种因素的多元生态城市风貌规划就十分重要,结合国内中小城市的滨水区发展现状,对多元生态的城市滨水区风貌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安徽省宿州市的滨水空间作为切入点,在基于宿州滨水现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将多元生态理念融入宿州滨水区的景观风貌规划的规划方法;并对宿州滨水空间景观风貌规划实践进行引导,通过相应的滨水设计方案对规划方法进行论证.
  •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牺牲了环境与生态,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宜居性,引发了各种“城市病”.本文旨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统筹城镇化发展结合气候环境提供客观科学的新工作思路,以应对新阶段城镇规划对于发展与宜居、环境与生态的新要求.通过研究南宁近几十年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热岛格局的空间演变,本文探讨了南宁土地利用与城市环境气候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预测了南宁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城市范围扩展,建设用地增大,绿地水体减少),及随之而来的城市物理环境的持续恶化.传统的城镇规划对于气象学信息知识的有限应用已不足以应对新常态下南宁新型城镇化的转型要求,本文利用城市环境气候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规律,借助能有效利用二维空间反映气候环境的城市环境气象图对南宁市的城市空间发展进行分析与优化建议.综合南宁的气流分布、热岛分布、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方面因素绘制了南宁城市环境气候图及气候环境评估表,从气象学角度以南宁现状热场分布、通风潜力等为依据,对南宁不同区域进行城市气候级别划分,共划分为七大城市气候区,针对不同气候区的城市气候价值以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采取不同的空间规划措施。
  •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与发展问题,首先阐述了指状城市建设理念的理论渊源,并进行深化和延展,然后分析指状融合理念在控规的应用方法探讨,主要是发展目标构建、生态基底分析、空间设计原则和控规指标体系四个层面的应用分析,最后初步架构该设计策略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结合城西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两轴双心多廊多片区的城市新区。两轴主要是开城路发展主轴和海西路发展次轴;双心是旅游综合中心和文化创业中心;多廊是利用现状河道及农田区形成的生态廊道;多片主要包括海洋产业科创区、旅游商业中心区、文化产业科创区、两个综合居住区和两个高科技产业区。
  • 摘要:从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其自然生态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规划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网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编制城市自然生态网络体系规划的路径与内容,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划定自然生态保护红线,编制城市自然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提供了初步思路.城市自然生态网络体系规划根据编制要求,一则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专章内容进行编制。二则可作为城市专项规划之一单独编制。不管纳入哪样编制,城市自然生态网络体系规划的成果除了相应的文本、说明外,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图三表上。其中两图(《城市生态基底现状评价图》、《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保护红线图》)的主要内容应体现自然生态类别如水系、湿地、森林、生物栖息地、风景林地、公园绿地、绿道、绿斑、自然保护区、农林基地、隔离防护区等的网络体系与保护利用状况;三表即《城市生态基底现状评价一览表》、《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保护红线一览表》、《城市生态基底占补评定一览表》。其中《城市生态基底现状评价一览表》由江河溪水、水面湿地、林地三部分评价指标组成。
  •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数据理性分析缺乏,主观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提出建立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多源数据平台,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建构一套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包括基于资源丰度量化的历史文化资源空间特征评价方法、基于空间肌理评价的历史街巷保护方法、基于多因子叠加分析的建筑评估及保护方法、基于视觉敏感度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以及基于设施承载力的公共基础设施布局方法等,以此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摘要:古城保护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古城“再造热潮”,据此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古城再造的保护理念、规划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再造目的等四方面分析,揭示了引发热潮的根源:在利益诱惑与权力垄断的双重作用下制造了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无反抗性的文化的“同一化”,摧残了古城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古城成为某种获取利益的物化的产物,而不是作为古城本身文化应有的精神性、独立性而存在.并进一步探索了务实而长远的保护之道:培育系统多元的保护理念;构筑关注于民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和谐的管理机制;建立务实的保护为主的古城规划设计机制等,以此维系古城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 摘要:本文从历史文化物质载体缺失的现实问题和原因探析出发,研究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关系,结合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实践,提出整合思维下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思路,思考在物质载体缺失情况下最大化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区域保护框架和方案、融入城市更新发展、推进实施操作、创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引起各方对物质载体缺失下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保护力度,使得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文化坐标,彰显城市特色,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到农村纯农腹地之间的过渡性地带,也是城乡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历史村落,由于区位的特殊性和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兼具保护、转型与发展的多重职能,研究此类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主城边缘区历史村落为例,总结归纳了传统产业提升模式、单功能主导模式、多功能推动重组模式这三种典型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对三种模式,分别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从更新特点、更新对策和更新评价三方面具体分析;并从模式的共性、差异性和适用性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进而认为传统产业提升模式在历史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较好,但适用局限性很强;多功能推动重组模式在历史村落的物质空间保护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单功能主导模式则能较好地平衡历史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要求,适用范围较广.总结三种模式的经验,也为类似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 摘要: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遗产资源丰富,价值突出.然而在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发展态势下,如何延续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文脉,对工业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利用,是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出发,寻求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行之路.通过提取文化线路的思想内涵,结合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特征及保护利用现状,从区域视野、整体保护、主题强化、动态延续四个方面探讨文化线路思想与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的关联构建,尝试建立多级工业文化线路以及互联互通的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并且从线路构建、保护利用机制、政策法规、城市文化经营等几个方面提出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实施策略.
  • 摘要:梅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扩容提质的发展目标下,要求城市新区的建设.其城市新区的控规编制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目标的综合空间规划.江南新城起步区控规的编制是梅州市第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本论文回顾了此次控规编制阶段的原则和过程,以及协调和实施阶段的矛盾与冲突,总结了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新区,控规编制的原则和依据.提出基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下,城市新区的控规,在角色与目标、内容与方法要有适应性的变化,才能使控规成为平衡经济目标以及开展历史文化保护的有效工具.
  • 摘要:2010年开始的北京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是近年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一次创新尝试.与以往屡屡发生的大拆大建不同,该次城市更新实践按照平等自愿、协议腾退的方式进行了人口疏解,小范围、渐进式地获得了居民腾退后的房屋作为更新利用的空间,代表了“新常态”下该类地段进行保护更新的趋势.项目实施主体国有企业大投公司提出以文化创意设计复兴老街区的策略,通过与北京设计周合作,连续4年不断探索文化创意引导下的街区更新利用方式.通过对大投公司访谈和现场调研,笔者对该地区引入的创意特色商业店铺、零散建筑空间的利用和公共设施的更新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文化创意引导方式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在肯定其创新尝试的同时,提出当前文化创意引导在当地居民中参与性不强的局限性,未来如何调动广泛的社会参与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摘要: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在开展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的重要背景,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区出现了两座古城,这对于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以宜宾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将其历史城区的划定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探讨在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历史城区以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方法和原则,并立足相关案例分析总结,提出划定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法,为以行政区划调整为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并为宜宾历史城区及历史文化街区的最终划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 摘要:我国的城市建设在新常态下将步入稳步推进的阶段,伴随着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城市棕地在新常态下势必将成为城市实现紧凑发展、促进城市品质提示的重要内容.“棕地”这一术语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棕地再利用已经被认为是一项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温室效应、保护开放空间的城市发展策略.尽管“绿地”相对于棕地的开发成本低很多,但持续的“绿地”开发却会带来城市中心区贫穷化、失业率高涨、职住失衡、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棕地高成本更新和经济利益的博弈中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转型时期棕地更新的研究重点.本文以欧洲棕地更新CABERNET、BERI和REVIT计划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所取得的棕地更新经验进行总结,同时结合案例对现状评估、合作方式、政策支持、工业遗产保护等实际操作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解读,旨在为我国城市转型时期的棕地更新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范畴内的一种重要类型,工业遗产及其所处的地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城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城市在工业时代的典型风貌特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见证.鞍山工业遗产是近现代中国钢铁类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反映了日本殖民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目前,鞍山区域内遗留有众多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再利用活动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仅仅依靠传统的保护措施已经无法应对现代城市更新建设的浪潮,因此对鞍山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进行规划和研究就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的实地考察调研基础上,探讨鞍山城市中现存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方法策略,提出引导性的建议说明.通过规划建设加强鞍山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营造一个独具钢都特色的城市工业景观.具体的规划包括开发矿山地质公园、塑造城市工业景观风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营建工业特色的市政设施等.在营造城市工业景观的同时,通过规划建设来传承鞍山城市所特有的工业文化.论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规划建设来加强鞍山城市的工业景观和文化.本论文可以为鞍山工业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对解决鞍山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作为一条有上百年印记的历史街道,天津解放北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凝聚了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天津中心城区CBD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北路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尤其是近几年时间,随着海河沿线津门、津塔、津湾广场及泰安道五大院等项目的相继建成,解放北路地区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毋庸置疑,解放北路地区已成为展现天津历史与现代的最具城市特色地区之一,这也是对该地区进行持续不间断研究和关注的原因所在.2002年,随着天津“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战役的打响,从此,与解放北路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余年时间,独立编制或合作参与了多轮针对解放北路地区的规划设计,这些方案因不同的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今天各自不同的城市形态及更新模式.从城市设计及历史保护的角度,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对解放北路地区的保护和更新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从2004年至今,在对解放北路地区的研究和跟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规律:从开发强度看,经历了低、中、高三个不断递进的阶段。虽然三个方案的更新模式、城市形态及开发强度有所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以历史保护为前提的街区整体谋划。三个方案都是将1. 13平方公里解放北路金融城看作一个项目整体来考虑,规划中每一个街坊、每一个地块甚至每一栋建筑从更新方式、开发强度到使用功能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通盘考虑、整体平衡的结果。尤其是在2006年编制的城市设计方案中(中强度开发),这一思路更加明显。方案通过突出对解放北路及大沽北路两条分别体现历史与现代的功能带的提升改造,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可更新地块的开发建设作为有机互动的关联体,充分发挥政府有条件整合城市资源的优势,用类似“华容道”游戏的做法,从一个局部项目的建设开始,通过实施步骤的严密谋划,环环相扣,最终扩展至整个地区,实现解放北路地区的全面更新。按照一定的规则搭配并分摊给开发主体,并配合适当的政策,才有可能实现地区的整体更新。单纯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振兴历史街区,以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看条件还不成熟。然而,只挑选一些不涉及历史保护的利润丰厚的开发地块,一味追求高强度、高利润的市场开发而置大量需要保护和再利用的历史建筑于不顾也同样不可取,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历史建筑更加衰败,而大量新插建的办公、商业、酒店等由于孤立运作而缺少周边腹地的有效互动,难免成为光鲜亮丽的空壳。
  • 摘要:城市公共标识设施是现代宜居城市中便于人们生活、游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更可以弘扬当地历史文化.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公共标识设施定义与分类,再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共标识设施规划提出其设计原则与切入点,最后以临海市公共标识设施规划为设计实践.希望能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共标识设施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城市公共标识设施建设给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场景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地方历史文脉的不断延续.根据公共标识设施的构成与分类,预设置某标识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标识设施的内容应符合指引中内容的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根据标识设施预设置的位置确定标识设施所在的空间,确定该空间内是否允许此功能标识设施出现;标识设施的位置与形式要符合指引中的通用规定和该地块空间的具体规定。符合上述要求方可设置该标识设施。探索新的城市公共标识设施管理模式,如标识设施一些位置可出售广告位置;又如按标识设计分街区安装与管理当地标识设施,有利于标识设施的实时维护。城市公共标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引入专家评估机制,在一个具体环境中,城市公共标识设施系统的设计方式是多样的,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应该建立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之上。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控制土地增量、合理确定发展规模愈发重要,2014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提出规划编制要实现从增量到存量与减量规划的转型,存量规划与减量规划需要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的优化调整.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规划作为城市更新改造中特殊的一种更新类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应充分尊重城市的历史,传承社会人文,在更新过程中要借鉴西方城市以及既往我国城市更新的历史和经验,在改善城市居住生活品质的同时,关注城市的社会文化、人文文化以及历史文化,本文借助扬州三湾历史地段城市设计,重点阐述了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原则和策略方法,在再现性、连续性、多样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留、转、显、较、串”五部曲实现城市更新.
  • 摘要:坪山新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客家民系聚居地,至今还分布着大量当地客家人建造的带有月池、围城、角楼的围屋建筑,这些建筑除具有居住、防御等实用功能外,还表现出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意象,它们与场地内丰富的院落空间、独具岭南特色的绿化环境共同构成了承载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丰富多彩的客家习俗及传统社区文化得以延续.但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客家围屋所处的历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片土地被征作工业用地,建筑损毁严重、场地的文化肌理被破坏、地域特色缺失、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日益恶化.本文以绿地系统规划下的社区公园规划为例,探讨如何以社区公园建设为契机,梳理传统社区空间,复兴传统社区活力,并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绿地以及开放空间的需求。
  • 摘要:西班牙城市毕尔巴鄂在过去二十年间成功地由一座工业城市转型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文化旅游的目的地,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根海姆博物馆对游客的吸引力.但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一个大型旗舰项目以及城市的文化地标并不是毕尔巴鄂获得成功的全部原因,古根海姆博物馆只是毕尔巴鄂后续二十年间城市更新进程的一个触发点.在古根海姆博物馆项目之后,毕尔巴鄂大都市区政府以公私合营的方式设立两个重要的城市更新主体部门,并通过它们在宏观发展战略层面和实际项目规划运营两个层面持续推动毕尔巴鄂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的进程.在这两个机构的引导下,毕尔巴鄂形成一套完整的从战略到实施城市更新策略.列举了亚班德伊巴拉地区和毕尔巴鄂老城区两个城市更新项目,分析了毕尔巴鄂如何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运用多样化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实施策略提升片区活力、恢复城市功能、加速社会融合,以及如何从战略上引导城市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优化城市的产业与空间结构。
  • 摘要:在历史文化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保护意义日渐凸显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当前新常态下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呈现的新特征、新趋势,即原有的保护重点从城市拓展至城乡全域,原有的保护对象变得更加宽泛,原有的破坏行为受到更多地管控与遏制,原有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文章以常熟为例,立足视角的全域化、要素的资源化、保护的常态化、利用的社会化要求,通过应保尽保的历史文化空间资源保护对象体系、城乡一体的保护层次、刚柔并济的管控等级、由表及里的保护手段等四大途径构建保护框架系统,对传统的保护对象内涵小、重城轻乡、刚性不足而弹性有余、保护手段老套等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深紫线、浅紫线、泛紫线三级管控理念,对历史文化空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常熟特点进行了慢生活街区、创意街区、特色小镇、特色村庄等发展利用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历史文化空间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与之相应的是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因此,从规划体系而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将是新时期的核心内容.文章系统回顾了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的历史,并以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详细分析了当前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常态的存量规划时期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的改革建议.广州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民社会”,公民意识较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秩序有别于中国其他先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参与主体主要为私人业主和公众,因此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对于物权的保护和公民意愿的引导,实现空间设计向制度设计的转型。
  •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过度强调城市硬实力而忽略软实力导致全球城市文化同化加剧和城市文化资本缺失的不良现象,剖析了传统城市规划编制在历史文化保护、文化资源配置、城市文化的迷失、部门联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引入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导向,从规划实践引导、管理协同、角色转型三方面探索了规划路径,最后强调规划师应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文化自觉的意识.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态势,我国土地开发由“增量增长”逐渐变为“存量增长”,城市更新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城市滨水区功能随时代发展逐渐发生变化.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首先指出我国滨水区更新过程中文化传承方面有待提高,现状表现为四方面,即品牌塑造有待提升、文化功能植入较少、景观文化元素设计较少、项目层次定位有待提升.然后以新加坡河为例,指出滨水区更新的空间策略有分段规划定位、建筑风貌控制、灰空间设计等方面;滨水区更新的文化策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更新品牌塑造,二是文化功能植入,三是景观系统连续,四是项目定位国际化.新加坡河在河流及两岸的功能转换及空间更新中注重文化传承的经验可为我国滨水区更新提供良好启示.
  •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特大城市的建设方式面临转型,改变房地产投资拉动的外延扩展发展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效益,加大建成区的更新重组力度将成为未来建设的“新常态”,而创意产业在特大城市具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是特大城市进行更新重组的重要途径.在平衡经济诉求与社会需求巨大压力下,论文首先强调“新常态”下必须确定建成区更新重组的价值愿景,以高品质多元化的就业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带动城市发展,充分保障市民亲近绿色、城市记忆、文化活动、生活便利等各项需求,合理控制建设容量与人口密度;其次基于创意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特征,从国家、城市、集聚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创意产业资源在集聚、分布、利用方式等方面客观发展规律;最后根据更新重组价值愿景,基于创意产业空间规律,提出特大城市建成区更新重组中创意产业的规划内容、实施、组织等方面的统筹策略.
  • 摘要:华侨城LOFT是深圳最知名的创意文化园之一,经过十来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设计服务为主的相对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群落.面对国内日益兴盛的文化创意产业热以及创意园规划建设热潮,对华侨城LOFT展开‘解剖麻雀’式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现实参考和经验借鉴作用.论文依托华侨城在编概念规划项目,对LOFT现有企业进行了详细调查,对现有产业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分析,并从产业构成和空间分布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和特征总结.研究发现,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已形成了以建筑设计居首、以设计服务为主的创意文化产业特色,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间的产业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形成了南北两区相对明显但十分合理的功能差异;还形成了商业服务沿园区中轴线两侧分布的空间格局.不同类型创意文化产业之间的空间融合性较强,总体上呈现一定的混合分布状态;在垂直空间利用上,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创意文化企业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分布规律.
  • 摘要:中国大运河于去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对中国大型线性文化遗产重要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高度肯定,对从事系统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们的高度礼赞,更昭示着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展示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将大运河定义为世界共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必将会对沿线众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全新视野传承和保护自身遗产资源的概念范畴体系、空间格局组织和保护措施方法.本文以作者参加的2013年《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科研项目为出发点,通过对大运河线性遗产影响下的苏州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遗产自身对春秋古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及与运河空间体系的连通、对姑苏老城“水陆双棋盘”运河空间格局的恢复、对“塘浦圩田-海绵城市”江南水乡古镇及湿地的保护等方面探索系统性保护大地域空间分布的文化遗产新认识和新方法。
  • 摘要:全球一体化和世界文化交融的浪潮下,本土文化缺乏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衍生进化,城市文化基因对城市增长贡献力度明显偏弱,导致当前城市建设丧失了本土化的城市文化意象,偏离了古人营城“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理念.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文化内涵与特征的总结概括,找寻文化传承与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联系,梳理当前城市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探讨“新常态”下城市文化创新手段,从文化的角度和高度发掘传统文化根脉滋养城市创新和转型,以达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增强城市识别性和市民认同感、归属感,营建城市特色空间,展现城市个性的美好愿景,获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 摘要:旧镇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在过去常常被忽视,在我国城乡关系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对旧镇区更新的研究.文章运用演绎推理,分析过程规划理念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过程规划理念下的更新策略:以现状核心问题为导向建构更新时序;遵循理性的更新程序;更新过程需原则性遵守的“道”.并通过实证研究,将过程规划理念运用于六塘旧镇区的更新实践中,提出了基于过程理念的弹性更新设计,将更新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以小规模的更新单元推进更新.建议成立更新咨询小组。更新咨询小组是非盈利性组织,其作用主要是提供更新改造的技术咨询、法律咨询等,保障公众参与机制的顺利推广,协调更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运用居民更新手册居民更新手册的主要内容有:桂北民居建筑通风原理及类型的构建,建筑整治的相关技术规范,更新单元的主义事项等内容。居民更新手册的运用主要有三个目的:为自助式更新的居民提供技术支撑:将前一阶段更新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加以整理并推广,搭建居民共同学习的平台:促进更新目标及更新过程的持续性,通过持续稳定的目标及过程,更好地把握更新过程中的公平性。
  •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在文化认同下的文化消费也将是未来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园是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但在当下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建设中,创新力不足、主题不明确、文化内涵缺失、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显著,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园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引入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对文化产业园中其涉及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应用于“雷台文化产业园”规划中,从居民活动、街巷肌理、地域建筑三个方面对文化产业园进行文化塑造,以延续地域特色文化活动为文化活力核心,传统街巷空间肌理为文化重要载体,传统汉风与地域建筑的共生表达为文化根本,力图使文化产业园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满足可持续的文化消费.
  • 摘要:建设项目的文物环境影响评估,对于文物的保护与展示,以及建设项目的顺利规划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物保护与展示最佳化的视角出发,从展示文物的文化价值、形成系统的文物保护展示体系、协调文物保护与城市功能提升三方面,进行建设项目的文物环境影响评估,以期能为今后的文物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摘要: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的多元化价值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近些年来,在我国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兴起,但在较为粗放的城市开发模式中仍有大量工业遗产遭到拆除和破坏.本文通过对部分传统工业城市的实地考察研究,总结了当下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主要问题,进而通过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策略探索,认为应在城市更新和棕地再开发的语境下,将工业遗产保护与社区文化复兴相结合,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旅游经济带动老工业区的消费与再就业;同时历史工业地段的再开发应该提倡政府主导的多开发主体参与,利用功能混合营造活力社区,鼓励分期渐进式开发而非一次性整体开发.
  • 摘要:传统文化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传统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保护使之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区规划的编制逐渐开展.而在传统文化保护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保护区的综合价值、文化特色以及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评估,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文化保护与展示利用规划策略,以期更好实现保护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彝族(花腰)聚集区——云南石屏哨冲彝族(花腰)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首先构建文化生态评估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载体进行系统评估,系统梳理保护区内在文化内涵及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文化保护区规划策略,希望能对该保护区今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建议,同时对类似规划编制体系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本文介绍了遗产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工作流程,同时从时间维度回顾了遗产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将遗产影响评价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从遗产影响评价的基础方法,遗产影响评价出现,遗产影响评价的完善分别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展望了遗产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文章梳理归纳遗产影响评价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rn 从目前已经开展遗产影响评价的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所不同的是,目前各国(地区)开展的遗产影响评价基本上没有单独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流程、约定权责。各国一般根据本国遗产保护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设定遗产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基本依附于对遗产地的建设活动管理制度,用以提高对建设活动影响判断的科学性,强化对建设活动风险预估的可能性。rn 从目前遗产影响评价的实施情况看,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初步评估、详细评估、审批环节、实施环节、管理环节。流程的制度脉络是建设项目(或相关政策如保护规划)的行政许可申请、项目实施中监督、项目实施后效果评价,其中遗产影响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在行政许可申请阶段;流程的技术脉络是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核以及修改;公众参与作为管理实施的补充贯穿于整个流程。
  • 摘要:在“增长主义”的引领下,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历史性地突破50%,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的同时,“质”的方面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城市发展面临从大规模的增量扩张转向紧凑集约的内涵发展.渝中区是重庆市唯一的百分之百城市化地区,面临经济快速增长后的衰退拐点,其增量规划已接近尾声,存量发展成为城市再生的重要课题.其中,老旧社区的更新与发展,既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也是渝中区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本文尝试引入“触媒效应”理论,将社区中的文化资本作为“发展触媒”,通过文化资本的识别、激活、串联和经营,提升社区现存元素的价值或做有利的改变,结合重庆市渝中区社区综合整治的实践案例,从价值观念和行动方式上探索适合城市老旧社区发展的地方化路径.
  •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发展提速,很多传统街巷被新建的高楼大厦取代,城市特色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中渐渐模糊.在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的导向下,城市特色,尤其是对存量空间的特色挖掘成为关注重点,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街道是体现城市“特色”最好的空间载体,而传统风貌街道作为街道资源中的艺术瑰宝,在当前却面临着保护地位“失名”、街道空间“失魂”和特色资源“失守”的尴尬,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特色资源,成了新时期的核心课题.本文将结合成都的规划实践,探索在城市特色塑造视角下对城市传统风貌街道的保护利用策略:挖掘特色内涵,建立“格局-片区-街道-节点”四级保护利用体系,拓展特色外延,打造锦城步道和城墙公园,串联各级资源,强化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感知,建立特色风貌街道名录,分级分类保护更新,制定特色建设导引,因地制宜确定街道更新模式和运作模式。
  • 摘要:城郊型大遗址,位于城郊或城乡结合部,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保护压力.许多城郊型大遗址由于未能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其文物本体及周边(背景)环境在近年来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北京琉璃河遗址保护为例,从政策机制的创新设计、规划编制的协同合作、保障实施的重点举措三个层面,探讨如何理顺大遗址保护与周边城乡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妥善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大遗址保护的村庄搬迁安置、城镇风貌控制、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高效利用等问题.
  • 摘要:“掇山理水”是古典园林中利用和改造山水地形的重要手法,“城无水不活”,在现代城市规划的编制中,水的问题也一直是核心工作之一.在南方丘陵地区,通常会通过挖湖蓄水和河道整治的方式来处理暴雨、山洪对城市的冲击.然而,伴随着内涝的不断发生,水量测算不足,水体循环管理措施和“灰水”利用率低等问题逐步凸显.本文从内涝问题的形成的原因出发,结合湖南地区一些项目实践,尝试在城市蓄水湖面、河道的水量平衡、水体布局和“灰水”集成利用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改善途径,以期对类似项目有所裨益.
  • 摘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提出灾害风险评估同城市规划衔接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控规工作特征的评估模型设计、基于控规单元尺度的评估单元选取、基于控规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构建三大策略来构建控制性详细规划视角下的雨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以保障风险评估和规划设计管理的有效衔接。即以基于GIS和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建模为评估模型;以街道单元为评估单元;以灾害统计数据和控规指标为基础设计指标体系。最后,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ArcGIS进行城市雨涝灾害风险评估并为控规调整提出相应对策。
  • 摘要: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导致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的沙尘源之一,生态环境区位十分重要.近年来,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惊人速度东侵,对黄河和周边城镇造成严重威胁.2010年国家针对黄河凌汛期每年屡发凌灾的现实,同时启动了黄河三大分洪治凌工程,将每年凌汛期的黄河水分流到低于河道的乌兰布和沙漠之中,以减轻中下游由于冰凌阻塞引发的洪灾.在此契机下,阿拉善盟主动地采取保护措施,变“害”为“宝”,充分挖掘“沙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在黄河西岸筹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针对沙化灾害、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存压力,运用定量化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通过植被分析、供水条件、交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对一千平方公里内的用地进行评价,在满足综合灾害防治的基础上,对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地开发建设。
  •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城市防灾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增强城市适灾韧性已经成为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我国沿海城市,基于其生态环境要素的复杂性和灾害的易发性,适灾韧性研究已经成为构建安全城市的迫切需求.结合沿海城市的环境特征,从生态安全格局、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与改善、开发建设管控、技术手段支撑、法律规范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具有实效性的适灾韧性策略,构建我国沿海城市适灾韧性规划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是天津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和街巷肌理,是城市多元文化的体现;百年发展的五大道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天津发展的新时期,对五大道老街区提出了功能转型的新要求,街区功能变更、流动人口增加、车辆增多等现象对街区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建筑质量、提升街区灾害抗御和救护能力,成为街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本文在对五大道调研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街区的保护价值和安全脆弱性特征,提出综合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对街区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和疏散安全防控方法的研究,提升五大道地区安全能力,带动地区生活品质和商业价值的提升.同时以五大道为例,总结历史街区综合安全防护方法,作为未来历史街区安全改善的可行性案例.
  • 摘要: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雨洪安全格局作为水安全格局的组成部分,对防灾控灾起到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合理的规划.本研究以哈尔滨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安全格局为理论基础,以防灾控灾为目标,通过对研究区域雨洪安全现状的分析评价,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与水文模块,对雨洪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到哈尔滨雨洪安全格局,在雨洪安全格局三种安全标准的规划原则指导下,对河流廊道和径流洼地分别提出规划改造措施,达到维护雨洪安全的目的.为哈尔滨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防灾控灾系统构建提供实践依据。
  • 摘要:以灾害风险的视角,从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损三方面,全面完整的分析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火灾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中反思了古城消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由此探讨我国类似的古城镇、村落等传统聚落所面临的消防的困境.并从参与主体、聚落整治、相关设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消防规划的思路.最后,强调了“全面性、”“预期不利”和“可操作性”的工作原则。
  • 摘要:近年来我国历史地段火灾频发,使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历史地段消防安全方面的不足.日本的历史地段在空间特征、建筑形式与材料等方面都与我国极为相似,一直以来也饱受火灾的困扰.但其作为灾害多发国家,同时也是减灾大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历史地段消防安全的各方面研究都比较成熟.本文通过对日本篠山市篠山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消防安全体系的解读,从现场调查、消防设施、法律法规、消防组织等层面分析其在消防安全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措施.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历史地段的消防安全策略进行了思考,以期对我国历史地段的消防安全提供一些启示.
  • 摘要:生态安全是指一个社会的资源、环境系统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同时,又不削弱其自然储量的状态.广州流溪温泉地区作为广州市北部山地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对区域及对规划区本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评价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测算生态容量;其次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定生态控制线;接着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最后提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措施,以确保广州流溪温泉地区的生态安全,保障该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文中基于生态安全对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期对后续规划、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摘要:从城市街区的空间构成要素出发,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街区为对象进行要素提取,研究影响城市街区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运用Building EXODUS软件模拟人员疏散行为,通过控制变量法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城市街区的疏散安全性,并将疏散时间作为关键性评价标准.研究表明,城市街区的建筑尺度与密度、道路网密度、公共空间的尺度与分布、疏散人员的行为特征、人员分布特征等因素均影响到城市街区人员的安全疏散,并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得出各因子对街区安全疏散的影响方式及特点.为提高城市街区的疏散安全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 摘要:近年来,中国地震频发,在各次震后由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主持和参与,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由于受到时间短、任务重等因素影响,灾后重建同其他城市建设具有明显差异,为更好的更有效的实现灾后重建,需要以常态化的角度出发,对灾后重建进行专题性的研究。本文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首先以我国历次地震灾后重建的案例为基础,论述灾后重建的新常态形式;其次,论述灾后重建的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当前灾后重建所具备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从特征和问题出发,以“4.20”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雅安市天全县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例,尝试提出在常态重建背景下灾后重建规划在编制和管控两个方面的应对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健康城市构建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发展的关系,认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具有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从城市各级规划编制内容着手,依次排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中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适应新常态、回归城市的健康常态化发展为总体思路,提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应当以健康安全的理念指导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突出主动服务的设施规划建设思路,并进一步提出基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时空特征设计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的路径,以及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构建“城市居民—网络平台—体育设施”三位一体的社区体育设施实时动态平台,实现城市健康与智慧的并行发展.
  • 摘要:鼓浪屿作为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同多数老城区一样面临城市内涝、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此需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认知下,寻求一种有效解决现存的水安全、水生态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建立鼓浪屿全岛排水模型,对常规雨水及超常规内涝防治系统进行评估,提出市政道路及部分街区公园的最小、最优改造措施,构建历史风景区生态、安全的海绵城市体系,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海绵城市构建提出借鉴。
  • 摘要:汶川地震后,我国已将部分中小学校纳入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中,其方式多为直接将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划定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成为一种较为初级的规划建设方式.应对自然灾害本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时至今日,仍需要规划工作者持续关注推动,本文以城市中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总结、教育统计数据分析、现场调研等多种研究方式,从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需求的视角出发,一改以往把中小学校操场从学校整体割裂看待的被动适应方式,而将学校作为整体,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综合考虑影响中小学成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各项因素,从宏观规划与系统布局、优化校园设计及完善应急转换实施方案和相关措施三大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将中小学纳入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中,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并有助于中小学校的发展建设.
  • 摘要:“海绵城市”创建在我国尚属于新的课题.作为新型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其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开发建设.深圳市在低影响开发及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其应用已初见端倪.以深圳市某新区为例,探讨城市区域性海绵城市创建目标的分解机制及海绵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介绍了新区海绵城市总体目标的确定方法,以及总体目标最终分解至新区各类建设项目的过程.为实现各类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目标,构建了一套用于引导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SWMM模型对指标赋值进行验证,以保障各建设项目能够达标。
  • 摘要:在全国众多城市陷入雾霾困扰的背景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环境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都较高,随着西气东输一线及二线的投产、三线的建设,全国天然气骨干供气网络已经基本形成;而众多大中城市缺乏与全国网络对接的城市天然气高压管网系统;如何规划、建设与运营天然气高压管网系统,以抓住机遇,接收并推广使用天然气成为各城市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己在深圳市主持的《深圳市天然气高压管网规划》的实践经验,对此规划的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规划提供参考. 在确定可选通道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条路由通道的必要性和功能的分析,与上述规划的协调,并结合与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网对接、气源与市场的区域供需平衡分析、片区之间的调剂量、管道在特定压力机制下的输气能力分析;按照“互连互通、功能互补、相互调峰应急”的要求,确定需利用或新建管道的走向、数量及大致工况;然后根据各条路由通道沿线的具体情况,选择的合理、可行天然气高压管道线位,形成科学的高压管网系统。在确定方案的过程中,《规划》对管网布局方案的管网运行情况进行了水力计算模拟,经计算、评估,规划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未来的输送、调度与安全稳定供气的要求。在规划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履行“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本次规划方案将安评和环评结论作为篇章纳入规划,并根据规划安评和环评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完善科学的研究成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