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油菜施钾关键技术初步研究
【6h】

湖北省油菜施钾关键技术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油菜生产发展现状

1.2 我国钾素资源状况

1.3 油菜钾素营养与施钾研究进展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湖北省油菜钾肥效应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秸秆还田条件下油菜钾肥施用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不同含钾物料施用效果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钾肥施用方法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油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其吸钾量较大,缺钾严重影响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我国钾肥资源紧缺,因此合理施用钾肥以提高其利用率及拓宽钾肥资源是目前缓解我国钾肥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目前湖北省油菜钾肥的适宜施用量及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的适宜施用量、不同含钾物料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及油菜钾肥的施用方法,旨在为湖北省油菜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湖北省油菜施钾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是应确定适宜的施用量。通过170个田间钾肥试验,结果表明,3个施钾处理中,2水平施钾量(平均为83 kg/hm2)的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其增产量、增产率、钾肥贡献率和纯收益分别平均为415 kg/hm2、22.4%、17.1%和1647元/hm2。钾肥的最佳经济施钾量为80 kg/hm2,比2水平施钾量降低了3.6%,而其对应的产量变化不大。另外,最佳经济施钾量与2水平施钾量相比,28.2%试验点施钾变化量在-5~5 kg/hm2之间,9.4%试验点施钾量降低50 kg/hm2,而6.5%试验点施钾量升高了50 kg/hm2,说明虽然最佳经济施钾量和2水平施钾量之间整体变化不大,但在个别地区仍存在钾肥用量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应该因地制宜的合理施用钾肥。
  2.钾肥和秸秆配施对油菜增产效果显著,秸秆可以替代部分化学钾肥。当施钾量在0~120 kg/hm2,与无秸秆还田相比,秸秆还田的增产量为76~307 kg/hm2,增幅为3.0%~15.0%,在施钾量为180 kg/hm2时无秸秆还田处理油菜籽产量则高于秸秆还田处理。钾素积累量和钾肥表观利用率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肥效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的最高施钾量和最佳经济施钾量均小于无秸秆还田,分别降低了7.3%和8.0%,相对应的理论产量则分别略高于无秸秆还田,说明秸秆还田钾素可以替代部分化学钾肥施用。
  3.在等量钾素投入条件下,不同含钾物料在油菜上施用效果显著,部分物料效果等同于化学钾肥。不同含钾物料施用效果研究表明,在施钾120 kg/hm2时,各含钾物料的施用均可显著增加冬油菜产量和钾素累积量,与不施钾对照相比,钾物料处理的油菜增产率为14.5%~34.9%,地上部钾素总累积量增幅为68.5%~143.2%。不同含钾物料的施用效果不同,以枸溶性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稻草灰和氯化钾肥。不同含钾物料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不同,枸溶性钾肥的植株密度、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均略高,氯化钾肥和硅钙钾处理的每角粒数则略高。总体结果表明在等量钾素投入下,稻草灰和枸溶性钾肥表现出与氯化钾肥相同的施用效果。
  4.施用方法明显影响钾肥施用效果。不同钾肥施用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钾肥混施处理的施用效果最好,而穴施和表施处理的效果则较差。其中K混处理和K混+叶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油菜籽产量269 kg/hm2和25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2%和9.8%。其中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的增加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K混处理的油菜钾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K混+叶和K表处理,分别提高12.0%和19.8%。钾肥分2次施用的效果最佳,其次是一次性基施,分3次施用的效果最差,说明适当的钾肥分次施用可提高油菜产量及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但过多的施用次数反而不利于油菜生长并导致钾肥利用率的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