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6h】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理性行为理论

2.2 计划行为理论

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3 相关研究回顾

3.1 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回顾

3.1.1 实证主义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3.1.2 非实证主义导向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3.1.3 研究述评

3.2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3.2.1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概念发展

3.2.2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分类研究历程

3.2.3 研究述评

3.3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测量的相关研究回顾

3.3.1 初始阶段研究成果

3.3.2 发展阶段研究成果

3.3.3 多元化发展阶段研究成果

3.3.4 研究述评

3.4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

3.4.1 人口统计变量特征

3.4.2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

3.4.3 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3.4.4 个人感知因素

4 研究的理论模型与假设

4.1 研究理论模型与说明

4.1.1 研究的理论模型

4.1.2 研究模型的说明

4.1.3 研究模型的适用边界

4.1.4 研究模型的构面内容

4.2 研究假设说明

4.2.1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态度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的假设说明

4.2.2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的假设说明

4.2.3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感知行为控制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的假设说明

4.2.4 周围环境质量的感知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调节作用的假设说明

4.2.5 个体禀赋特征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的假设说明

5 研究设计

5.1 研究的计量模型

5.2 变量的可操作化说明

5.3 问卷设计说明

5.4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5.4.1 数据来源

5.4.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5 数据的品质检验

5.5.1 信度检验

5.5.2 效度检验

5.5.3 变量的因子分析

5.5.4 变量的相关分析

6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保护环境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2 适度消费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3 循环利用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4 监督维权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5 利益相关者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6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附录3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升,社会商品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消费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日益剧增的消费行为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但同时由于粗放型消费,也引起了各种生态与社会问题,如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遭破坏等。这些都不断地在给我们敲响警钟,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责任消费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必然选择。消费者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主体,其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意向对问题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研究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自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后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关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比起西方国家要相对滞后,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性生产与经营研究较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的研究提出则相对较晚。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社会责任消费内涵、起源、发展、社会责任消费行为量表、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以上研究中关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基于国外的研究模型或理论基础,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全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对中国现实情况的考虑,将全面研究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具体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研究结合我国消费者消费责任行为的实际和国内外在该研究中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其次,以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界定了消费者行为、社会责任行为等核心概念的范畴,回顾了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测量、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文献。
  第三,构建本研究对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阐明模型的适用边界与各构面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消费者个人感知因素分别对保护生态责任消费行为、节约资源责任消费行为、循环利用责任消费行为、监督维权责任消费行为、利益相关者责任消费行为、适度消费责任消费行为影响的假设说明。
  第四,对各构面的具体内涵指标进行界定,完成变量的可操作化说明,开发本研究调查量表,并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等品质检验。对消费者为调查对象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论显示:
  (1)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态度对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循环利用、监督维权及利益相关者责任消费行为均有显著影响。
  (2)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主观规范对适度消费、循环利用、监督维权及利益相关者等责任消费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
  (3)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感知行为控制对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循环利用、监督维权及利益相关者等责任消费行为均不存在影响。但在对周围环境质量的感知因素的调节下,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感知行为控制对适度消费存在影响。
  (4)对周围环境质量的感知对消费者从事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循环利用、监督维权等责任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均有调节作用。
  (5)消费者的个人禀赋特征中,性别、年龄分别对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及监督维权等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对适度消费及监督维权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居住地对适度消费行为有弱显著的负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