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精神重建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究——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文化重组现象透视
【6h】

基于精神重建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究——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文化重组现象透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截的解读

1、国外关于学校文化研究的综述

2、国内关于学校文化研究的综述

(三)本文的旨趣

(四)路径的撷取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二、当下学校文化流弊之针砭

(一)形式化

(二)脆性化

(三)功利化

(四)物质化

(五)碎片化

(六)躯壳化

三、学校文化误入歧途之归因

(一)漠视生命

(二)误解教育

(三)肢解自主

(四)曲解文化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案透视

(一)文化建设的历程

1、实施“精进+致力”的精致管理

2、建设“精神+美化”的精美校园

3、形成“精心+雅行”的精雅德育

4、构建“精炼+高效”的精效课堂

5、打造“精选+妙趣”的精妙艺术

(二)文化建设的成果

1、精致管理——凸显“三感”

2、精美校园——彰显“三性”

3、精雅德育——呈现“三自”

4、精效教学——体现“三式”

5、精妙艺术——显现“三力”

(三)文化建设的反思

1、构建一个让人感动崇敬的生动灵魂,萌生精神之根

2、搭建一方展示个性的舞台,寻求生命之根

3、寻找一点过程的支撑,培育发展之根

五、学校文化之灵魂重构

(一)高扬生命之帆

1、尊重生命

2、回归生活

(二)回归教育之本

1、关注师生工作、学习的心理健康调适和教育

2、提升师生幸福和快乐的指数

(三)指明成长之路

1、成就师生的归属感

2、提升师生的成就感

(四)升华文化之用

1、让学校文化成为鲜活的教育读本

2、让学校文化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既具有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变迁的共性,同时,又会因其构成或具体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一所学校能够存在、能够持续发展,与学校文化息息相关。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教育活动和育人氛围是学校文化的具体呈现。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要适应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打造学校文化。不少学校从美化校园、树立形象、创建品牌等举措入手,试图建设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但如果这种建设未扎根于学校与师生的精神世界,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成为一种标签,那么这样的建设不可能给学校带来长足的发展,这样的文化不可能形成一种文化力量。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观使学校文化理论必须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师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本文试图从关注精神、关注生命成长的角度对现行学校文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整个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表征当前学校文化流弊之针砭。
  第二部分,剖析学校文化误入歧途之原因。
  第三部分,呈现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文化重组现象。
  第四部分,探讨基于精神重建的学校文化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师生心灵,重视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操作中,学校文化建设要从关注“效率”到关注“生命”,关注师生工作、学习的心理健康调适和教育,提升师生幸福和快乐的指数,成就师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价值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