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13-11-08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交易型与转化型是中小学实施的两种主要领导方式.目前关于这两种领导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中两种理论、阐述它们在现实中的意义、探索它们对组织影响等方面.关于它们在现实中的运用状况,目前在教育领域研究不是很多.交易型与转化型作为组织采用的两种主要领导方式,到底目前中小学运用的状况及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状况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索.以便帮助中小学领导者梳理自己的领导方式、发现自己领导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丰富领导理论的研究. 研究表明,交易型领导与转化型领导都是在进行“交换”,所不同的是,前者以实物形式交换为主,后者以思想性内容交换为主。交易型领导对于完成组织任务、建立稳定秩序是有意义的,但是在提升领导效能方面有局限性,转化型领导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这两种领导方式在中小学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存在的,他们必须有机结合,在不同领域运用不同领导方式。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不努力工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不该运用交易型领导方式的地方运用了,在应该运用转化型领导方式的地方没有运用。鉴于目前转化型领导方式实施存在不到位现象,这里倡导加强转化型领导方式的使用,因为转化型领导的作用是巨大的。“转化型领导比交易型领导有更强的作用。”“转化型领导对部署的努力、满意度和效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都比交易型领导效果强”。“转化型领导有能力带来巨大变革,有能力引导组织的愿景、战略和文化的变革。
  •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开始出现并发展,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在学校生活中,新媒体的出现也对教学与管理产生作用.其中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也在慢慢形成.学校管理者怎样利用新媒体的环境对和谐的师生关系作出正确的对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师生关系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一般认为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与他们的教师之间所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联系。也有人认为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教育社会中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是以课程为每节,围绕课程进行对话、交流;再次,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为目标的。和谐的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并且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对于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化的进程的影响不容小觑,同时学校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政策上的支持、师生新媒介素养的培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指标的增设,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任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为破解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存在的难题,西安市于2012年初开始进行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并于2013年春季开学全面推进.2013年4-6月,笔者对这一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调研.本文立足于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时代要求,对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力求进行全景式扫描,了解"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施以来给西安市教育发展带来的明显成效,厘定其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思考: (一)加强对“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再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自上而下利用行政力量推动的一项旨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制度创新。这项改革成效的取得最关键的在于获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和支持,没有高度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任何一项改革都很难取得预期的效应。教育行政部门一是应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和学习,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提升学区内所有学校、教师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二是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凝练和形成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先进的大学区管理文化,藉此来增强改革的认同度、凝聚力,为改革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九统一”和发挥学校特色的关系,努力使每所学校办出特色、每个学生彰显个性。 (二)注重“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破解体制性困境。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是指对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对目前面临的体制机制性困境,要从顶层进行探索破解的创新性举措。 (三)政府加大公办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存量。“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目的最终是要促进均衡发展。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量薄弱学校的存在,因此,建议政府应将发展教育的主要精力放在薄弱学校的改进上。薄弱学校的改进,首先是要加大对这类学校的经费投入,彻底改变这类学校办学硬件的差距,尤其是加强硬件现代化的建设。其次,要加强校长队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薄弱学校改进的重要因素。要采取从学区长学校输送优秀管理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配齐、配强校长队伍。再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教师薄弱是核心。
  • 摘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校人力资源市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形成学校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和外部市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对于学校来说,应坚持客观、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逐步建立人才资源科学配置机制,使人才得以合理流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该体现一种主动灵活的精神与博弈的功能,能够帮助学校在未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动地迎接与灵活地适应由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全程培养与充分的训练是完善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的重要步骤,应从目标引导机制、培养训练机制、自主学习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把握。实施合理引进与内部挖潜应根据人才开发战略合理引进,优化人才配置实施有效挖掘,适时进行岗位调整促进合理流动。 综上所述,在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环节的对策的考虑上,要加强科学的预测与规划、注重全程的培养与训练、实施合理的引进与挖潜,全面思考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有效地利用,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 摘要:提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加快加深、高等教育大规模普及,社会上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资格认证培训项目(Qualifications authentication training以下简称QAT)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竞争激烈的QAT项目市场中,高校如何发挥自身特色将QAT项目引入进来,结合诸多便利条件吸引学生参与QAT项目,正确引导他们进行QAT培训从而拥有可靠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项目平台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QAT考试的全权职能机构,它的建设关系到QAT项目能否在高校顺利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它应由师资力量、组织管理、配套措施三部分组成。高校大学生QAT项目平台除了自身的建设和加强外,也离不开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加强对市场环境因素的感知是QAT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是QAT考试的主力军,正确引导他们参与QAT考试的培训,不仅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行为,更应是一种谨慎的经济行为。每年全国共有百余种QAT认证考试可供大学生选择,这还不包括那些非普及性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因此,QAT认证考试具有种类多、时间长、专业性强、权威性高、行业覆盖面广等特点。 大学生学会明智“考证”。首先,对大学生而言,应把考证作为一种提升自己的手段,作为专业学习的补充,这样可以为自己增加一定的附加值。其次,精心筛选考证项目,避免走入误区:一是认为证书越多越好,等级越高越好;二是认为拥有证书就能在职场上畅通无阻。最后,大学生应注重考证过程中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应树立以能力、职业倾向为导向的考证观念,将考证作为专业与职业倾向不一致时的调整,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职业发展方向、专业特点等合理选择考证项目。
  •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之所以成为问题,除了扩招、大学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因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大学毕业生的适用性不足和适应性不强,否则企业又何来招工难.而适用性和适应性并非高校自身可以塑就的,这需要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向一线.也正因为如此,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已成为包括高校、企业等在内的社会各方的共识.为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多年来学校、政府等都在努力,社会也在呼吁企业大力支持学生的实习工作,提高实习的工作成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依然令人堪忧,成效甚微. 事实表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政府的号召、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意愿和投入回报,促使企业积极参与人才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行业协会的特殊身份可以在实习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特殊作用,但政府依然大有可为。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行业协会参与实习生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建议:1、政府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养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努力促成行业协会参与实习生的实习安排与协调管理工作。2、要加强行业协会服务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在组织建设,人、财、物配置上予以尽可能的支持与帮助。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能力标准、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让行业协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特别在相关的政策制订等方面要尽量吸取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3、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项目的机制,并将行业协会参与企业实习生协调与管理工作列入购买项目。行业协会属非盈利组织,但服务和发展壮大都要有一定的成本投入。购买服务实际上是政府的另一种有效资助方式,也有利于重塑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新型“合约性”关系。
  • 摘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有这样一个假定,认为高校的声望就等同于其学生可享有的学习的品质."在国际上,不论是官方评估还是民间排名,教师质量均是大学水平和声誉重要的和基本的组成部分.一个大学如果具有机制健全、结构合理、运行良好的学术梯队,就能在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所研究的领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发现和留住最优秀的学术人才并组成梯队成为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选择.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学术梯队建设机制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成果总结和理论探讨,指导性论述较多,但没有涉及到建设机制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实证分析。学者们对学术梯队建设机制的研究仅仅是涉及到学术梯队的基本问题,对学术梯队中的激励机制、学术带头人的选择机制、梯队成员的管理缺乏更深层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学术梯队的治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中的团队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研究成果来探讨学术梯队的制度安排和激励约束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高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尤其是学术梯队建设和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正在成为高教管理部门和教育学、管理科学界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学术梯队的建设,经历了从自然形成的无意识阶段或自发阶段,到认识到学术梯队的重要性,并开始自觉形成梯队的自觉阶段,再到高校将组建学术梯队、培养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的自为阶段。
  • 摘要:管理者管理事,领导者领导人.适当得力的学校领导是促使学校组织成员有效工作的手段、影响力与艺术,它可集合众人之力迈向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学校管理的理论越来越强调从学校经营(school management)走向学校领导(school leadership),学校领导应该具备何种领导理念,才能有效导引学校组织成员,共同成功地营造"学习型学校",而不是忙于"学校事务"的经营,这是全球化时代学校领导者需要深入思考的教育管理的领导理念转型问题.正如迪莫克(Dimmock,C.)所指出的:学习型学校的主要内涵,必须融合于学习型学校的领导理念中,才能有效达成学习型学校的教育目标.要实现从交易领导到战略领导与转型领导的转变,恢复教育领导与道德领导的角色传统,成为结构领导与人力资源领导的开拓者,走向文化领导与象征领导,做知识管理与知识领导的先行者。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取代劳力资本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组织经济理念及策略,无法因应快速变化及高度竞争的经营环境,必须有效转型,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学校组织的管理,在面对全球化无国界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需要以学习型学校的理论为基础,实现学校领导理念的战略转型,朝着更具效能的学校领导角色方向前进。
  • 摘要:领导力这个来源于企业组织的词汇,现下被用到了教育行业.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校长负责制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领域有关校长领导力的研究正被推向高潮.有关校长领导力的含义、类型、提升与实践的文章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站在教育领域前沿的学者对此提出了精辟的意见,由此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借鉴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校长领导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发觉它的重要性的同时,针对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对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综上分析,所谓校长领导力就是指校长作为学校的代表及校务的综合管理者,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制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整合学校师生及利益相关者的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以期在最大限度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到与师生及利益相关者的共赢的一种能力。它既包含了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也包括人际能力,以及人格魅力。校长领导力有如此之功效关键在于它的巨大影响力,影响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校长的人格魅力、专业素养、综合能力施加给他人,并能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也需要相应管理制度的保障。然而在实践中,校长个人领导力不足的状况在中小学是普遍存在的,如管理过强而领导过弱,缺乏前瞻力,做决策时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等。许多校长在提升领导力时忽略了教师的感受和成长,从而使校长领导力得不到教师的广泛认同;教师即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一个人的事,学校发展的好坏全部归因于校长,使校长忙于琐事,不堪重负。此外,我国在校长选拔与任用、校长培训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要注意校长个人领导力的培养;其次,校长领导力的运行保障,构建有效校长管理制度。此外,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体化。为了更科学、更合理地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校长培训必须根据校长的成长规律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模式、选择培训方法等。为此,有关管理部门和培训部门必须对校长的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系统安排、科学设计,以保证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 摘要:在讨论"大学学科"这个整体概念之前,有必要对这个名词的限定语"大学"作一个界定.一般说来,根据日常中的用法,大学有三层含义:一、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等.二、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三、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大学学科可以看成学科的“子概念”,因此作为一个递进的概念,就更突出大学学科之于学科的特殊性,而将一般性作为基础。换句话说就是,主要讨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首先,从知识的层次性来看,支持大学学科的知识一般抽象程度更高、理论性更强,居于整个“知识逻辑链”的顶端。其次,从知识的专门化来看,大学学科知识的专门化延伸到人才培养上,这是大学学科相对于一般学科特有的现象。最后,从大学学科结构和大学学科的载体来说,被外化为一个个学院的组织集合。这两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首先是是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进入大学?这些学科在大学中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是这些学科进入大学后依赖的载体或组织又是什么?这些组织间的关系又怎么样?当某一门类的知识体系(学科)发挥“职业”的功能,而在大学中训练培养专业人才时,学科也就成了专业的一部分。正因为大学学科与大学专业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学科专业”的整体模糊使用,强化其共性,弱化其个性的用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狠抓学科专业建设”、“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等。
  • 摘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颁布,对于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提升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学校新任校长专业成长是后续发展的基石,是校长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关注新任校长专业发展,对于优秀校长的形成,乃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专业标准》为新任校长指出了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培训课程及相应的考核评价方式也应当在深入分析内容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完善及改革,为新任校长成长为一名"合格校长"提供有效助力,为其可持续性专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和充足动力.
  •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管理体制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转变的社会转型期应运而生,随着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显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1998年设立、1999年开始招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直接关乎专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乃至社会的稳定.本文拟通过对该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促进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专业发展服务公共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提高学生对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认同度,就必须解决专业认识度低、师资力量薄弱、重理论轻实践、就业前景堪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与实施。“2+1+1”模式即先在大学校园修读2年的专业课程提高专业认识和认同,大三1年到相关的教育管理岗位进行实习提升实践能力,大四1年继续在学校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撰写毕业论文、升华专业水平.明确专业相关介绍,引领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引领学生“实践”自己的专业;推行导师帮扶制度,引领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 总之,认同程度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或者学生,应该系统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学校加强培养,学生自身力求进步,才能实现使学生沿着“认知专业-认同专业-实践专业-提升专业”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对专业满意,使学校完成培养合格大学生毕业生的目标。随着专业的认同度的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必然得到提高,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实现质的飞跃。
  • 摘要: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特定的身心发展阶段必然更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这就是学校建筑为什么格外值得关注的理由,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化研究.本文基于对学校建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把握,阐述了中小学建筑中教育和建筑的关系,以及回归与超越这样可能的行动选择。但这也只是一种初步的探讨,关于在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中小学建设和建筑的宏观政策问题和微观经验证据的研究几乎还没起步,教育学界对该问题的也还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学校建筑是建筑在功能上区分,广义上指整个校园的空间场域,侠义上指供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学习和工作的房屋和活动场所,在建筑学的分类上属于大量性公共建筑。中小学建筑则是对应于学校阶段划分的定义,包括初级小学、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级中学、完全中学等类型。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中小学学生由于其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中小学建筑的教育意蕴,就在于其作为一种特定的场所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成长。具体体现为如下方面:庇护以保青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浸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唤醒以促成学生高尚的艺术审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说:“中国应当建立一门学校建筑学,从教育学的高度研究、改进现有的学校,设计、建造出一批承载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现代教育功能的一流学校建筑。”这样便好,当学校建筑成为了一门学科,也就意味着很多的学校建设与教育发展问题会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科视域带来的局限可以被慢慢突破。从而以一种新的视角破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只不过这终究还是一种企盼,却也令人欣慰。
  • 摘要:人们都说:一个好校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话说得虽然有些过,却充分说明了校长工作的重要性。校长的教育领导力是基于职位角色和自身素质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力,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学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发展。其实,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校长的领导力无所不在,但是由于学校的办学资源不同,学校内在的组织条件不同,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学校的发展阶段不同(如有的是新建校有的是多年的老校有的是薄弱校等等),校长的领导力会受其所处的环境影响,校长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在一个地方能发挥出较大的影响力,可能换个环境影响力就会缩水,因此,发挥校长的教育影响力也要因势利导,因地适宜,不能一概而论,要将食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主要在校长能发挥影响力的共性的方面:校长要发挥自己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力;校长要发挥对办学特色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校长的影响力虽然受着学校诸多具体情况的影响,但是还是具有共性的地方,那就是校长无论所处怎样的学校环境,都要发挥在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影响力,因为这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校长要在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意以使学校在素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正向前行。
  • 摘要: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体的公立学校,在正式诞生、推广的200余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演变,并在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稳定成型.同时,它也产生了一系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的《学会生存》中鲜明地提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后,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国内有关学校改革的研究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国外有关研究的引介、述评,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问题的启发。如贺武华以公立学校发展史为时间维度,以美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欧诸国等为空间维度,对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校重建运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阐述,明确了西方公立学校重建的基本问题及其未来图景。一类是对国内具体有实践、实验的研究。 当代中国学校改革研究,不仅有来自上层的举措,还有以学校为主体、以未来学校新形态的现实构建为直接目标,而开展的学校整体转型研究。其中,“新基础教育研究”和“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是国内持续多年的、在实践与理论多层面上多方力量合作开展的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教育变革探究之代表。 毋庸置疑,当代社会中的学校处在一系列关系中,如政校关系、校社关系等。同时学校内部也存在一系列关系,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个体与团队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等,因此,学校变革研究需要也应该采取生态学的视角。改革的必须不等于改革路径的清晰。 目前,学校改革的生态学意识开始凸显,如何在参照众多研究视角与框架的前提下,以学校教育自身的内在实践逻辑为依托,秉持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整合学校系统内外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社会改革力量,在理论与实践乃至变革方式等方面对公立学校进行重建式变革,依然是正在解决之中的重大的国际性问题。当代中国学校需要社会更多明智之士的智力、财力等支持,在教育价值观的关照下,以学校主动积极的内部改革打造现代新型学校,改革的自觉与自为程度越高,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也就越有更大的实现可能。
  • 摘要:20世纪初期,美国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六三三"学制作为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顺势而生.伴随着美国经济强势地位的确立以及对外文化输出的加强,中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学习美国建立了"六三三"学制.时隔一个世纪,随着社会的变迁,"六三三"学制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与我国具有相似历史文化背景的近邻日本,都发生了改变;而我国仍旧在沿用"六三三"学制. 综上所述,100多年来,美国的中小学逐步形成了“八四制”、“六六制”、“六三三制”、“五三四制”、“四四四制”等多种学制,而这多种学制并存的情况离不开美国独特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一直是各地自行发展,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不多。美国学制从产生到变革,是一个在教育协会指导下由各学区自发开展的过程。这样的优势,从横向上来说,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需要,具有高度的弹性和灵活性;从纵向上而言,又能够及时淘汰掉不合适的学制,及时吸纳新的学制模式。但是,美国规定不论采取哪一种学制,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加起来必须12年,这样保证了美国全国教育的统一性。 日本采用的是中央统一集权制,学制的制定方式一般而言是由上及下。这样的优势是便于管理,提高效率,但也容易产生固化、不灵活等弊端。日本开始了以高中为核心的推进后期中等教育结构弹性化的学制来解决单一型学制的问题。尽管美、日的教育制度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但是,其“六三三”学制变革的历程均体现出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向:学制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美国学制的统一性体现在不论是什么样的学制,中小学总的修业年限都是12年,灵活性体现在多种学制并存。这种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学制,能更好地适应各个地方和学区的实际要求,较好地为各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服务。日本学制的统一性体现在以一种学制为基本学制,灵活性体现在增加了一种新的学制模式,将其作为辅助,从而使学校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利于不同需求者的选择。中国的“六三三”学制和日本出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都是单一型学制,面临僵化、死板、跟不上形势等问题。不同的是,日本早已着手解决问题,中国一些地方和学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进行学制的改革实验,但单一型的“六三三”学制仍然一统天下。美国多学制模式己经趋于成熟,日本的学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我国的学制改革还处于萌芽期。 对比美、中、日三国“六三三”学制的建立、发展和变革历程,启示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在中小学总的修业年限不变的前提下,应该以一种学制为基本学制,多种学制为辅助学制,从而增加中小学学制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势及各地不同的教育需求。概言之,时至今日,“六三三”学制不是唯一的学制,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
  • 摘要:现代学校制度之学理分析及实践探索在我国已历经十余年,取得了一定共识和有益经验,但也诸多可商榷之处.仅就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而言,就仍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第一种指出,"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可以消解的概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第二种指出,"现代学校制度指的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举办者产权与学校日常管理权基本分离,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由教育管理行家负责学校日常管理,教职工依法民主参与,学校与社区中的各种组织及家长密切合作,指导和约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深化所面临的以下三大问题,即:如何提升现代学校制度的执行力,怎样把校长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及如何营造一种新型的学校制度文化。 总之,学校改革与社会改革一样,已经经步入了深水区。在这里,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利益矛盾更加严峻。改革作为一种责任、权力、利益的再分配,也将变得更为艰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学校控制权的根本性制度安排,只有不断地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才能产生实效;校长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权力中心,自然要受到制度的重点规约。而真正实现制度的脱胎换骨,还必须由新的制度文化来滋养。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必然能使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取得人们预期之进展。
  • 摘要:2011年中国网易公司正式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以网络视频为媒介的西方名校网络课程在中国范围迅速窜红,反响热烈.同年,经过多年的筹备,教育部通过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司函[2011]8号),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网络公开课建设,开通了中国精品开放课程.这场"开放教育资源"的运动给教育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大量自主学者通过精品开放课程获得中国高校教育的体验,然而精品课程目前仅是单向传输知识,缺乏有效的反馈途径,阻碍了自主学习者深刻理解知识,不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降低了开放课程的教学成效,因此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网络开放课程中,自主学习者接受学习与课程进行并不同步无法在课程中直接作出反应,因此这个互动更多地关注自主学习者在学习完视频课程后将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疑问,以及对课程安排等其他方面的感受回馈给教师或者制作方,之后教学方对学生疑问解答、调整开放课程内容和结构,提升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英孚教育和沪江网校的商业的互动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但英孚教育的临时教室和沪江网校的虚拟班级模式值得我国的精品开放课程借鉴。最后,在“互动园地”(即时)结束后,对这些关注课程的自主学习者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对于网络精品开放课程的形式体验、感受和建议;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疑惑和提议;对“讲堂”形式的体验和建议。
  • 摘要:随着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扩大,国家财政资助减少,加之学生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提高的影响,硕士生兼职的趋势愈演愈烈.在时代潮流下衍生出来的硕士生兼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业相辅相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不成熟性和非制度性,硕士生兼职也引发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兼职与学业冲突,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等等,这些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校管理的缺失. 本文在冲突管理的视角下,分析硕士生兼职的利弊,以冲突管理的交互作用观点,分阶段探究兼职引发的各种问题,对高校硕士生兼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促使其在保持适度冲突的前提下,使硕士生兼职现象向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采用冲突的交互作用观点,认为适当的冲突能够有效地促进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激发功能性冲突,减少功能紊乱性冲突。本文承认冲突存在的合理性,即认为硕士生兼职现象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产物,新事物发展必然呈现出曲折性和两面性,应充分认识兼职带来的一系列冲突,对其进行合理分类,明确产生冲突的利益双方,才能对症下药,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 冲突管理的有效策略根据冲突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中应充分认识硕士生兼职引发的各种冲突,在此基础上找到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将冲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促进冲突性质的转换,维持高校管理系统和教学机制的正常运作。建立相应的兼职管理机构;完善硕士生奖助学体制;制定学校兼职指导规范;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 摘要:2010年4月,《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下发,"意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受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政策从2007年起执行,作为其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即教育部门、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各自拥有不同的角色立场、价值取向和问题选择.因此在新课程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政策制定者与不同利益诉求的执行者及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他们各自利益在政策执行中的表达与整合,冲突和矛盾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政策执行的效果. 从研究中发现,北京市C校高中新课程政策在执行的这几年中,成绩与问题共同存在,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实现由初期阶段“自上而下”到第二阶段“自下而上”的路径转折,各种利益相关者应该在在民主环境下尽力追求各个利益团体之间利益的最大满足。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宏观层面:教育行政部门与专家:第一,在课程政策的制定上,使执行主体拥有表达权力的机会,使各种利益相关者依据一定原则和规范参与政策制定,对课程制定提出自身利益要求,应尽量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政策的利益取向,努力提高课程政策的认同程度。第二,政策制定者即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课程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改善弱势学校的课程实施条件,强化师资培训,打造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第三,建立利益相关者的表达机制。 (二)中观层面:学校首先,校长做好领导示范工作。其次,校长带头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三)微观层面:教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新课程改革政策执行至今,C校的教师慢慢掌握了新教材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思想上上超越了“教师中心论”,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政策为教师发展与进步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但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鲜明的课程资源意识,不仅要求教师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教科书,也能针对学校、学生进行课程设置。真正能正确理解新课程政策的课程设置要求,不要依据自己主观想法,加重工作负担或者低估教学任务。
  • 摘要:教师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工作满意度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取决于教师从工作中的实际所得如工作条件、福利待遇、职业发展机会等与他们的期望所得之间的差距。教师工作满意度不仅是衡量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学校领导效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教师的职业承诺、工作主动性、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教学效能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教师工作满意度一方面可以为提高学校效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为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本研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的满意感受,是教师对其工作的总体态度。包括教师对“人际关系”、“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个人素质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学校制度、政策等”以及“奖金、福利等的发放”满意六个方面。 研究发现,不同领导方式对工作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将从交换目的、内容、方式、媒介这四个方面,描述分析了高质量校长-教师交换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在交换目的方面,高质量校长—教师交换没有必须遵照的组织原则、也不受明文制度的约束,交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获得彼此的感情、尊重和信任,为了更出色地培养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目标。 在交换内容方面,高质量校长-教师交换主要是社会层面的,是与人们的成长、发展等因素有关的精神方面因素的交换,而非货币、实物等交换。在这种交换过程中,双方关注的是情感、信任等社会关系,注重高水平的承诺和情感投入。在交换方式方面,高质量的校长-教师交换不一定要通过组织机构中的中间层次管理者,校长与教师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进行交换、交流,是一种直接交换。在交换媒介方面,影响高质量的校长-教师交换的主要是人们内在的东西,如,彼此的价值观、人格魅力及相互的尊重、信任和彼此的感情等。因此,高质量校长-教师交换具有个别性、社会性、自愿性、隐化性的特点高质量校长,教师交换直接提高彼此间信息交流以致提高教师满意度;发展高质量校长-教师文换可直接提高教师对学校制度、政策的满意度;在发展高质量的校长-教师交换时校长应注意维护教师间的人际关系。
  • 摘要:完备的教育数据库对于教育政策的提出和制定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随着公众对教育政策关注度的日益提高,人们需要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径去了解某项教育政策的发展状况和成效等信息,而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并对其形成有效的监督.不难发现美国教育政策的目标是改善学校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尤其注重提高贫困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的成绩。大多数教育政策课题也都服务于这一中心目标,如直接涉及学生成绩主题的研究最多,占到41%。而显然,涉及到学生成绩主题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教育统计信息作为科学依据,这就使得教育数据库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如此,美国教育政策制定注重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并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影响美国教育政策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实际证据的研究,而且大都是在得出研究结论后在许多州的范围内推广实践.教育数据库恰恰能够为教育研究者们提供最为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 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系统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的完善程度对建库工作能否成功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介绍了以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美国国家家庭教育调查(NHES)和美国教育的纵向研究(NELS:88)为代表的美国大型教育库的发展概况,并对四大数据库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而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基本任务之一便是为教育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简述了美国大型教育数据库在美国教育政策中所发挥的重要最用。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做出微薄的贡献。
  • 摘要: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如此庞大的规模又是如何运转的?经费,是影响各个大学正常运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按照大学性质划分,美国大学可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无论是哪种性质的大学,其经费来源结构都是由府性财政拨款和非政府性财政经费组成,而主要区别在于经费来源比例分配.本文主要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十年内,美国大学经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对大学排名的影响,旨在为现代大学的管理以及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得出结论之一:大学投入的经费投入总量与排名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公立大学中表现为投入越多,排名越靠后;在私立大学中的表现为投入越多,排名越靠前。其中的原因可能涉及到经费的使用效率问题。第二个结论:大学经费来源结构的差异对大学排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实证结果表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经费来源结构与大学排名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二者之间无因果关系,而南加州大学经费来源结构中学杂费、私人捐赠与合同以及其他经费来源对大学排名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42,3.125和1.255。
  • 摘要:当前,我国正加快步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尤其需要加强学术诚信的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学术诚信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及其经验,以期对推进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教育引导及学术氛围创造注重从正面灌输学术诚信的道德观念,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学术诚信水平,形成学术诚信的观念、养成学术诚信的习惯。但是道德教化、教育引导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发生后的作用则会小之又小。面对发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单纯的说教也许不能高效率地助其改正。因此,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甚至惩戒学术不诚信行为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高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将学术诚信教育布满时间和空间,将学术诚信教育布满学校每一个角落。要应该充分利用好高校网站、图书馆等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团体的力量,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诚信教育活动;还可利用学术手册,考试试卷等,在其上重申学术诚信并签名等等,从而让大学生心中有学术诚信之观念,行动中有学术诚信之习惯。其次,加强教师学术诚信建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最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纳入学术共同体。 目前,我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学术诚信规范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环节完全由学校管理层掌握,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甚至连接受的也无权利,也就是说他们甚至在结束了3至4年大学教育后,都不曾触及学术诚信教育这件事情。我国高校要想诚信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必须改变学生不参加这一现象。
  • 摘要: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产生的背景美国加州地区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出台,除了受该时期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环境影响外,也有区域性的原因.加州政府1959年通过决议,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以期高等教育能良性、可持续发展。1960年开始实施的总体规划,初始目标主要是想“消除或避免加州高等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不良竞争;同时,针对日益增加的入学需求,迅速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育经费”。后期又结合时代要求做了多次调整,如1988, 1996年作过修订和补充,但总体思路未曾改变。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加州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 美国加州地区与广东省在GDP占国家经济总量的比例上极为相近,都是所在国第一经济大省(州),说明在区域范围内,两个地区对于国家的经济贡献程度相当。但两者在高等教育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程度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距: 1.高等教育体系完善程度不同。美国加州地区的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了统筹规划、结构合理、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格局,各类型院校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而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总量在1990年以后就稳居全国第一的位置,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却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甚匹配,高校层次比例不太合理,区域统筹发展力度待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正因为广东省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乏力的状态日益显现,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天津等大有超越之势。 2.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及毛入学率存在明显差距。美国整个加州地区有各种类型的高校近300所,而广东省目前各种类型的高校总数不足150所,且本专科层次院校发展参差不齐,高水平大学不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偏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健全。此外,美国加州地区高校学生总数己达300多万,而拥有超过1亿常住人口的广东省的高校在校生数不足220万(含成人高等教育)。 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程度存在明显差距。加州是美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州,就其高等教育体系本身来说,已经经形成了庞大的教育产业,有许多企业乃至校办企业,在校生或校友是公司的创办者和管理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仅满足了人们入学的需求,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加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广东省各类型高校学生数偏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对当地经济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远不如加州高校。 4.高校发展水平有明显差距。仅加州大学10所分校,就管理着3个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拥有诺贝尔奖得主55位,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近200名。此外,加州高校的科研转化率较高,许多实验室由一些知名公司直接在高校内设立。而广东省内仅有两院院士30人,约占两院院士总数的1.5%。高水平大学数量不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偏少。
  • 摘要: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而绩效考核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是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的关键.如果绩效考核无法准确核定教师的工作绩效,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只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并徒增对公平合理性等方面的不满,反而可能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学校中的教师有不同的分工,而从事不同工作的教师要从共同的资金中分配绩效工资,那么不同教师考核结果的可比性问题,就是教师考核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教师的不满,引起不同教师之间的矛盾。 本节主要介绍美国学者制定的两个教师工作量计算公式,分别适用于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现有文献只说明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但没有说明公式设定的依据和理由,如果不能对公式背后的设定方式有深刻而准确的解读,就无法判断其对中国国情的适用性,更难以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修订和完善。因此,本文在介绍公式的同时,还将尝试对公式背后的含义进行解析。 绝对公平是难以实现的,教师绩效考核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公平;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广大教师对公平的认知,而客观的量化考核方法,是途径之一。尽管客观的量化方法也难以做到完全公平,但其制定上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相对于学校领导的主观评定来说,比较容易得到接受和认可,更有利于保持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 摘要:大学本科生课堂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和阵地.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价值的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九条内容指出,"要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关注本科生课堂行为和课堂质量,组织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践行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内容的基本路径. 从大学本科生自我归因上来,隐性逃课是市场取向、功利取向的理性选择,“是学生的正当目标无法用正当手段实现的一种合理的异化”。笔者的调查样本显示,31.4%的不同班级的调查者认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堂上,仅有一半的人认真听课,可见这些课堂隐性逃课现象严重。虽然大学课堂更注重提倡自主学习,但是自主并不意味大学课堂可以存在没有约束力的绝对自由。如果自主演变成自由,那么大学课堂教学将面临挑战。隐性逃课是一种问题行为,不仅与更严重的越轨行为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学习活动,也会因为同伴效应,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活动。教育失范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行有三个条件,首先需要有一套规章制度,其次需要组织内成员遵守规范,再次需要形成鼓励成员遵守规范的氛围。组织内成员不遵守规范的行为就是失范。如果个体的隐性逃课行为演变成群体行为,会有一定的危害,如果任其发展,它将扰乱大学教学秩序,导致大学教学质量下降。可见,失范的课堂行为,需要合理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和教学组织方式,以保证大学课堂质量和效率。
  •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着悠久的私立高等教育历史.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与其完备的办学监督机制密不可分。美国在私立高校办学规范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办学监督机制,对于完善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监督机制、规范民办高校办学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到今日,愈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按营利的标准,私立高校可划分为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按学制的标准,可划分为四年制高校和两年制高校;按办学标准,可划分为研究型高校、文理学院和城市学院。不同类型私立高校的均衡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效的办学监督机制。由政府、私立高校自身、社会中介组织这三者构成的内外办学监督,为保障美国私立高校办学水准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美国私立高校规范化办学监督机制的借鉴启示:明确政府职能,规范监管行为;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使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多元化监督主体,重视社会监督作用;分类监督与管理.
  • 摘要:学校改进是针对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计划地变革学校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改善办学的内外部条件,推动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持续努力的过程.学校改进的影响因素复杂,路径选择多样,但无论选择何种切入点和推进路径,校长的领导力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校长是"兼容行政信息、学术信息、社会信息的决策中枢,是学校改进的领导者和责任人".XJ中学的改进历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基,也是学校改进实效的最终体现。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诸多学校效能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凡是高效能学校的校长一般都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并能创造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引领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第一,切实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第二,重视教师需求,尊重教师,善待教师。第三,大力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校长的文化领导是校长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学校精神的凝聚、学校制度的规约、校园环境的浸染,引领师生共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影响学校发展的软、硬实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学校改进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学校文化建设上,而且,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可能促进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学枪的永续发展。转变领导方式,坚守民主的作风,实施权力分享、责任分担,是校长推进学校改进发展丁以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使校长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向教职工传达一份信任、尊重和期待,也是对教职工最好的激励。XJ中学校长深谙此道。
  •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如何将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体系并与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相衔接做出相应的顶层制度设计,是需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 美国与我国有相似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模式,近年来,作为美国最普遍使用的职业梯级设计的TAP计划(Teacher Advancement Progam),其影响力在美国各州逐步扩大,解决了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中缺乏职业发展要求、缺少责任差别等问题,对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师专业发展已是一种国际趋势,由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起步晚,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应改革。各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随意性大,效果差别明显,未来应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偏重普适型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轻视教师实质教学策略的掌握,未来应构建有环境、有互动支持的常规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教师的专业发展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外部支持,未来应注重教师领导力的建设以及学校领导团队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还是一个独立系统,应与校内教师激励体系相挂钩。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任务,这不仅为普通高中未来十年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实践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挖掘学校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也是其多样化任务实现的前提条件.课程是学校理念、哲学和愿景目标的重要载体,它在承载学校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以其具有的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担当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任务的实现. 不可否认,学校课程建设的校本取向在克服国家课程取向弊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学校课程建设主体能动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使学校、教师成为了课程建设的真正主体,激发了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提升了课程建设能力。但是,随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任务的提出,社区参与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识、作用增强等,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校本取向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从课程建设主体看,超越教师单一主体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师、学生、社区相关者等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局面。从课程建设方法看,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经验判断、理性思考同时,更加注重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过程性调查、分析与管理。从课程建设的形式看,弥补学校课程社区课程资源缺失的同时,实现了社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堂教学、一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中的深度渗透。从课程建设的思路看,立足于打破学校、社区之间的隔离状态,建立学校—社区交往机制的墓础上,实现了学校课程与社区课程资源的融合。
  •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教学模式研究在我国中小学非常盛行,很多地方和学校都在研究与学习有效教学模式,但随后出现了一段冷落甚至忌谈模式的时期。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全国上下又表现出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巨大热情.追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效益,即如何判断课堂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高效还是低效,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诸如难以统一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缺乏建立在教育心理学上的深化研究;研究重点偏向普适理论;缺乏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层面的有效经验介绍等。鉴于此,本文融合了教学论、课程论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建构出有效教学的五大基本框架:有效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效课堂组织与管理;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个别分组与辅导,并将之与太谷经验进行契合性分析,探析出理论与实践想融通的有效教学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带动一所学校乃至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然而,也应明白教学模式绝不等于公式,在推广与运用中仍需注意很多问题。太谷课改模式以区域化推进有效教学改革在实践界掀起学习之风。在推广与应用该模式上,可从区域与校本两大层面进行优化与改进。区城层面,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校本化层面,要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将太谷课改模式“祛魅”化。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这从宏观政策上对十年来在争议中探索前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方向上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受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傅维利教授把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原因、培养的原因和自我修养的原因三个大的方面,提出了一个有益的思考框架,值得借鉴和参照。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建设,也需要从社会与个人,教育与管理多种角度入手。限于篇幅和研究的取向,本文针对有关校长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着眼于选拔、使用和培养环节,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制定明晰的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其次,规范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采用校长职业道德跟踪培养方式;落实校长岗位交流制度;切实推行校长问责制。由于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问卷调查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只能在一定侧面反映出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现状,但研究获得了有一定代表意义和解释价值的数据,是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础。希望本研究为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并成为深入研究的引玉之砖。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在办学形式逐渐多样化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取得了社会的认可.然而,近年来,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失范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整个民办高校的声誉,而且也束缚了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办学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民办高校的教师缺乏制度性的保障;缺乏内、外两方面的监管;招生缺少制度的规范;合理回报机制不健全。 本文对解决民办高校办学失范的对策重点讲述。首先要完替民办高校教职工聘任与培养等制度。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民办高校师资团队不稳定、欠合理的现状,建立一支稳定、具有活力的师资团队势在必行。其次,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针对民办高校内部管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应该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使民办高校能够健康、稳定、安全的运作和发展。再次,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的管理和制度建设民办高校招生行为的不规范,不仅影响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而且损坏整体民办高等院校的声誉,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所以整治民办高校的招生秩序势在必行,招生秩序的改善与稳定主要依赖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最后,细化、落实民办高校的合理回报政策和奖励措施。民办高校是由举办者出资建立并运行的,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然而民办高校的合理回报和奖励措施难以得到兑现,势必影响民办高校举办者的积极性。
  • 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些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下面简称《纲要》)中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对于公立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发展历程段,办学经验相对匮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于推进民办高校监事会制度建设,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讲,要加强民办高等教育法规建设,从民办高校的微观角度来讲,首先要从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章程建设入手,其次完善民办高校规章制度建设,根据民办高校办学实际选择合适的监事会运作模式,最后厘清监事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完善监事会建设的细节问题。要加强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民办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厘清监事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建立民办高校监事会制度还要注意监事会与民办高校其他组织机构监督职能的划分、统筹。 监事会制度是我国民办高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强调监事会建设的同时还要兼顾民办高校其他内外监督力量,协调统筹,各有侧重,建立完整高效的民办高校办学监督体系。从民办高校内部监督体系来看,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与董事会和校长形成权力制衡的形式,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董事会及其权利的运行、校长及其工作进行监督。
  • 摘要:高校退场机制的内涵"退场"又称之为"退出",乃退出市场之意."退出机制"一词源于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在1970年提出的"退出——呼吁"理论.他认为社会生产剩余的产生导致组织进取心的弱化,组织绩效衰退也就不期而至.然而技术进步在提高社会生产剩余的同时,也引入了一种极为复杂的精巧机制,即退出机制与呼吁机制.这两种机制都是帮助组织恢复绩效的方式,退出机制则主要借助市场力量,采取"补救"的方式使组织恢复绩效. 大学退场是不可避免的,退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学校的数量,更应是通过去芜存著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质。构建私立高校退场机制,是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也是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大陆地区民办高校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调整、重组和转型时期。近年来,民办高校兼并、停办、破产的事件不断发生,而民办高校退场制度的建设却非常滞后。通过对台湾私立高校退场机制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加强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随着学校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办学风险也不断增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控制一些投资者盲目的投机行为,通过制订高校风险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危机并迅速采取挽救措施。 第二,完善退场法律制度。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八章“变更与终止”对学校分立、合并、变更与终止等程序进行了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过于简略,难以操作,无法满足高等院校的实际需要。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或者制订有关退场的专项法律法规,详细规定退场程序从而规范民办高校的退场行为。 第三,做好退场善后工作。由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合理回报”和“剩余财产归属”的规定模糊不清,民办学校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处置十分棘手,所以政府部门应尽快明晰民办高校教育产权,明确学校剩余财产之处理。另外,学校退场无疑会直接损害到学校师职员工的利益,学校退场后教育主管机关应协助学校妥善安置在校师生,维护退场学校师职员工合法权益。
  • 摘要:台湾的教育环境在民主化、多元化、本土化、国际化、少子化的交相冲击之下,中小学教育人员感受到的挑战日益激烈,工作的压力也似乎日益增大.在这样的压力和挑战下,更加可以体会到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及专业地位之建立,是解决教育问题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足见教师专业发展已是世界潮流要求的重点,也是国内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学辅导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助人的专业工作,强调的是携手陪伴、贵人启导,并有其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从教学辅导教师的意义与目的、教学辅导教师制度的缘起、教学辅导教师制度在台湾的发展等三个角度讲述。 携手向专业走,的确可以为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提供一个康庄大道。教学辅导教师制度有其历史渊源,也是目前世界的潮流,更符合当前台湾的教育背景脉络,值得教育界加以努力建构和推广,使得台湾的教育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当然一个好的制度,必须要与时俱进,例如在概念上要结合教师领导、教师彰权益能、专业学习社群、教师学习共同体等观念,在技术上除了既有的教学观察与回馈、教学档案、教学行动研究,亦要融入认知教练、伙伴协作、活化教学、差异化教学等更多有用的技术。然最重要的还是,制度规划与实施中人的因素。在校本教学辅导教师的规划与运作模式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应是参与制度规划的教育学者、教育行政人员以及教学辅导教师本身,因此本文之撰写主要系为华人地区有心办理教学辅导教师制度的教育学者如何协助规划,教育行政人员如何有效推动,以及教学辅导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学辅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或依循,盼对华人地区的教育发展略尽棉薄之力。
  • 摘要:台湾地区资优教育始于1962年,在整个亚洲来说属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无论是资优教育的制度、选拔方式及实施模式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台湾地区资优教育的发展主要缘于三方面的需要:一是台湾地区培育人才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自于高质量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对台湾地区发展至关重要.二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的资质潜能不尽相同,需注重个别化教学,为资优生提供适切的教育,开发其潜能,使其尽展所能.三是促进台湾教育革新的需要.台湾地区传统教育偏重于课本内容的背诵,教学方式刻板.而资优教育强调启发创意思考、批判思考和实用思考,若融合到整个教育体系将会带来教育的革新浪潮. 台湾地区资优教育的实施是在整合加速、充实及能力分组等国际流行的模式优点基础上,结合本土实际,为了满足每一个资优生的差异性需求,开发出“多元化”实施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台湾地区“多元化”实施模式是一蹦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台湾地区资优教育实施模式大约有十余种,集中式资优班与分散式资源班、融合式教育、区域性资优教育模式等。 台湾地区为了保证表面上的教育公平,资优学生也必须参加升学考试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因而,升学主义必然会影响资优教育的成效,许多资优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往往会消耗大部分的精力去应付考试,而对资优课程等与考试无关的课程鲜有时间去深入学习。资优教师也很难按照资优教育的理想、目标和原理教学,教的更多是考试内容。台湾地区对资优教师的培育大都限于以特殊教育专业学科的培育为主,相对在专门学科或艺术才能科目专长年培育缺乏。因而,毕业的师范生往往因专门学科知识的不足,无法满足资优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以2007学年而言,台湾资优教师合格率,小学为43%,中学及高中职仅为6%和7%,平均18%。
  • 摘要:随着公办高校数量增加和政府的扩招政策,加之国外教育机构的抢占,以及各民办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生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特别是那些起步比较晚的民办高校,受知名度和办学规模等的影响,生源问题成为各类问题之首.各民办高校在争夺生源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本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民办高校招生的利弊,用4Ps理论分析民办高校招生的影响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帮助民办高校获得稳定优质的生源. 在4Ps理论指导下,民办高校的招生策略如下: 1.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对于学生来说民办高校的产品就是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民办高校提供的产品质量直接决定着其招生。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学校应着重进行品牌打造,实行品牌化经营。品牌是教育机构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卓越的办学实力,在长期的办学传统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品牌经营不是先做产品后销售,而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经营活动。因此,品牌经营要求民办高校主动与社会相接轨。首先,要了解社会对人才数量、类型、层次等的需求;其次,了解社会的产出即同类高校的情况,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准确定位,制定行之有效的品牌经营策略。 2.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价格就是为了获得某种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金额。民办高校的价格决策涉及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的各项收费,所以,其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特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源的承受能力、同行收费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目前,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相对于公办高校普遍偏高,所以要抬高己经没有多少空间。因此民办高校在广泛拓展筹资渠道的同时,通过改善管理,努力降低民办高校办学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应坚持勤俭办校、艰苦创业的精神,精兵简政,增收节支,切忌盲目攀比,努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在政策上也要做出规定,切忌将不合理成本转嫁到学生身上。 3.开辟多样化的宣传渠道。渠道(Place Channel)是指某种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和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渠道策略是4P营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招生的种类越来越多,这些实际情况都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的新特点,怎样通过研究生教育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建设,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成为高校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们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焦点。 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建设的根本,大学要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有代表性的重点学科是更好实现高校三大功能的根基,学校的学科群结构合理,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意味着他的高层次人才布局合理,科研成果突出,对社会的贡献率高。因此,各高校都应重视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整体创新能力。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辅相成。研究生是学科建设的新生力量,他们是活跃在科研实践第一线的生力军,科研实践的主要执行人,学科建设的发展前景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看,从高校扩招后研究生与本、专科生的比例结构看,都需要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实现规模总量的适度扩大和培养结构的不断优化。创新是不变主题,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塑造是未来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需要高层次研究生作为人才依托,缺乏了人才的支撑,重点学科的发展也只是没有坚固实体的脆弱框架。
  • 摘要:后现代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差异与共赢.高等教育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备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英、法、德、日、俄等国,纷纷制定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经历世纪之交1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后,也明确提高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设高教强国,着重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特设建设是各高校在当今激烈的教育领域中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方向,各高校今后的发展战略既要满足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样化、人才资源丰富化的迫切要求,总揽全局,发挥优势,从宏观层面加强制度建设和科研创新,又要综合考虑并根据各级各类院校历史文化沉淀、传统风格累积的办学实际,夯实基础,突出重点,从微观层面营建高等学校自身的独特形象与品牌。最近几年,大学特色建设在我国已经有所行动,比如致力于农村教育研究的东北师范大学,加强非洲研究,服务于国家外交事业的浙江师范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的樱花,厦门大学的海景等。各具特色是为了和谐高等教育全局,特色建设的重点在制度创新。 中世纪大学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和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的核心就是“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尽管那是一种在各种条件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自发形成的运转形式。学校品牌是学校无形资产、学校经营业绩、教育质量和品牌竞争力的体现”同时,还要明白特点不等于特色,只有把特点做成亮点、有所突破,才能立得住,站地久,长此以往,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品牌的形成则是在特色鲜明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可与支持,在紧跟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方向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亮点以形成品牌,才是各高校更长远的发展方向。
  • 摘要: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的必要性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在推动知识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孕育并提供着行业发展的领导者.然而长期以来,大学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大学在为社会培养领袖的同时忘却了自身领导者的培育.曾经专门研究美国大学校长过渡问题的两位学者詹姆斯·马丁和詹姆斯·E·塞姆尔斯指出,尽管相当数量的时间被用来使新学生适应我们的院校,但很少有思想被用于高级领导设计一个定向或者入门过程. 通过上面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二维结构模型的建构,也就形成了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模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分析模型,不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而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是为大学校长的遴选、培训、评估和发展提供的一种思路;同时,也是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分析模型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大学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一种精神,它必然转化为隐性知识,通过组织文化的培育体现领导力,这也是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分析模型作用机制的重心所在。正是这种组织文化的培育,才能够通过群体领导力的分布式作用,最终转化为组织领导力,这也是实现卓越领导力的终极追求。
  • 摘要:大学是学术生产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统一体,与学术生产活动对应的是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掌握学术权力,与组织管理活动对应的是行政人员和行政机构拥有行政权力.两种权力同处于统一体中,本应相互依存合力促进大学发展,但现实中却经常发生权力失衡和冲突,很难"和谐共处".怎样才能实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和谐发展和权力包容,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包容及其实现包容的机制. 笔者将“机制”定义为组织内部按照一定逻辑体系组成的制度集合,对组织运行和发展起着黏合和协调的功能。机制起作用必须具备三个要求:一是组织的存在,是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二是组织内部的各项制度完善并且合理,是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三是把这些制度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联系起来,是机制发挥作用的路径。 就大学权力包容来说,怎样建立一种机制将经常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包容起来,并成为平等参与和合作分享的统一体?这要看这两者是否存在包容的基础、条件和包容的路径。第一,大学组织的学术性是两者包容的基础。第二,学术自主和行政放权是两者包容的条件。第三,建立包容的制度体系是两者包容的路径。 综上所述,学术权力是实现大学职能的主要方式,行政权力是提高办学效率的关键,两者虽然分工不同形态各异,但根本利益相同使命相同,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大学职能的,这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包容的基础。当前,应以大学章程建设为龙头,促进学术自主和行政放权,深化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作交流和包容发展,提高大学治理绩效。因此,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既是矛盾的双方,又是包容的双方。
  • 摘要:时间不可逆性与大学组织复杂性发展时间在复杂性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时间之箭会使复杂性增加.从这个视角可以发现,时间是大学演进的内在属性,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大学的历史演进的复杂属性。时间的不可逆性也表明大学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时间不可逆性对大学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过去以为找到了规律就是找到了认识万物的钥匙,未来就掌握在手里,这种一劳永逸的想法已经过时。特别是在大学战略预测中,复杂性规律观认为预测只能在特定时间产生作用,寻求长期预测甚至是永恒的预测是不可行的,也是做不到的。 从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中,大学从中世纪到美国现代巨型大学的发展过程,内含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无论是大学的规模,还是大学职能等,都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大学职能的演进,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日益复杂多样,其对社会的回应度日益加强。 总之,知识的演进和对知识理解的深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知识传播形式和大学学科的发展。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知识演进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大学学习方式变化的复杂性,从客观的知识到对话的知识,再到创新的知识的历史演进过程,对大学学习方式和大学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客观的知识只需要线性的传授,似乎没有疑义,这种形式比较简单。而当知识演变到对话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中间就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知识在互动中产生,创新就在互动中产生,在关系沟通的涌现中产生。
  • 摘要:所谓"弃学",顾名思义,就是放弃入学,更确切地说,是放弃在特定高校或专业的学习机会,通俗地说,是指高校开学后,一些被录取的新生放弃就学机会不去学校注册报到的行为.近年,被弃者不仅有高职高专,也有本科院校;不仅有二三本院校,也有国内知名高校.弃学者不仅有本专科生,有硕士生,也有博士生;弃学原因各种各样,有出国、有复读、有就业等;对于"弃学"现象有褒有贬,或认为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或认为损害了学校利益和其他考生的就学机会等.究竟该怎样理性看待新生的弃学行为,本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在关注弃学后果时,人们也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人认为,应在高考录取中建立一种“契约理念”,通过程序设计,要求考生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正式承诺”,当考生不予“承诺”时,即可及时一让后面的考生“补缺”。这事实上就是希望制度作出调整,也不失为一种可用的方法,如果不仅解决新生弃学引发的问题,同时顺便解决个别学生退学引发的问题.就应该对现行的招生与录取体制进行力度更大的调整,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性策略:尊重考生的专业意愿,废弃专业调剂政策。允许考生同时报考多所高校并被多所高校录取。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并实行灵活的招生与录取政策,纠正长期以来一本高校一次录取的弊端和教育机会浪费的现象.构建学生校际之间流动的机制.
  • 摘要:2011年11月28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教育部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教育部办公厅颁发通知要求全面部署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推动所有高等学校在2012年内全面启动章程制定或修订工作,做好章程制定的分类指导与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章程核准程序与机制.加快大学章程的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笔者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章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鉴于目前章程建设中许多难点尚未突破,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能够更加充分的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提供内容指导与程序规范,推动高等学校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实施全面的高等教育改革,促使我国各高校到2020年真正形成规范性的正式章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出可供参考的方法措施,以供借鉴。首先,明确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提高对大学章程的关注度。其次,规范大学章程的制定程序,加大对大学章程的宣传度程序是实体权利的保护屏障,滥用程序权力必然损害实体利益。任何一个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如果没有规范的程序保障,都可能使规则丧失其原有的合法与合理性,而成为体现私人意志的工具。高校在大学章程建立的过程中,应规范与之相适应的既定程序来加以保障,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程序机制促进章程建设,保证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障其内部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最后,健全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保障学生主体的参与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大学章程的学生主体参与权缺位便是其中之一。
  •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然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对高校趋同现象产生的机制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剖析。本文侧重于从新制度理论的合法性机制和组织理论的组织合法性这两个合法性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趋同化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意在通过这一梳理,在己有研究的基础上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当前,己有的关于高校趋同化发展的研究中,基本在两点上达成共识:首先,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脚步过快,在缺乏制度支持和资源保障的情况下,普通学校和低层次学校为了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也即外部社会力量的认可和支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模仿成功高校,并时刻注重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理性保持一致。其次,至于我国高校趋同化发展形势严峻的深层次原因,会自然而然将其归结至政府的行政制度。我国的高校实行的是政府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过宽过严,高校缺乏自主性,行政化色彩浓厚;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把持着大量的办学资源,高校为了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又不得不迎合政府的意志以满足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无论是何种原因,现阶段,几乎所有高校无一幸免,如此一来,结果自然就是众多高校的趋同,造成“千校一面”的现状。 以上可说是高校未为追求其外部合法性而造成的趋同。与此对应的,是关于高校为满足内部合法性的作为的研究。但是,这一方面的研究尚不及前者那样充分和角度多样。原因大概在于高校获得外部合法性的动机过于外显和明确,相关研究也较容易展开,相比之下,对内部合法性的研究就显得动力不足。但是,做研究就应该内外兼顾,如果说高校的外部合法性是宏观层面的研究,那么其内部合法性就应该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落脚点是高校的成员,主要是高校师生。如此,关于高校趋同化发展的合法性层面的进一步研究就有迹可循了。
  • 摘要:独立学院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评估焦虑是否会影响到评估目标的实现?如何克服独立学院评估中的评估心理焦虑,使此次合格验收评估能有效促进独立学院质量提升,则成为众多独立学院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教育评估是对教育价值的一种客观判断,独立学院合格评估是独立学院规范发展和评估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被评者的评估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过度的焦虑如不及时治理会影响到评估能的效力发挥。因此,参评学校,评估专家应该通过有效的评估培训、动员,营造民主轻松的评估氛围,使参与者消除评估焦虑,以平和的心态参与评估,通过愉快的评估体验使对评估的焦虑转变为对评估的真诚期待。
  • 摘要:本研究以教学型领导模式为概念框架,选择两位初中校长为个案开展质性的实证研究,试图描述和分析校长推动课程改革的教学型领导实践。希望本研究能加深学界对教学型领导模式在中国情境中运用的理解,并能对校长的教学型领导实践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研究描述并分析了两位初中校长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型领导实践,它对于加深教学型领导模式在中国教育改革情境中的理解及完善校长的教学领导都具有一定启示。 综上所述,校长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其领导实践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校长倾向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他们依靠行政职务命令教师执行某项计划或改革方案。然而,校长不同于其他管理者,他们具有教育者的身份。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校长的教学型领导角色日益重要和凸显。本研究认为,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型领导力,不仅校长个人要以听课、评课等形式监管课堂教学,同时也要以智力支持、授权等方式赋予教师参与教学领导的权力,实现校长与教师、教师之间专业互动的多主体的教学领导实践。
  •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校长领导与管理课程的观念、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以及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的实践方式与状态,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实质性的推进.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和过程的改变,还需要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学校领导不仅要善于经营学校,更要成为课程领导专家,具有课程领导的愿景(vision)、技能(skill)和专长(expertise).学校领导应具备何种课程领导理念,才能有效引领学校组织成员,共同成功地营造"学习型学校",而不是忙于"学校事务"的经营,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程领导"理念转型问题. 课程领导是学校改进的核心技能和软实力,是影响学校课程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改进具有重要推动和引领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有课程愿景和学校改进技能的课程领导。在与中小学校长的交流中,各位中小学校长对课程领导的作用和价值都颇有心得,尤其是对“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问题具有很多体会和感悟。 总之,课程领导是学校改进的关键所在,课程领导要承担起学校发展战略的责任,以对学校教育产生强大而有建设性的影响。课程领导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拓宽其课程发展的愿景,以适应人本和民主的课程理想。课程领导需要转变课程意识,并不是控制课程,而是引导他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自我管理,实现课程领导从“自在”走向“自为”,在制度创新语境下追求课程领导的转型与超越,突破传统课程的视闽和藩篱。学校改进的核心技能是具有合作、转型、创新的课程领导,不仅要通过课程领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具有学校组织变革的能力。课程领导强调通过课程创新和教师专业化提高学生的成绩,它是变革时代提升学校能力的一种领导理论,要求课程领导者具有一种自由的教育理想,一种开放和民主的专业态度,一种善于合作、敢于转型、勇于创新的课程精神。
  • 摘要:很多校长在一起经常会讨论一些问题.讨论率最高的就是如何为学生创建管理高效、教学优质的学校环境,在其中校长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无一例外,大家普遍认同校长的"催化剂"作用.也就是说在一所学校走向成功或者失败的过程中,校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力,实际就是在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带领、引领、指导的能力,能够指引学校的发展方向,能够指导师生的成长发展、能够引导全校向着办学目标一起加油奋进。 校长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教育思想,确定学校办学方向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确立办学方向、营造学校文化、构建德育体系的领导力。这些举措都是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这些工作活动的启动,就是在校长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也是遵循这样的办学目标一路走下来的。由此可见,学校开展的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校长的头脑决定的,足以见校长核心的地位。2.凝聚教师团队,推动个人发展合作的领导力。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全面工作负责;对内是学校的最高领导,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肩负重任、任重道远。校长工作的关键是:用事业凝聚人心,用情感凝聚人心,用榜样凝聚人心,用待遇凝聚人心。校长在一个学校中具有主导作用和决策作用,但绝不是专横与专制。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3.资源整合的领导力。要协调上下级关系及执行任务的决策领导力;调动家长资源参与学校建设、班级建设的领导力。
  • 摘要: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质量研究的现状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专业发展太快、专业基础薄弱、课程设置等问题,导致就业质量不断下降.这期间国内许多学者对就业质量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根据不同学者构建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定量的构建了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就业率、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就业结构、发展空间、个人满意度六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判断矩阵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该体系能够比较真实反映非师范生就业质量的现实情况,能够为教育决策部门和相关群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已然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成果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要素,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又是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无疑,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计量模型,借鉴舒尔茨、丹尼森关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方法,结合教育综合指数法,对中国及各省市2001-2011年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测算,通过国际、国内的分析比较,明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水平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投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在诸多发展指标上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就国内而言,各省市高等教育也呈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据此,应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基础,以促进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第二,大力强化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和专业教育,增加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第三,逐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第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第五,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区域高等教育平衡发展。
  • 摘要:自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高校通过自主招生举措来改进"一考定终生"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高校招生录取应走向多元化.确立一个公正、有效的自主招生入学选拔标准是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本研究以教师为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落脚于以教育学类的本科生为例的选拔标准上。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入手,从与学生发展最密切的视角了解到入学选拔中学生应当具备和选拔应当重视的层面;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学类这一专业为例,探讨出适合本专业的入学选拔标准,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对教师眼中教育学类本科生入学选拔标准与国外大学的入学选拔标准比较来看,二者都注重对品质、实践能力、沟通、思维活跃等方面的要求;国外大学更加重视综合的能力或者是某一方面的天赋,特别是对创新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要求;本研究中教师更注重主动性、知识素养及踏实等要求,想比较之下,更关注学生除能力之外的态度的呈现。再从教师眼中教育学类本科生入学选拔标准与国内现有研究大学生应然素质的比较来看,二者有很高的适配度,即教师在选拔中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学生应有素质或能力的影响,在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个性、能力等方面,二者的结构是相互影响的。此外,由于本研究以教育学类本科生为例,在选拔标准中也体现了这一独特性,如热爱教育、爱心等标准的体现,也说明在大学的招生选拔中应该注重学生与专业的适切性,根据学校或专业的不同要求、不同性质挑选出最合适、最有潜力的学生。
  • 摘要:学校发展如同科学研究、社会发展一样,也是一个范式转换的过程."学校发展范式"是指学校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下所存在的一种具有范型意义的学校教育共同体,是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所有成员对学校教育活动所持有的共同的价值信念、共同的前提假设、共同的教育内容、交往方式和教育、管理方法.作为以育人为存在宗旨与核心使命的学校,因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人性回归的强烈诉求,在其上升的、进步的、愈益接近教育内核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进行着新的价值选择和范式转换.当前中国的学校踏入一个追求公平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面临着种种蕴含不同价值取向的发展范式,学校教育该作何选择?揭示学校发展的文化范式的必然性,厘清学校发展范式的价值取向并作出合理选择,有助于学校发展走向教育和人性的本源,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枪。 与人类的学校发展史相应,新中国成立至今也经历着政治范式-经济范式-文化范式的转换。无论是政治范式还是经济范式,中国的学校发展都没有走上符合教育本质的道路,都属于“教育的社会适应论”,学校不是为了人自身健康成长服务的,而是社会服务的工具,要么为政治服务要么为经济服务,唯独缺少了为人自身发展服务。 文化范式的发展框架对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有新的认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究竟什么样的均衡发展才是公平,需要在文化学的视域里解读和判量。如果把物质资源配置的均衡作为学校发展的低位均衡,那么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的质量均衡就是优质均衡,优质均衡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性、普遍性追求。在文化范式里,优质均衡就是学校质量的优质化和学校发展个性化的统一,积极健康且具有个性特色的差异性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学校质量的优质化和学校发展个性化统一起来,构成的就是优质的学校文化。
  • 摘要:通识教育是由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又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相对,"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自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首次使用"general education"以来,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各大高校的关注,各高校也都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找适合通识教育发展的路径.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注重将通识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生活的始终,而陕西师范大学是在学生的前两年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全面的接受通识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只在前两年学习通识课程,后两年就系统的学习专业课程,可能会由于通识教育的暂时搁置而影响其效果。 通识教育的组织化建设的启示如下: (一)要明确教育目标。组织目标在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目标管理理论中充分肯定了目标在激励组织成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的通识教育目标决定了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才,还是培养通才,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这个“关键能力”是指不直接与专业实际技能相关的知识、能力,他是人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做出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是应对各种不可预测、变化的能力。所以通识教育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全人”、“真人”“完整的人”,只有明确了这一教育目标,才能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般而言,通识教育应该由具有通识教育能力的教师来授课,然而由于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我国大学教师都由专业教育培养,使得教师缺乏通识教育的意识,实践经验和综合素养。因此要加强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看法,加强教师讲授通识课程的能力,并设置相应的课程,让教师真正融入到通识教育之中,体会到通识教育的益处。因此,我们应借鉴复旦大学的经验,选择有影响力的名师来担任通识教育的教学工作,提高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开发隐形课程,加强学生参与。通识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参与。然而,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生在大学学习都本着一种功利的态度,认为通识教育不如专业教育实用,因此很难将精力投入到通识教育中来。因此不仅要开设正式通识教育课程,还应开设非正式课程,如一些讲座,学术论坛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通识教育。复旦大学实行的书院制,要求学生大学四年都学习、生活在书院里,不仅学习正式的通识教育课程,而且还不断开展各种体现通识教育的活动,如读书研讨会、讲座等等,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受社会实用主义影响的情况下感受通识教育给其带来的益处,对通识教育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 摘要: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之中,创新是革新的基础,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环境之中,学者和从业者都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这也是人们在不同领域之中工作都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Shalley,Zhou,Oldham,2004).创造性的缺失对竞争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尤其对教育的反应和教育适切性来说更是如此Remarking Singapore Committee,2004).我国高层次人才相对偏少且年龄老化,世界级的大师更是匮乏. 本研究在建立个体创新能力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比较“单干科研模式”和“团队科研模式”下个体创新能力的科研轨迹,分析这两种科研模式对个体创新带来了怎样的不同影响。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团队科研模式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团队科研的产出远远高于单干科研量。第二,两种科研模式下个体的核心知识储备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呈现logisti。曲线增长,而在51岁之前团队科研模式下的个体核心知识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单干模式中个体核心知识的增长。第三,两种科研模式中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轨迹符合“钟型”曲线发展,而团队科研模式中个体的创新能力峰值来的更早,且创新能力黄金时间大于单干科研模式中的个体。第四,在老年时期,团队科研模式中的个体创新能力依然大于单干科研模式中的个体。虽然在49岁之后,单干式科研人员的成果有起伏,表面看创新能力高于团队科研模式中的个体,但是团队科研模式中的个体创新能力依然不减,更多是受到取得成功之前所维持的高效率函数影响。在人才机构之中,创新型人才位于塔尖,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 团队科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团队科研模式下的个体创新能力增长曲线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如下几点启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团队,加强对博士生的培养。重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思维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引领科研团队取得更大的突破。学科带头人是凝聚学术的“基核”。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带头人的召唤下组成科研团队,经过严密的组织、协调,从而产生强大的科学创造力。建立有效的表彰激励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促使优秀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实现“双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应当积极地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
  • 摘要:近些年,学校改进实践已经经演变成世界性的学校改革运动.丰富的学校改进实践促进了有关学校改进理论的形成,反过来,学校改进的理论又会指导和完善学校改进的实践,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就我国来说,学术界虽然对学校改进理论的探讨比较多,但很明显,学校改进的多样化实践走在了学校改进理论的前面.为了总结我国学校改进实践的典型经验,也为了引导我国以后的学校改进实践,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有关学校改进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从“改什么”(学校改进的基本内容)、“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学校改进的空间次序)、“如何改”(学校改进的群体策略)这些视角出发,构建学校改进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以期能总结历史经验并引导未来实践。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将治理活动主要理解为如何处理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及其他学校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活动)改进三者共同构成了学校改进的基本内容。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要求迫使管理活动的改进,管理活动的改进动力推动治理力量的多元化改进和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改进。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实质上就意味着学校改进的自然进程,然而,学校改进作为一种主动的干预过程,它的改进进程是怎样的呢?这就涉及到学校改进的空间次序问题了。“先治理群体、再管理群体、后教育教学群体”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次序,而是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换句话说,在学校改进中,治理群体要起到学校改进的引领作用,管理群体要起到学校改进的示范作用。学校改进的群体策略是指在学校改进的过程中通过改变个体或少数人进而改变整个群体的措施。学校改进不仅要宏观上考虑先改进治理群体,再改进管理群体,后改进教育教学群体的空间次序问题,而且要微观上思考如何改进每一种类型群体的问题。
  • 摘要:在美国,翻转课堂模式受到了许多学校与教育机构的欢迎,在中小学的理科课程教学上应用较多。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报道不断见诸报刊网络。“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方式被颠倒过来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翻转课堂中,角色定位、资源利用和时间掌控,这三个要素有了新的诠释,教学活动也由此发生了变革,表现在: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时间掌控自主灵活、资源开发丰富多维。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教师课前设计、学生课前自学、师生课堂研讨和师生课后反思。现以《学校管理学》为例,谈谈翻转课堂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教师课前设计: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时间很少。然而,“少讲”比“多讲”要求更高。教师要想少讲,又能够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口),就必须做好课前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良好的学习指引。这些资料和指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资源。二是拓展资源。 (二)学生课前自学:学生在自己“独有时间”里,根据老师的指引,自由地掌控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在观看视频时,学生可快可慢,可反复观看,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线与他人交流,可以为了解决某一个疑点停下来搜索资料,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师生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的“共有时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沟通分享、交流探讨问题的绝佳时机,不宜一个人“唱独角戏”。在这样的时段里,教师要扮演好服务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要善于利用多种形式这种交流和分享.
  •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条件,更是一所学校和谐发展的基础,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摇篮,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其生态状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状况,结合教育生态学研究学校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运用生态学原理建设学校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生态学理论,还可以优化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全新的学校文化生态环境,提升学校教育效能和文化职责.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学校历史的长期积累。“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热爱,让每一个校园人感受文化的洗礼和沁润。热爱这片土,才能奉献于这片土,文化的优势就是让校园人不自觉的融入校园,感受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文化,是社会的文化。学校文化作为文化的精髓部分,学校文化建设可以融合教育生态学原理,重视自然规律,勿骄勿燥,长远规划。要观念引领,持续更新学校文化理念;优化环境,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氛围;自主调节,合理完善制度文化;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创造;对内开放,主动创造共生资源。 学校是文化的载体和发源地,它承担着传承、发展、创新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应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学校,立足实际、依靠创新、丰富内涵、突出特色,注重和谐与共生的观念,构建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和时代需要的学校文化,形成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从而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的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科学管理.由此可以知道,在学校硬件达标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学校内部文化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队伍管理,从而加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建设.于是,面向全体领导干部做了如下调研:你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棘手和最大困惑是什么?为什么?举例说明:你认为现在采取怎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广泛的调查和认真的梳理,认识到管理者深入管理对象不够(学校管理者深入教师不够,教师深入学生不够),从而造成彼此的沟通不够顺畅,信息不够准确,情感交流产生障碍,不能深入、不够真挚。因此保持管理者的亲和力,提高管理的执行力,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于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引入了走动式管理方式。 走动式管理的核心不是呆在办公室里处理各种工作事务,而应该进入一线现场,融入师生员工之中,直接地面对面地同他们交流。通过倾听,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从教师、家长和学生那里得到第一手准确信息。能随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利于营造平安校园。这一管理模式,还有利干打破学校管理者的“官僚作风”,避免管理者高高在上,面对问题不能根据本质原因采取对策,导致错误判断,盲目决策。 通过走动式管理学校形成了下列四种优势:明确情况。不下一线亲自走走,有时就像雾里观花,心中没底。再就是许多下级有时喜欢报喜不报忧,有时出现问题想自行解决,没及时上报,可能会给学校整体工作造成被动。加强沟通。走动中和各级的交流就是沟通。直接的沟通,可以掌握及时、可靠、全面的情况,为今后的准确、果断、及时的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交流情感。经常下基层,可以和一线教师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意见,拉近了上、下级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一些由于隔阂而产生的误会和误解,产生相互间的信任与更好的配合,决策考虑的面更广、更全面了。锻炼队伍。经过走动式管理,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总之,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心理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躁动敏感的青春期,生理和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心理方面的异常,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的限制,使他们自身很难自我调节心理的异常,长此以往,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学. 比乐中学作为上海市卢湾区唯一一所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完中,学段跨度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任务更重,挑战更大。通过对比乐中学老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比乐中学的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学习态度消极;二,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是低年级显现同伴交往困惑,高年级显现异性交往困惑;三,青春期心理问题,表现为叛逆,早恋,性心理问题。从尽管学校领导和教师己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去矫治,但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问题仍比较突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支持体系的不完善,存在漏洞,而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本文提出要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完善比乐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前文的探讨,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支持体系涵盖班主任、心理老师、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在比乐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己经是主力军,因而需要探讨的是如何让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量。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关键策略入手。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打造以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为主体组建心理咨询团队。
  • 摘要:教育经济与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通过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三门学科的融合,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总结教育管理中的规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针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该学科课程中,是否能够真正把握学科特点,还有待我们的思考.在针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该学科课程中,是否能够真正把握学科特点,还有待思考。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原则应遵循三点:1.课程设置应首先考虑硕士生应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立足于新世纪对于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同时注重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继可以拉开档次,又能相互衔接;2.课程设置要对该学科的相关领域有基本的覆盖,同时注重本学科的交叉学科的融入;3.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优秀的师资力量发挥综合优势和学术团体的作用。高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课程改革建议如下:完善课程编制,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课自由;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定详细的补修课程计划,帮助跨专业研究生快速进入角色。
  • 摘要:校长是学校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任.校长的角色定位无疑会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配置、校舍设备使用、校园安全建设等诸项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教育管理学者布迪森(Paul V.Bredeson)指出,校长是以生存隐喻还是以维持隐喻抑或是以愿景隐喻来定位个人的角色担当,直接关乎着校长的领导行为和工作成效.在布迪森看来,"校长个人除了要适应管理角色的要求外,还必须重新认识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性质以及所要履行的责任. 如果说问题解决者的校长角色定位适用于薄弱学校的改进的话,那么欣赏型领导者的校长角色定位就更适合于优质学校的培植与开发。而优质学校“就是能够不断获得和合理运用自身能力,改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师能量,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学校。”欣赏型领导者的校长角色定位,有助于在转变传统的学校组织观念的同时确立起一种更具生成性的学校变革理念,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卓越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营造一个更有活力的内部管理系统和一个更具支持性的学校外部发展环境。 校长要走出问题解决者的单一角色定势,在理性认识和超越问题解决者的过程中努力转型成为一名欣赏型领导者,从能力建设的角度看,这将意味着,首先,校长要重视增强发现、挖掘师生员工和学校组织优势的能力,坚持用正面的观点看待身边的“人、财、物、事、气”等各种管理要素。其次,校长要不断提高与人共事的合作能力。最后,校长要努力培育与人积极交流沟通的能力。
  • 摘要:校长领导力要素的基本内容校长领导力指的是校长在领导学校过程中具有的影响力,校长领导力的要素主要探讨这种影响力有哪些要素构成.通过研究发现,校长领导力由基础要素、条件要素和场域要素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基础要素是校长领导力形成的基础性的要素,由校长的心理要素和动作要素组成,心理要素包括校长的心理过程方面的要素,即校长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方面的要素. 这一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一研究在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方法论上提供的重要启示是,研究校长领导力,一般要从研究校长领导力的场域要素着手,要从校长领导过程、领导内容和个人活动的场域要素中去认识和理清校长领导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如此,还要深入分析这些领导力背后的基础要素即心理要素、动作要素,以及条件要素即职位要素和非职位要素。这样,这一研究就不仅可以理清校长各类领导力之间的关系,构成校长领导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揭示校长领导力与构成校长领导力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大地增强了校长领导力理论的说服力,建构出了一个有内在逻辑说服力的、比较完整系统的校长领导力的结构体系,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校长领导力的理论。
  • 摘要: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一套行为准则和伦理标准.它把社会及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伦理要求、道德约束等具体化为每一位教师所必须遵守的、可操作的一系列行为准则.通过这些准则能使教师的言行有所依据,以便更好地履行其义务与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教师声誉.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制定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都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但两者在制定、具体内容与实施方面却大不相同. 我国师德规范的实施一般通过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或者教师伦理学课程,通过讲授与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实现。教育的方法一般为课堂讲授,方法较为单一,结果往往也不太理想。美国则不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也不进行简单的灌输,更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其融入到学校及社会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之中,注重师德的内化与养成,注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美国师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一是注重正面引导;二是注意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三是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四是注重心理教育。美国这种注重多元强调人性化强化实践的教育方式收到了相对良好的教育效果。对我国的启示:提高教师群体在规范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坚持底线伦理要求与最高伦理准则的统一;强调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专业伦理精神;细化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要求的层次性;注重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渗透性。
  • 摘要:在学校系统中实施信息主管(CIO)制度对学校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但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学校信息主管体制一直难以有效践行,有学校在舆论宣传上称其引进了CIO体制,但在制度安排上却远不到位;更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对实施信息主管体制没有动力.学校信息主管体制在实践中的困境,主要原因是理论共识欠缺,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制度供给不足.所谓教育信息化管理,就是对教育信息化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教育信息化过程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应用、教育系统内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以及信息文明的提升三个阶段;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教育信息化整个过程。而ECIO就是在学校里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最高行政主管,教育信息化管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就是ECIO主管的内容。一般地,对企业CIO的素养要求主要是三个方面,即信息技术素养、管理素养和具体行业的业务素养。首先,对ECIO的权责安排不到位。其次,ECIO素养存在差距。 摆脱以上ECIO现实困境,需要在理论认识上进行厘清,进而取得共识,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作有效的制度安排。首先,由于理论共识欠缺,对学校自身来说,推行ECIO体制的动力不足。所以要走出现实存在的ECIO困境,普及对ECIO的合理认识是第一步;其次,在对ECIO取得合理的理论共识的基础之上,相关制度供给对克服ECIO现实困境至关重要。在制度安排上,合理地赋予ECIO应有的权、责、利是关键。在一般情况下,学校要赋予ECIO如此大的权、责、利,很难做得到。但是因为ECIO与学校发展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紧密相关,根据以上对ECIO的理论认识,这样的制度安排又是合理和必须的。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对ECIO的如上理论认识,学校赋予ECIO合理的权、责、利存在可能。当然,期间我国权力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应发挥作用,即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来主推ECIO体制,并且明确规定ECIO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权力位阶与责任体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其与普及教育实践领域对ECIO的合理认识相结合,将会起到更好的变革效果。最后,还需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方式来对ECIO进行培训,而培训的具体内容应根据ECIO三维素养框架来设计。当然,通过市场来开展ECIO培训也是一种可能提高ECIO素养和普及ECIO理论认识的途径,但是,由于共识欠缺导致的ECIO需求的虚无化,使市场介入ECIO培训会有基于利益考量上的犹豫,所以,我国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这里应发挥功用,凸显其在调动资源上的高效。
  • 摘要:教育质量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的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战略中就特别强调:"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作为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学校无疑是教育质量的直接载体.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在本质上就是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简称学校质量).学校质量与学校文化息息相关.学校文化引领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其中也包括学校质量管理.引领学校质量管理的文化,也就构成了学校质量文化.要了解学校质量文化,首先需要了解学校质量.
  • 摘要:学业报告是学业信息交流的手段,为家长了解学生学业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教与学提供了依据.根据200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国上海、福建、山东等地也相继对以往的学生学业报告进行了改革,推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学生成长记录册》等手册,主要由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阶段性学业成绩报告构成.和传统的成绩单相比,这些评价手册主要是为了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成绩单唯分数论的弊端,力图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性、评价方式客观和全面性等方面有了改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诸如评价指标随意、信息模糊、评价形式大于意义等新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美国学业报告卡实行较早、也较为完善的伊利诺伊州为例,通过对该州学业报告卡意义阐释、内容逻辑和质量保障三方面的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学业评价手册改革,学生评价效果有所裨益。 我国作为一个考试文化色彩浓重的社会,为了减轻课业压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近年来不准考试排名,必须以等第取代真实的考试成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纷纷出台。美国具有教育自由的传统,注重学生创造力、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却如此精细化。这一看似矛盾的吊诡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用人制度和人才观,根源于文凭在东西方社会象征意义的差异。在西方国家,教育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教育的价值在于教育本身,因此学业报告卡中分数的作用在于挖掘教育中活生生的“个体”,凸显学生真实的能力信息,促进学生个体的因材施教和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而在中国,更加看重的是教育的外部效益,因此学业报告卡中分数的作用在于其筛选、分层的功能,而忽视了教育中的人,教育的本义,因此成绩单有了很多难以承受之重,这也阻碍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
  • 摘要:国内关于校长培训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梳理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大致可概括出校长培训研究的两条路径:一是围绕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平的方向进行的研究,如校长专业化的策略与途径等;二是围绕校长培训问题的探讨,如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培训模式、培训评估等. 根据以上分析,将校长培训学定义为以成人学习理论和校长成长规律为基础,以校长培训活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索校长培训规律的学科。这个定义明确了校长培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核心问题: 对象体系、方法体系、知识体系、理论基础。 校长培训学的建设路线如下:校长培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且是一门应然学科。因此,其建设过程需要走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两条路线。 (一)自下而上的路线:这是一个归纳式的路线,主要从我国多年来校长培训的实践经验和校长培训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归纳,以探索校长培训的基本规律。按照这个建设路线,曾将己有的校长培训研究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校长培训规律的研究阶段;二是校长培训专业化的研究;三是校长培训学的建立与研究。在这个路线上,应该主要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培训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二是培训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三是相近学科研究发展的经验借鉴。总之,在这个路线上,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理性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科理论体系。因此,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起步于实践问题,指向于理论建设,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二)自上而下的路线:这是进行学科建设的演绎式路线,可以从概念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建构,走向对培训实践的指导。这样的建设路线可以使得学科建设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基本规范,并能在一定的逻辑中发展。这个路线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系建构。二是模型建构。即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建立众多指向实践的理论模型,如课程建设模型。
  • 摘要:2013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2013]3号)(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发的第一个校长专业标准,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基础性、规范性文件.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我国校长队伍建设和管理进入了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不仅明确和规范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专业素质要求,而且指明了校长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不仅是校长任职资格条件和考核评价指标,引领校长专业化发展、衡量评价校长专业性程度的依据和标尺,而且是校长开展学校管理、自我主动专业发展、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 摘要:个性化学习、专业化教学、网状组织及协作、智慧型绩效责任是"系统领导"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系统高效和谐运转的四大驱动力,是学校走向卓越的推进器.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界定:指在以"集体"为组织形式的学习中,尊重学习者独特的要求与风格等.根据不同人的学习方式调整教学,意味着小心翼翼滋养着每一位学生独一无二的天资.智慧型绩效责任要求,该框架要确保学校工作卓有成效地朝向既要使学生达到一般的优秀,又要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它运用一套丰富的数据,充分表现出学校在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实现中的力量和薄弱处,它将学校外部监控水平与内部运作过程结合起来,以适应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发展状态。 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杰出学校,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远大抱负和美好愿景。为了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学校,需要具备几个卓越的信念:个性化、专业自觉、网状工作模式、智慧型绩效责任、个别与系统兼顾的领导方式,这些观点若能被那些贴近实践的人所掌握、运用,就能激活、发掘出系统改革的潜力。这一点的关键,是要认清系统领导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方法,也是创造他们自己学校未来的方法。 政策制定者、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社区、家长可以建立教育共同体,通过培育系统内部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实现富有生机的系统发展,壮大并形成规模,分析系统的丰富性以及在不可避免的学校差异的现实上探索的方法,工作中心落实到推动系统从执行国家指令的系统转移到由专业提供动力维系其稳定发展的系统的领导需要上,把“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杰出学校”从理想变为现实。
  • 摘要:美国教育行政的主要特征:在机构设置方面,设立三级教育行政单位美国的教育行政单位总共分为联邦、州、学区三级。联邦一级:设置联邦教育部.美国中央教育行政从总的方面来说,由国会、最高法院、由总统领导的内阁、总统、内阁成员之一的联邦教育部部长及其主管的联邦教育部负责,其中,联邦教育部是中央教育行政的具体执行机构,具体掌管与处理联邦教育行政事务.州一级:设里州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厅。由于美国是地方分权型国家,因此50个州各有其宪法以及教育法案,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可以各行其是。但是,美国各州的教育行政机构有很多相同之处,机构设置的基本模式就是,分别设立州教育委员会(State Board of Education)和州教育厅(State Departmentof Education)。学区一级:设里学区教育委员会和学区教育局。 针对美国教育行政的主要特征,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对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启示有: 1.教育行政单位的数量要尽可能少,有助于提商教育行政效能。美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但教育行政单位的设置只有联邦、州和学区三级。教育行政单位的数量少,就意味着教育行政的管理层级少。根据行政管理理论,如果管理层级增加,其沟通的难度和复杂性必将加大,就意味着教育行政信息在自上而下传达时不可避免地更容易产生曲解、遗漏和失真,由下往上的教育信息流动同样也更为困难,也存在扭曲和速度慢等问题。因此美国教育行政单位设置的数量少,不仅能提高教育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产生更好的教育行政效果。 2.教育权限重在基层、重在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位值得借鉴。根据宪法,美国的教育行政权属于各州,州对教育负有最终责任,但州又将大部分实际管理教育的权力委托给各地方。美国的教育地方分权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强化地方学区的基础地位、州担负最终责任。我国是中央集权型国家,教育行政权力一直以来比较集中,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我国在改革过程中也一直重视教育行政权力的不断下放。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也不能完全照搬,因为我国国情毕竟和美国有很大差异,象美国那样实行教育行政的“全通式分权”做法就需要斟酌,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将权力下放到乡镇一级,但由于我国乡镇一级政权的特殊性,实行教育行政的“半截式分权”,教育权力下放到县一级比较合理。 3.提高教育官员专业化水平是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当务之急。虽然我国教育官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总体来看还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对教育政策的把握水平等方面有待提高。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教育官员专业化水平成为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当务之急,因为只有在高素质教育官员队伍的科学领导之下,我国在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校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教育改革才能取得伟大成就,进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 摘要:毛里求斯是印度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是非洲较为发达的国家,早在1944年,这个较为发达的非洲国家就已经颁布《小学教育免费法案》.过去,毛里求斯进行了多次尝试去改革基础教育。教育改革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的,即社会环境为教育改革活动提供全部的背景。教育的环境因素包括了难以胜数的因素,仅就其主要成分而言,教育环境包括经济财富状况、社会价值系统等。新世纪,毛里求斯的教育改革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毛里求斯基础教育基本普及、面临着均衡发展的问题;种族矛盾的激化迫使毛里求斯政府进一步重视教育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同时,社会对多样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促进着基础教育的改革。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毛里求斯政府在新世纪针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改革考试制度,放弃考试排名制,打破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格局;同时将学生从单一的课程中解救出来,使课程内容多样化,引领学生在课程中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技能;注重教育的均衡发展、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学生分流方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毛里求斯作为非洲的一个岛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综合毛里求斯及非洲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教育是培养适用性技能、获得有偿工作的先决条件,毛里求斯政府应当进一步重视毛里求斯青年一代的发展,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不断提高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
  • 摘要:学校发展到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与提升?这可谓是学校发展的两个实质性的命题.发展什么实际上是指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与发展内容问题,而怎么发展则是指发展策略和发展措施问题.相比较而言,本人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学校发展策略的形成,学校发展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实施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谋求发展方案以及策略方案的选择过程.基于上述对政策、理论、实践的考察之后,不难发现,现代学校的发展决策方案的选择是三股力量的博弈过程:一是来自于政府的政策力量,一是来自于学者的理性力量,三是来自于办学者的实践力量。而且这三股力量将永恒地存在并相互排斥,在博弈中谁胜谁负则取决于学校发展的决策者。因此,如何消解政策、理论、实践存在的鸿沟和裂痕,如何选择科学、合理而有效的学校发展决策模式?这将是学校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总之,学校发展决策方案的制定,是一项集科学性、技术性、规范性于一体的工作,它需要整合上述三种力量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其合理、合法又合情。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之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二个部分。实践体系又分为校内实践平台体系和校内外实践项目体系。课程体系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校内实践平台体系的目标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在实践平台上以模拟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创业意识。校内外实践项目体系的目标是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把学生在学阶段的创业意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的突破。 其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构和教育规范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创业教育活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和科掌化。 再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体系应该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校外协助组织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意识,通过建立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形成了校内、校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己被世界诸多国家所青睐。我国起步较晚,虽已有很大成就,但还需要各方面继续努力。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载体,必须从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出发,正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体系入手,注重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结合。从实践体系出发,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操作技巧,积累创业实践经验,磨练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以及未来事业的开拓者和经营者。
  • 摘要:教学工作是高校的经常性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强化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教师教学的管理制度也已经成为支配和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软件",离开了教学管理制度,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为了全面的认识教学活动的制约因素,"跳出教育看教育",采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看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那么,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该如何界定?这一制度体系是如何构成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认知性制度。斯科特和戴维斯(Gerald F.Davis)认为在任何发育完全的制度系统里,都存在三方面的力量或要素,他们互相作用促进有序的行为。高校教师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内部各构成部分的关系也是既有矛盾,又相互依赖,相互强化。 总之,教学管理制度的三要素之间如果能够产生协同效应,那么这样的教学管理制度就会持久的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三者之间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出现错误的结合,就会引发和支持不同的选择和行为,就会出现混乱和冲突,甚至导致制度的变迁。
  • 摘要: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更是高校工作中的核心所在.对学生在问卷和访谈中反映较多的教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及学生评估等方面分析发现有些问题的产生是因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有些问题是因学校没有相关的具体性的文本性制度规定。周雪光学者认为“组织内新的规章制度的产生是为了应对组织中超出常规的问题,解决组织内部冲突。”因此,学校要解决教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地完善制度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很关键,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引进新的内容和方法时也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有些教师很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最新科研成果,但他们只是行为上了有了这种举措,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上仍然受到长期积习的传统认知的影响,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地认同和理解这些方法和科研内容。例如,教师在选择“合作性学习法”“以学生授课为主体”这些极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时,只是考虑了“引进”,却忽略了实效性。认为只要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方法上的改革,就是引用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却没有考虑到其对于教学质量提高有没有实际效果,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本土性。 因此,为了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制度中要求教师应积极地引进、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或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具体地规定教师应认真地思考这些引进的方法在本学科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并要求教师加强过程监督。只有具有相应的制度要求,才能逐步地约束教师从认知层面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