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探析
【6h】

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外研究概况

1.3.1 产业结构理论

1.3.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3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

2.1 发展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

2.1.1 农业经济

2.1.2 发展经济学

2.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概念和论述

3 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的现况

3.1 湖北省农业概况

3.1.1 湖北省概况

3.1.2 湖北省种植结构

3.1.3 湖北省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3.2 湖北省农业产业历史发展状况

3.3 湖北省农业子部类发展情况

3.3.1 种植业

3.3.2 畜牧业

3.3.3 渔业(水产业)

3.4 湖北省农业产业战略解析

3.4.1 竞争优势

3.4.2 竞争劣势

3.4.3 机会

3.4.4 挑战

4 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4.1 区位商指数分析

4.2 湖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4.2.2 全省农业的产值与内部产业关联呈现灰色关联分析

4.2.3 湖北省种植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4.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分析

4.4 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湖北省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肯定了过去几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的成绩,也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整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等,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实现同步发展。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渐加大的背景下,湖北省的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面貌日趋清晰,农业生产日趋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向国际化。然而,埋藏在这一喜人的成果背后的,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发展模式粗放、发展形势单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赶不上数量的增加、后期的加工不如前期的生产受重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述问题无疑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方向进行调整形成制肘。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仅关系到湖北省能否实现中部崛起,更关系到我国的农业发展能否更上一个台阶。
  为此,本文是以湖北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成功经验,在以往学者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借用“SWOT”战略分析法,具体分析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和竞争力情况,其结构发展现状可以采取区域商指数和灰色分析模型进行分析,探讨湖北农业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追溯问题的来源,以试探析湖北省农业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路径,导出推动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产业结构在国内外研究的理论成果,最后推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农业经济理论概念。前者包括农业经济的概念和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后者涵盖产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第三部分: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的现况。一方面通过对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数据和农业相关政策的分析来纵向剖析湖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个小部类的发展情况来横向检视湖北农业产业的发展。最后通过借用“SWOT”战略分析法,具体分析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和竞争力情况。
  第四部分: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分析。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灰色分析模型对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五部分:探讨湖北农业经济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追溯问题的来源和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针对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出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