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
【6h】

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言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目的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香港新高中学制」

(二)「通识教育科」

四、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 香港新高中实施通识教育的背景

一、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二、香港教育改革的嬗变

三、新高中学制改革之推行

第三章 「通识教育科」之理论基础

一、「通识教育」之源流与发展

(一)滥觞「自由教育」

(二)文艺复兴后自由教育的重提

(三)通识教育的倡导与实践

二、「通识教育」的教育哲学基础

(一)「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阐释

(二)「通识教育」的哲学理念与特质

(三)「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科」之关系

第四章 香港新高中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学历经驗之教师

(二)教学质素评估的困难

(三)专业进修带来的行政困难

(四)考试与学科目标的冲突

(五)随启蒙而來的挑戰

(六)教学语言取舍之兩難

(七)欠缺合适的教材

二、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二)教师质素未能达标

(三)学养不足与信心不足

(四)对中立位置感困惑

(五)评估考核带来巨大压力

三、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受困于传统学习樊篱

(二)自少缺乏思考方法的训练

(三)求知识学问与考试主导的两难

(四)知识割裂的学科鸿沟阻碍学习

第五章 香港新高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 对学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互助的科组团队

(二)采用多元的质素评估策略

(三)确立恒常的行政机制

(四)探并行不悖教育方针

(五)理性学习文化的奠定

(六)按学与教需要取舍教学语言

(七)校本与教科书的融合

二、对教师素质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采取多元的教学观与教学法

(二)专业培训与个人进修双管齐下

(三)掌握有关知识的学问

(四)尊重多元化的教学立场

(五)团队协作纾缓考评压力

三、对学生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学习主体的自觉

(二)加强思考方法的训练

(三)融通不同学习目的

(四)掌握不同的方法论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一、本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4年,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4年施政报告》宣布,决定采用新学制(下称「334」学制),以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学替代沿用以久的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与三年大学学制。
   教育统筹局遂于2005年发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书(下称「334报告书」),向公众宣布香港新高中学制将于2009年9月在正式推行,「通识教育科」将成为新高中课程的核心科目,与中英数并列作为高中课程的必修课目,视之为考取大学入学资格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是香港教育制度所独有。
   通识教育科被视为新高中课程改革中一举足轻重的科目,整个学科之设立,都为了配合香港新世纪的教育目标。此学科设立之始,旋即惹来教育界、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新课程的出台,对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师的质素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极需要通过研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消弭上述持分者的困惑与压力,让课程之实施得以顺利进行。
   本论文题为「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旨在全面研究香港新高中课程之中的必修科目「通识教育科」的课程规划、评估考核以至课程发展等基本理论与操作问题。从分析「香港新高中课程通识教育科」之政策背景、设计原委,继而研究通识教育理论,包括理论源流以及学与教、评估与公开试等研究。更重要的是,对此作一前瞻性的分析,探讨学校、教师与学生此三类持分者于准备及施行期间将面对的困难,从而通过研究提供解决方法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