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斯·艾森克心理学理论研究
【6h】

汉斯·艾森克心理学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艾森克生平及主要著作

2艾森克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2.1哲学背景

2.2科学背景

2.3心理学背景

3艾森克心理学理论体系

3.1关于心理学的几点基本主张

3.2人格理论

3.3智力理论

3.4治疗理论

3.5在超心理学、占星术等方面的研究

4讨论

4.1贡献

4.2局限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研究试图把握艾森克的思想脉络,对他的理论作一个比较全面地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他的理论观点进行探讨和评价.艾森克在方法论上,坚持科学主义取向,注重心理测量的方法,对人格、智力等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究其思想渊源,艾森克主要受经验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达尔文和高尔顿的进化论思想、以及巴甫洛夫的神经系统兴奋一抑制观点、斯皮尔曼等的心理测量观等学术传统的影响.艾森克认为遗传和生物学因素在人格、智力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格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即内倾一外倾、神经质、精神质,并从生理基础和生物进化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人格结构具有层次性,并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来测量个体的人格特点.在智力研究方面,他主张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来确定个体的智商.艾森克认为一般有三种意义上的智力,即生物学智力、心理测量智力和i社会智力.他认为成年人的智商8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只有20%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个体之间共享的环境对个体之间差异的影响不是很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非共享的环境.艾森克对个体的创造性也进行了探讨.他主要是从病态人格的角度,来考察个体的创造性.艾森克认为创造力与精神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个体在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越高,他的创造性也越大.在心理治疗方面,艾森克主张行为治疗,反对精神分析.在艾森克的晚期,他对超心理学和占星术也有所研究.艾森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先,他强调生理基础和生物因素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第二,丰富了人格理论,其提出的人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