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负荷历时曲线法在通顺河武汉段流域TMDL计划中的应用
【6h】

负荷历时曲线法在通顺河武汉段流域TMDL计划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对象概况及研究方法

2.1流域概况

2.2研究方法

第3章 流域水环境调查

3.1水文与水资源现状调查

3.2水质历史变化情况

3.3通顺河武汉段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

第4章 流域污染源核算

4.1GIS环境下基于DEM流域信息的提取

4.2流域污染源解析

4.3流域污染源排放负荷分析

第5章 流域污染负荷分配

5.1通顺河武汉段TMDL核算

5.2通顺河武汉段流域污染负荷分配

第6章 通顺河武汉段TMDL控制措施

6.1经济手段

6.2技术手段

6.3管理手段

第7章 结论

7.1主要结论

7.2创新点

7.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扭转通顺河武汉段水环境质量长期不达标的局面,克服现行总量控制制度在核算和分配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本文对通顺河武汉段流域建立TMDL计划,进行切合流域实际情况的总量控制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流域水污染管理办法。 在分析评价通顺河武汉段历年水质数据的基础上,对通顺河武汉段开展水质现状调查,运用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对通顺河武汉段水质时空变异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排污系数法进行流域污染源解析工作。在此前提下,参考最大日负荷总量控制计划(Total Maximum Daily Load,简称TMDL)的一般思路,采用负荷历时曲线(Load duration curve,简称LDC),探索水体的污染物消纳能力,用等比例法将污染物的容许负荷分配到各污染源,并提出流域污染控制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水质方面看,通顺河武汉段不同水期COD、氨氮和总磷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特征,丰水期水质最佳,但监测数据沿程波动大,离散程度高,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水质不佳,但各水期水质都出现超标现象。②从污染物入河量方面看,通顺河武汉段流域COD、氨氮和总磷的汇入量分别为:2535.89t/a、247.46t/a和163.33t/a,其中面源是通顺河武汉段流域的首要污染源,在空间上COD、氨氮和总磷的入河量均表现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略高于蔡甸区。③通过不同流量历时区域(FDI)内COD、氨氮和总磷的TMDL对比发现,通顺河武汉段流域营养元素(氨氮、总磷)污染情况比有机物(COD)严重,营养元素污染中以总磷最为突出。④另外,通顺河武汉段流域的最大日负荷四季变化大,各季日均流量均呈负偏态分布。其中夏季纳污能力最大,日均流量波动范围广,变化大,秋季和春季相当,冬季最差,因此提出针对不同季节的总量控制目标具有实际意义。⑤最后,结合通顺河武汉段流域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治理理念,最大日负荷总量控制应从采用环保税,并辅以补贴的经济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点源、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和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管理手段等3个方面着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