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芬工业设计教育中课程设置比较及适应性教学方式研究
【6h】

中芬工业设计教育中课程设置比较及适应性教学方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选题背景

1.1.1国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1.1.2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概述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方法

1.4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2章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研究

2.1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发展简史

2.2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

2.2.1工业设计课程设置分析

2.2.2工业设计中家具设计课程设置分析

2.2.3典型课程教学分析

2.3课程设置特点总结

2.3.1重视商业知识、人文知识和设计技能的结合

2.3.2设计实践与理论课程交叉进行

2.3.3设计必须建立在艺术的平台上

第3章 中国典型院校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研究

3.1中国工业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分层

3.1.1工业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分析

3.1.2工业设计知识结构分层

3.2湖南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

3.2.1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发展简史

3.2.2湖南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

3.2.3典型课程教学分析

3.2.4.课程设置的特点总结

3.3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

3.3.1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发展简史

3.3.2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

3.3.3典型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

3.3.4课程设置特点总结

第4章 中芬工业设计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比较

4.1课程设置比较

4.1.1课程知识结构层差异

4.1.2专题研究类课程设置差异

4.1.3设计领导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差异

4.2课程教学方式比较

4.2.1行为引导教学法

4.2.2理论素养与实践创作交叉进行

4.2.3生态设计和以人为本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

4.3对中国工业设计课程教学的启示

第5章工业设计课程教学适应性方法分析

5.1适应性教学的相关理论分析

5.1.1适应性法则的内涵

5.1.2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的元素

5.2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适应性要求

5.2.1适应学生的个别特点和发展需求

5.2.2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5.3典型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分析

5.3.1中国传统器具设计史教学构想

5.3.2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的主题分类

5.3.3主题选择——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关于模块组合家具设计智慧的研究

5.3.4课程教学总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都不是有秩序的、平稳的、守衡的,而是充满着变化、无序和沸腾着的,是一个开放系统。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开放的形成过程,它一直处于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在经过了过去二十多年的探寻之后,虽然我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开始逐渐走上正轨,但是工业设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讨论了现今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中适应性教学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对策,试图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法。 首先,本文对中国工业设计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各门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了设计历史层、设计原理层、设计表达层和设计实践层,阐述了各个知识结构层的课程所起的不同作用。 之后,分别研究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课程设置,以及在课程设置中各个知识结构层所占的比例,并且从课程内容、课程创新之处对典型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分析,进而总结三校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再对中芬两国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进行比较分析。 由此引出对中国工业设计课程教学的适应性方法,适应性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变化地组织适合各个学生学习水平的相关内容,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等等。再以教学实例的分析进行剖析,即中国设计史中的中国传统器具设计在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中的过程分析,来阐述适应教学法则的应用。 最后,通过对整篇文章的分析和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剖析,引出对中国工业设计课程教学的启示。 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进行了相关文献的综合、大量资料的整合以及对相关院校的调查,并且还对中西方工业设计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体系做了一定的分析。与此同时,一直在思考,北欧现代设计的节约理念和模式应该更适合中国现代设计的未来。中国的工业设计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方式应该需要一个贴近中国实际的定位,并建立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自己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且要加强对于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投入以及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出现属于中国的优良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