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曹操和他的军旅诗歌
【6h】

曹操和他的军旅诗歌

代理获取

摘要

自先秦以来直至曹操的诗歌作品,其中有大量描写战争的诗歌,有征伐诗、保卫诗、还有戍边诗。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前人对军旅诗歌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那么什么是军旅诗呢?曹操的军旅诗又有哪些特点呢? 本篇是基于曹操军旅诗歌的研究,研究的时间范围和主题都是围绕曹操行军打仗,征服叛逆,完成个人统一天下的宏伟志向的行动中所创作的所有涉及军旅生活的诗歌。笔者查阅了大量研究曹操及其诗歌的资料,发现了这么几个问题:历来的文学评论家都给予了曹操军旅诗歌很高的评价,这都有哪些原因?曹操的军旅诗歌区别于他其它诗歌作品的特点有哪些?曹操独特的性格对他的军旅诗歌创作有哪些影响?如果说曹操的军旅诗歌带有“悲壮沉雄”的特色,更具有一代政治家的风范的话,那么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又是什么?跟他独特的性格有没有联系?为什么他能够创作出被后人称为“诗史”的军旅诗?这些军旅诗歌有没有继承汉代乐府和古体诗的创作风格和形式?如果说有新的创造和发展的话,它们又体现在曹操军旅诗的哪些地方?为了能一一回答这些问题,本篇致力于寻求一种合理的解释,本篇论文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此。 曹操是汉末最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倥偬一生,身经百战,写下了不少军旅诗。他的军旅诗是他军事生活的反映,也是他战争经历的见证。曹操经历了汉末诸多的重大战争,如: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追击、收编黄巾军: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擒杀吕布、陈宫;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大败袁绍军;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克邺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与周瑜战于赤壁;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的战马超、讨张鲁、伐孙权、征刘备等。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曹操“雅爱诗章”,在“仗钺征伐”之际,常常“横槊赋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军旅诗。这些军旅诗浸透着曹操对战争的感悟,深切动人,其代表作有《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步出夏门行》(四章)等。 每当我们读曹操的军旅诗歌的时候,就仿佛像是在看一部汉末历史剧,兴亡大事,历历在目。从他的军旅诗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演变的情况,还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的若干具体场景、画面,从而了解到他们的心情和内心活动,对那个时代的脉搏和心声有具体的感受。 曹操的军旅诗中经常有描写当时社会状况,抒发自己军旅情怀的诗句。“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钟嵘评之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意谓,曹操的诗风格古朴直言,悲凉沉雄,豪迈之气洋溢诗中,情感真切。曹操的军旅诗不仅是他所有诗歌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表现其风格特征的重要部分。此外,在中国军旅诗歌史上来说,他的军旅诗歌也使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曹操的军旅诗还继承汉乐府诗之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创写新内容,以当时社会现况为写作题材。在推动和促进新诗发展方面,不论是在诗的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作了表率。虽然不能说他是一个集大成者,但也不能抹杀他在改革新诗方面的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陈劲;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辉;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曹操; 军旅诗歌; 汉末;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