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中的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及认知理据
【6h】

汉语中的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及认知理据

代理获取

摘要

汉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并且意义丰富,这体现了汉语语言形式与表达的简洁性。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反映社会变化的放大镜,显微镜。
   关于英语隐转喻名名复合的认知研究已经有很多,研究得出了很多富有解释力的理论,可以为汉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但是以往对名名复合词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分析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及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不能描述名名复合词各名词之间的所有语义关系,然而从认知的视角则能系统全面地解释名名复合词。
   根据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作用的对象不同,对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进行理解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本文将汉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分为三大类,即涉及概念隐喻的名名复合词,涉及概念转喻的名名复合词,同时涉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名名复合词。然后从认知角度以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汉语中三大类名名复合词的构成状况。
   本文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系统地分析汉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中两个名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是理解名名复合词进行的认知理据。
   通过分析研究表明,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利用概念隐喻理论以及概念转喻理论,根据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作用对象(修饰成分;凸显成分;修饰成分与凸显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复合词作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能够被系统地分析。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是名名复合词的一部分,他们都是以两个名词成分的语义关系为理解基础,然而,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往往是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来进行语义调整,由此建立两个名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联。
   对汉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认知研究,目的是在记录和描写语言使用的实态的基础上,使人们了解我国的语言国情,帮助人们更好地从语言这个维度去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从而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既有社会语言学意义,更有汉语词汇学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