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6h】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货币政策规则综述

第3章模型不确定性的公理化基础

第4章封闭经济中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第5章开放经济中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第6章模型不确定性下我国最优货币政策模拟

第7章模型不确定性存在的证据:利率平滑操作机制

第8章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选择与改革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对相关文献及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沿着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及模型不确定性两条主线进行研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展开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
   首先,笔者从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相机抉择与规则之争作为切入点,对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综述,并指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相机抉择与规则的收敛解,同时通货膨胀目标概念是最优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因此,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中央银行实行最优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
   其次,笔者阐述了模型不确定性的公理化基础。中央银行要实行最优货币政策,就意味着要解出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的最优解。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货币政策目标函数的确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规则。若中央银行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此时其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和货币政策规则就已确定。那么就剩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选择问题了,在传统的确定性等价假设下,传统最优货币政策分析都假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确定的,即决策者假定其所依赖的决策模型真实的反映了经济结构,只是设定一个附加冲击来包含所有其为考虑到的因素,而这与现实是不相符的,简单的一个零均值、相同方差的随机冲击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模型不确定性。模型不确定性理论的出现克服了确定性等价假设的这一弱点,使得在确定性等价下不能解释的宏观经济中货币政策决策者的保守性、利率操作的平滑性、金融市场中的股票溢价等现象在模型不确定性理论下均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模型不确定性理论的出现是对传统确定性等价原理的否定,因其放弃了确定性等价的模型假定,从而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又向现实迈进了一步。
   第三,笔者在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以新凯恩斯模型为分析框架,推导了封闭经济中通货膨胀目标制下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通过求解最优条件,发现:(1)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之间的最优转化关系式与中央银行决策者的稳健性偏好无关,即与模型不确定性无关;(2)在封闭经济中,货币政策决策者只担心总供给曲线存在模型不确定性,而不担心总需求曲线中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3)总供给曲线中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是通货膨胀率与供给冲击标准差的增函数。通过求解最坏情况模型、近似模型及最优货币政策,发现:(1)在最坏情况模型中,具有稳健性偏好的货币政策决策者担心供给冲击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较大波动。因此,为避免通货膨胀率的较大波动,具有稳健性偏好的货币政策决策者将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抵消正的供给冲击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导致利率的较大波动;(2)在近似模型中,当货币政策决策者稳健性偏好的增大时,具有稳健性偏好的货币政策决策者将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抵消正的供给冲击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导致利率的较大波动,从而导致产出缺口的较大波动和较小的通货膨胀率波动。
   第四,与封闭经济模型相对应,笔者推导了开放经济中通货膨胀目标制下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通过最优条件发现:(1)产出缺口t X与通货膨胀率t π之间的最优转化关系不受货币政策决策者的稳健性偏好的影响,即与模型不确定性无关;(2)在给定货币政策决策者稳健性偏好的情况下,模型不确定性与外来冲击的标准差正相关;(3)当通货膨胀率偏离其目标值较远时,即t π较大时,模型不确定性也将增大,而这些增大的模型不确定性反过来又会将通货膨胀率更远地推离其目标值;(4)开放经济下的最优条件与封闭经济下的最优条件存在区别:开放经济中的菲利普斯曲线、IS曲线受模型不确定性的约束,而在封闭经济情形中,货币政策决策者只担心菲利普斯曲线中的模型不确定性。其次,当货币政策决策者的稳健性偏好发生变化时,笔者求解最坏情况模型、近似模型、最优货币政策,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决策者稳健性偏好的变化对最坏情况模型、近似模型、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即与非稳健货币政策决策者相比,具有稳健偏好的货币政策决策者,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比非稳健货币政策决策者更敏感或更不敏感,这取决于外来冲击及模型不确定性来源。
   第五,笔者假定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下,研究我国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问题。首先,笔者估计了我国的Phllips-IS模型,并利用我国1996-2009年的实际经济数据模拟了模型确定性条件下的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经模拟发现:(1)总体上来说,1996-2009年间我国实行的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产出稳定性权重即产出缺口权重对最优名义利率规则的影响是渐进的;(3)最优名义利率规则值的波动主要来自通货膨胀率的波动;(4)最优名义利率规则对通货膨胀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其次,笔者利用我国实际经济数据对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进行模拟。发现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具有以下特征:(1)决策者的货币政策工具I 与决策者赋予产出缺口的权重成反比,这意味着决策者赋予产出缺口的权重越大,决策者将倾向于降低I,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反之亦然;(2)货币政策工具I 与产出缺口稳健性偏好成正比,即决策者的产出缺口稳健性越大,货币政策决策者将提高I,实行更为保守的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I 与通货膨胀稳健性偏好成正比,即决策者的通货膨胀稳健性偏好越大,货币政策决策者将提高I,也意味着实行更为保守的货币政策;(3)货币政策决策者对产出缺口具有较大稳健性偏好时所要求的最优名义利率要比货币政策决策者对通货膨胀具有加大稳健性偏好时所要求的最优名义利率要高;(4)随着货币决策者赋予产出缺口的权重逐渐加大,导致货币政策决策者的最优名义利率将逐渐降低;(5)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名义利率都要比市场名义利率高,这意味着模型不确定性下的最优利率规则与确定性等价下的最优利率规则相同,都要求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当决策者赋予产出缺口的权重Xλ一定时,各自所要求的最优利率要求也有较大区别。
   第六,笔者从货币政策实践中找到了模型不确定性存在的证据:利率平滑操作机制。同时笔者在货币政策目标函数中加入了利率波动这一目标,从而将利率的稳定性变化作为决策者的目标之一。加入了利率平滑性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具有以下特征:(1)利率平滑操作下的最优利率波动要比不包含利率平滑操作下的最优利率要小;(2)将利率平滑性放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函数中之后的最优名义利率稳定性较好;(3)利率平滑操作下的最优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方向抑制作用并未改变,在利率平滑操作下,最优名义利率规则同样具有使通货膨胀回归到通货膨胀目标的机制。
   最后,笔者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选择与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在介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现状及未来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其次,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设想;最后提出了继续完善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条件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