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教育立场的国民性改造研究
【6h】

基于教育立场的国民性改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概念界定

第三节文献综述

一、关于我国国民性要素与结构的研究

二、关于我国国民性优缺点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改造国民性途径的研究

四、关于教育改造国民性有效性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国民性的特征与理论流派

第一节国民性的结构和特征

一、国民性的结构

二、国民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国民性研究的理论流派

一、优根辩护派

二、劣根批判派

三、折中调和派

第三章我国国民性的弱点和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性

第一节我国国民性的弱点

一、主体意识欠缺

二、规则意识不强

三、公共意识薄弱

第二节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性

一、国民性形成过程的复杂性

二、教育具有直接改造不良国民性的作用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间接推动国民性改造

四、教育改造国民性的有限性

第四章教育改造国民性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教育改造国民性存在的困境

一、培养目标中国民性改造被遮蔽

二、课程教材内容中国民性改造受排挤

三、教育活动中对国民性改造的表层化

第二节教育改造国民性存在困境的原因

一、教育者对国民性改造缺乏自觉性

二、国民性改造的价值受功利化教育忽视

三、社会“期望”对教育改造国民性产生的误导

四、教育评价机制对国民性改造效果评价的缺陷

第五章教育改造国民性的策略

第一节明确培养目标改造国民性的宗旨

第二节课程中适当反映国民性改造的内容

一、丰富课程教材中的资源改造国民性

二、开发课程资源改造国民性

第三节教育活动中深化国民性改造

一、给予国民性深层次改造的空间

二、打破改造国民性的单一维度

第四节提高教师改造国民性的能力

一、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国民性改造内容

二、在教师选聘和考核中渗透现代国民性格的考察

三、加强在职教师国民性改造的自觉意识

四、社会给予教师改造自身不良国民性的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代以来,为实现救亡图存,实现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变,教育能不能改造国民性?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改造国民性?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有识之士争论、探讨的主题。现代中国,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国民素养不断提高,但社会争议现象频发,国民素养不断遭到质疑,国民性改造问题被学者和专家成为热议话题。教育作为改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寄予厚望的所在。本文基于人性可塑性的理论基础上,站在教育的立场对国民性改造进行研究,力图通过对当下教育在改造国民性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反思和改进来改造国民性。 本文聚焦于对当下不良国民性的反思与改造。重点探讨了教育改造国民性时存在的困境与原因。首先,论文分析了国民性的内涵、特点以及结构。在对社会事件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现代学者对不良国民性的判断,提出当下我国国民性存在的三个弱点,即:主体意识欠缺、规则意识不强、公共意识薄弱,并阐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在明确教育改造国民性的三个弱点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性。其次,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教材内容、教育活动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教育在改造国民性时存在的三个问题,即:培养目标中国民性改造被遮蔽、课程教材内容中国民性改造内容受排挤、教育活动中国民性改造表层化。针对教育改造国民性时存在的三个问题,论文从教育者、教育本身、社会期望、教育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教育改造国民性时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活动、教师自身四个方面探讨了教育改造国民性的策略。 教育与国民性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基于教育立场来看,教育是改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国民性也影响着教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特殊活动,要主动承担改造国民性的重任,将国民性改造的内容融入到教育内容,教育者自身要有改造不良国民性自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改造国民性。

著录项

  • 作者

    谭祥花;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德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