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以降国家宗教政策的变迁与基督教教会的应对——以湖南省益阳市五马坊教堂为例
【6h】

清末以降国家宗教政策的变迁与基督教教会的应对——以湖南省益阳市五马坊教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五马坊教堂基本情况概述

第一节 五马坊教堂自然与人文景观概况

第二节 五马坊教堂建筑景观

第二章 1860—1979年国家宗教政策的变迁与教会的应对

第一节 教堂初建:1860—1911年清政府宽容传教政策

一、清政府从“禁教”到“弛禁”的演变

二、在“条约”庇护下初建的五马坊教堂

第二节 教堂稳步发展:民国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信仰自由政策

一、清朝灭亡后信仰自由政策的推行

二、在信仰自由政策下稳步发展的五马坊教堂

第三节 教堂规模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两党不同的宗教政策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利用”和“改良”政策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呼吁共同抗日的政策

三、在炮火中发展的五马坊教堂

第四节 教堂独立自办到停办:“三自”革新到“宗教解散”的转变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新宗教政策下五马坊教堂的复兴

第一节 教堂恢复和发展:1979年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确立

第二节 教堂教务事务的管理:加强对宗教事务依法管理

一、依法加强管理宗教事务

二、政策影响下五马坊教堂“自身管理者’’的存在

第三节 教堂宗教活动:发挥教堂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建设和谐宗教

二、五马坊教堂“社会责任者”的充当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五马坊教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五马坊教堂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教堂作为基督教教会的传教据点和战斗堡垒,他们的创建过程与发展脉络既是一部教会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化交流史。近代基督教入华是继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之后中西之间又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此次基督教入华对中西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清末以来,中国的政治局势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宗教政策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从而也影响了基督教会在华的发展。
  本文以益阳市五马坊基督教堂为主要考察对象,主要分为引言、正文两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该输了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欲达到的研究目的,同时讲述了我选取五马坊教堂作为个案研究的原因,使本文的研究既重点突出又有完整性。正文分为4章,第1章概述了五马坊教堂的基本情况,第2章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的宗教政策的变化,对五马坊教堂在各阶段的宗教政策影响下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合的评价。第3章从教堂的组织结构、信徒和教会活动等方面,讲述了改革开放后,五马坊教堂在宗教政策的重新确立后的发展状况。第4章则是在总结五马坊教堂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五马坊教堂的宗教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结点,对五马坊教堂的创建过程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来探讨各阶段宗教政策的不同对基督教会的影响以及基督教会的对应。本文写作旨在透过对五马坊教堂的分析来研究各时期宗教政策的不同对其的影响和作用,为新时期基督教会及其教堂的发展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