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级质谱同时定量定性及18O定量修正公式的设计和验证
【6h】

二级质谱同时定量定性及18O定量修正公式的设计和验证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写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现状

1.1.1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1.1.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蛋白质的鉴定技术

1.2.1 常用的蛋白质鉴定技术

1.2.2 磺酸化修饰在蛋白质鉴定中的应用

1.2.3 磺基异硫氰酸苯酯(4-Sulphophenyl isothiocyanate,SPITC)试剂修饰的使用

1.2.4 MALDI基质的使用

1.3 蛋白质的定量技术

1.3.1 常用的蛋白质的定量技术

1.3.2 18O标记在蛋白质定量中的应用

第二章 SPITC衍生结合18O标记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18O标记定量修正公式的设计与验证

3.1 引言

3.2 18O标记定量修正公式的设计

3.2.1 自然同位素峰重叠问题的解释和解决

3.2.2 18O原子回交问题的解释和解决

3.3 18O标记定量修正公式的实验验证

第四章 结论与进一步实验设想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进一步实验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声明

展开▼

摘要

基于生物质谱技术(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的蛋白质相对定量和定性已成为蛋白质研究最重要的两大任务。本论文工作针对SPITC标记能够有效提高多肽的梯度测序效率的特点,以及18O标记可以方便快速获得定量信息的优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完成了对多肽同时定性定量的测定。传统的方法在一级质谱获取定量信息,在二级质谱中获取定性信息,而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则在二级质谱中即可同时得到定量和定性信息。实验对比发现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得到的数据一致,因而只需一份二级质谱图就能很好的诠释样品的定量和定性信息。该SPITC结合18O标记进行的蛋白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学在基因组未知的穴居狼蛛(Lycosasingoriensis)的粗毒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样品中也能准确的完成定量和定性,由此得到的定性信息对后续的蜘蛛毒素或者其它的基因组未知样品的功能深入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常用的同位素标记中,18O同位素因其无污染、无需额外处理且效率高而备受亲睐,但是在长期实验中发现18O同位素标记其存在“自然同位素峰干扰”和“18O原子回交”两大缺点。自然同位素干扰无法消除,只能选择性回避,这会导致大量蛋白质得不到精确定量;18O原子回交是原子的自发运动,只能通过缩短标记和质谱鉴定这两步的时间间隔、调节pH和温度等方法来降低回交速度,但无法完全杜绝。本研究一改“以堵治水”的思路,与其竭力研究如何杜绝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不如弄清是如何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因此针对这两个影响定量的因素设计了修正公式,而且人为地设计18O原子回交实验进行了验证。该公式在目前的测试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后续的实验完成后,该公式将改变人们对“自然同位素干扰”和“18O原子回交”这两个干扰因素的处理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