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研究——以X县三个村为例
【6h】

农村“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研究——以X县三个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功能主义及在本文的应用

3.调查结果——“双独双栖”婚居概况

3.1 调查地经济及人口计生概况

3.2 X县“双独双栖”婚居的显现与特点

3.2.1 X县“双独双栖’’婚居的显现

3.2.2 X县“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特点

3.3 功能主义视角下“双独双栖”现象分析

3.3.1 “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正功能

3.3.2 “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负功能

3.4 X县“双独双栖”婚居的成因

3.4.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3.4.2 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

3.4.3 男女平等观念的发展

4.结论与讨论

4.1 基本结论

4.2 几点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湖南X县“双独双栖”婚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革,农村社会的变化更让世人瞩目,这些巨大社会变动定然会影响到中国农村家庭多方面的变革。随着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近年来,我国湘西北农村悄然兴起了一种男女双方为独生子女,婚后男女双方两边走的婚居现象——我们称之为“双独双栖”婚居现象①。本文通过对湖南省X县几个村落的实地调查和对“双独双栖”婚居当事人的个案访谈,介绍了“双独双栖“婚居的特征,以功能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双独双栖“婚居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在功能主义研究视角下对传统婚居文化、家庭权力结构、家庭代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带来的青年夫妻经济压力问题、老年父母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双栖”夫妻子女的姓氏问题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本文共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较为详细的解释研究缘起、意义,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本研究定下研究基调,介绍本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为功能主义理论,并对研究核心“双独双栖“婚居做出科学界定;第三章概述“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基本概况,包括“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兴起与成因,“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特点,并从功能主义视角深入研究分析“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正功能:挑战传统的“从夫居”文化、重构家庭内部权力结构、调整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等,以及“双独双栖”婚居给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问题,如青年夫妻经济压力大、老年父母生活照料不够及精神慰藉不足、孙辈姓氏问题等窘境;第四章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经过分析得出,村落“双独双栖”婚居现象的形成对挑战传统的婚居文化、调整和重构家庭内部权力结构、化解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具有重大意义,但走出这一婚居现象所折射出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窘境、平衡其所带来的双方家庭的矛盾还需要政府、社会与家庭形成合力才能使成效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