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价——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6h】

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价——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2.1.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1.3 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综述

2.3.1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3.2 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2.3.3 人才培养模式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2.3.4 简要评述

3 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各项评价指标说明及评价要素

3.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3.3.1 构建判断矩阵

3.3.2 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4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价

4.1 评价对象简介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3.1 订单班教学管理单位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2 订单班已毕业学生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3 订单合作企业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4 对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

4.4.1 定量指标统计结果

4.4.2 计算指标隶属度并确定评价矩阵

4.5 评价结果分析

4.5.1 学校教研绩效的分析

4.5.2 学生学习绩效的分析

4.5.3 企业使用绩效的分析

5 对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5.1 建设与“订单式”培养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5.2 建立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5.3 强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5.4 选择恰当的合作单位

5.5 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的生源

5.6 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实践型、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的主干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压力共同催生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校企互动模式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接,为很多旅游高职院校采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研究,改善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缺乏依据的现状,初步探索一种适合于“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型,对提高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学校教研、学生学习、企业使用3个一级指标,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品德素质、学习效果、工作状态评价5个二级指标,课堂教学等20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出每项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个实施“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多年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运用Fuzzy法对其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进行评价。采用“加权平均型”的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分值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对比模糊综合评价得分情况与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际,发现两者基本一致,例证了所构建的高职院校“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所得到的具体指标的评价结果,对改进该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