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矫治
【6h】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矫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情况

二、未成年犯罪现状调查分析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年龄结构特点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地域特点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文化特点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性别特点

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类型特点

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手段特点

第三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教育方法失当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诱因

二、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不完善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

三、当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外因

四、自身潜在意识的影响和法律意识的缺乏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

五、法律规范不完善,预防职责分工不明确也是影响未成年犯罪的一大外因

第四章 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治

一、丰富教育内容,积极增强教育矫治的针对性。

二、拓展教育层面,创新教育矫治方式,提升教育矫治效果。

三、完善保障措施,确保教育矫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是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未成年人已经上升成为我国犯罪的主体,并且其社会危害性非常大。据统计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刑事犯罪案例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90年代以后,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比例却逐年上升。未成年人犯罪同成人犯罪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趋向于智能化、成人化、暴力化,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日益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因为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自身因为,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因为等。本文通过对监管场所未成年犯的调查与访谈,对比分析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系列原因,针对这一系列因为,在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就如何从家庭、学校、人际关系、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对未成年犯在监管场所进行教育矫治的可行性对策。对策有重视家庭的中心作用;巩固学校这一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阵地,加强学校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搞好社会综合治理和社区矫治。控制对策有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必要的刑事处罚,并注重处罚效果;加强对犯罪未成年犯在监管场所的教育改造,提高管教水平,对刑释解教的青少年做好社会帮教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