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鼬科动物种群数量及冬季生境选择研究
【6h】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鼬科动物种群数量及冬季生境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冬季,采用样线法针对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对鼬科动物(Mustelidae species)种群数量及冬季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置了4 5条样线,样线总长度为225km,记录24h内鼬科动物通过样线留下的足迹链数目来计算出鼬科动物种群密度,进而估算出保护区内鼬科动物的数量。记录了4 0 个鼬科动物利用样方和 42 个对照样方。在每个样方内测定了坡向、倒木、隐蔽级、裸岩、海拔、灌丛盖度、坡度、坡位、人为干扰距离、郁闭度、林型、雪深和树胸径共计13类生态因子[1]。分析方法和结果如下: (1)鼬科动物种群数量调查 FMP 公式(Formozov-Malyshev-Pereleshin Formula)分析表明[2-3]:调查显示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中,紫貂(Martes zibellina)的平均密度仅 0.279±0.009 只/k m2,保护区中紫貂数量为1072只;黄喉貂(Manes flavigula)的平均密度为14.50 8±0.016 只/ km2,保护区中黄喉貂数量为 6483 只;黄鼬(Mustelasibiri-ca)的平均密度为91.39±3.899只/km2,黄鼬数量为38003只。 (2)鼬科动物生境选择调查 a)单样本Kolmogorov-Smimov检验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所测定的13类生态因子呈非正态分布。因此利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两个独立样本 Mann-Whitey U检验对鼬科动物数量型栖息地因子选择的差异性比较进行分析。 b)Mann-Whitey U检验分析表明:可以发现利用样方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坡度和郁闭度为显著差异,灌丛盖度为极显著差异。冬季鼬科动物更偏爱较小坡度,较高郁闭度和灌丛盖度的生境,但是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中的隐蔽级、树胸径、雪深和人为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为差异不显著。 c)Bailey’s置信区间法表明:鼬科动物喜欢处于阳坡或半阴半阳坡、中坡位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活动,对倒木表现出明显选择性,避开选择上坡位、阴坡位和阔叶林生境。 d)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64.9%,即前4个因子解释原始 13 个变量的 64.859%的变异,仅丢失了 35.141%的信息,能够很好的说明鼬科动物冬季生境选择特征。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30.9%,第一公因子为林型、海拔、雪深、人为干扰;第二公因子为树胸径、隐蔽级;第三公因子为坡度;第四公因子为裸岩及灌丛盖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