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在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分析
【6h】

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在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液压升降机的类型

1.2.2 液压升降机的发展

1.2.3 液压升降机升降装置在节能方面的研究现状

1.3.1 二次调节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1.3.2 二次调节在液压升降系统中的重大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建立

2.1.1 液压升降系统的组成

2.1.2 液压升降系统的控制策略

2.2 传统液压升降机升降装置结构建立

2.3 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机升降装置结构建立

2.4 两种方案在节能方面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次调节作用下液压升降系统关键元件参数确定

3.1.1 蓄能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3.1.2 蓄能器气腔、液腔受力分析

3.1.3 蓄能器整体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4 蓄能器的容积

3.2 二次调节元件液压泵/马达的参数确定

3.3 电动机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升降机升降系统在AMEsim中建模与仿真

4.1 传统液压升降机升降系统建模

4.2.1 建立蓄能器能量回收型液压升降系统

4.2.2 相关元件在AMEsim中的参数设定

4.2.3 蓄能器能量回收型液压升降系统控制的策略与研究

4.3.1 二次元件恒压变量柱塞泵的原理

4.3.2 在AMEsim中对二次元件轴向柱塞泵建模

4.3.2 在AMEsim中对二次调节液压升降系统建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次调节作用下液压升降系统的节能分析

5.1 液压升降机升降系统节能计算

5.2.1 蓄能器容积对节能特性的影响

5.2.2 蓄能器预充压力对节能特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液压升降机由于承载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且易于集中控制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起重运输等一系列工程机械中,然而液压升降机本身存在着能耗高、功率低等问题,因此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到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效果比较显著。 液压升降机在工作过程中,启动与制动过程比较频繁。每周期上升,机构都需要获得较大的动能和势能;每周期下降,除了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外,还因装置需要限速的原因,使元件承受着很大的阻力和压力的作用,且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和势能以80%的形式转换成热能[1]。除此之外,升降机在升降过程中,油液发热,且油液泄流量大,大量的泄流量导致其工作平稳性下降。 基于国内外对液压升降机的节能研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案,其中基于蓄能器能量回收型的传统液压升降机的节能效果稍微比较明显,能量回收率比较高,且操作方面,易于控制,但仍存有一些弊端。依靠蓄能器进行能量回收的液压升降机在系统启动工作时,蓄能器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由此更深地导致系统的流量脉动变大,进而造成更严重的节流损失。本文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到液压升降系统中,对液压升降装置的能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二次调节技术是对液压系统中的元件进行二次改变,不仅克服了节流损失,还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文章针对液压升降系统的的节能问题做了以下研究。 (1)对传统型液压升降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传统型液压升降机的构造,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型液压升降机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等特点,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能源浪费和油液损失上较为严重,基于此提出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到液压升降系统中进行节能研究,以此为目的展开了课题的探讨与研究。 (2)分析了液压二次调节技术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并说明了液压二次调节技术是如何对液压升降机的升降装置进行控制和改善。 (3)通过比较传统的基于蓄能器能量回收型液压升降机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机这两种方案中的液压升降系统原理图,结合公式计算与系统分析,可以知道基于蓄能器回收型液压升降机存在着很大的流量脉动和节流损失,然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机弥补了这些缺点,故得出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分别对传统的液压升降系统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通过对元件的二次改变,使系统能够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4)分别对基于蓄能器回收型液压升降机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液压升降机的升降装置中的重要元件进行了参数设定和基于AMEsim软件的建模仿真与分析。 (5)基于二次调节技术液压升降机中的蓄能器的预充压力和容积都对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在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特性都有影响,但最终会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数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