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部势阱对凝聚体中孤子的影响
【6h】

外部势阱对凝聚体中孤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BEC的研究背景

1.2 BEC的实验技术

1.3 描述BEC性质的理论模型

1.4 BEC的孤子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多重尺度法

1.6 研究意义

1.7 论文内容概述

第2章 方势阱中凝聚体的孤子动力学行为

2.1 引言

2.2 方势阱模型及其孤子解

2.3 方势阱中凝聚体的孤子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势垒对凝聚体中孤子动力学行为的调控

3.1 引言

3.2 双势垒模型和线性稳定性

3.3 双暗孤子的碰撞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以及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在碱金属原子气体中的成功观察,极大鼓舞了人们对物质波非线性性质的研究。尤其是随后在BEC中观察到亮孤子,暗孤子,四波混频等非线性现象,使得BEC中非线性性质的研究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电子芯片,精密仪器测量,原子钟以及纳米技术等领域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描述是基于平均场近似下弱相互作用的Gross-Pitaevskii(GP)方程。对于GP方程有两个可宏观调控的物理量: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囚禁的外部势阱。实验上,囚禁的外部势阱可通过外部磁场或激光来调节,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则通过调控非线性系数来调控,其主要是通过粒子间的s-波散射长度(如著名的Feshbach共振实验技术)来实现。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外部势阱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对BEC中孤子的形成及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了不同外部势阱对于BEC中孤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全文主要结构如下:
  首先介绍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背景,相关的实验技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多重尺度法,随后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概括,同时也对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
  其次运用多重尺度法解析地研究了方势阱中准一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孤子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凝聚体中的孤子的幅度、速度和宽度均可通过方势阱进行调控.进入方势阱时孤子作加速运动,逃逸出势阱时孤子作减速运动;且随着势阱深度的增加,孤子的速度增加、幅度增加、宽度减少。
  随后,利用解析方法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双势垒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线性和非线性动态特性。结果发现,在势垒的顶部和无势垒区域存在稳定的孤子。进一步通过数值计算表明,势垒高度对暗孤子的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随着势垒高度的增加,两暗孤子的振幅变小,宽度增大。特别是把双势垒作为孤子输出源的情况下,两个暗孤子的碰撞类型(如是追赶碰撞,迎头碰撞,还是局域和穿透碰撞)和位置可通过势垒高度进行调节
  最后我们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对后续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