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
【6h】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

1.2.1 脉型金矿的研究现状

1.2.2 围岩蚀变研究现状

1.2.3 湘西一带金矿的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3 柳林汉金矿带的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3 金矿床的基本特征

4 合仁坪金矿地质特征

4.1 矿区地层

4.2 矿区构造

4.3 矿床地质特征

4.3.1 矿体特征

4.3.2 矿石特征

4.3.3 矿物类型

5 合仁坪金矿床围岩蚀变

5.1 围岩蚀变的类型及分布

5.2 围岩蚀变的基本特征

5.2.1 绢云母化

5.2.2 黄铁矿化

5.2.3 绿泥石化

5.3 蚀变过程中的质量平衡计算

5.3.1 计算方法的选择

5.3.2 惰性组分的选择

5.3.3 计算过程的推导

5.4 褪色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5.4.1 主量元素特征

5.4.2 微量元素特征

5.4.3 稀土元素特征

6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6.1 围岩蚀变的形成机制

6.2 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湖南湘西地区是华南重要的矿产分布区,其以盛产金、锑、钨矿产而闻名于世界,石英脉型金矿是本区内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金矿。但在柳林汊一带,含金的钠长石-石英脉广泛发育,矿脉中肉红色钠长石含量通常可达到30-40%以上,是典型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尽管此矿带独具特色,但其研究程度很低,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均不清楚。
  为了揭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本文以该区合仁坪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围岩蚀变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来揭示这类金矿在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所经历的物理化学变化,以为示踪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过程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
  (1)合仁坪金矿为少见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钠长石作为主要载金矿物,且为罕见的肉红色、砖红色。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是矿区的主要容矿地层,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赋矿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2)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褪色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分布最为广泛,是该区金矿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亦是该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3)蚀变带质量平衡计算结果揭示,围岩蚀变过程中主要代入的组分是Na2O、Sr、W、Nb、Ta、Ag以及部分挥发分(S、CO2、H2O),带出的组分有SiO2、 TFeO、CaO、MgO、Zn、Cu、Pb、As、Sb等,这些活动组分的迁移强度基本都由热液蚀变程度的决定。
  (4)围岩中Cu、Pb、Zn、As、Sb、Fe等元素的带出,与矿脉中的金属矿物组合(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和含As黄铁矿)非常一致,自然金往往与这些矿石矿物伴生。
  (5)矿脉中钠长石的Na质并非来自赋矿围岩,而矿脉中石英的Si很可能主要来自容矿围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