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5-04-18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体运移通道通过控制气体的优势运移方向来影响和控制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导致了水合物垂向和横向分布的不连续和不均匀(Bunz,2003).前人研究成果证实断裂、泥火山、底辟、气烟囱、海底滑塌体等地质构造作用作为气体运移的通道与水合物成藏关系极为密切(王秀娟等,2010;吴能友等,2009).研究区断裂广泛发育于工区的东北角及西南角,浅层断裂主要发育于新近系,第四系地层中较少,可为流体运移提供良好通道.此外,气烟囱在本区也较为发育,与断裂共同组成了区内流体运移的通道.研究区BSR发育与断层、气烟囱分布之间存在有极大相关性,BSR或者集中发育于气烟囱上部,或位于大规模断层上部区域。通过断裂体系及气烟囱特征综合分析发现,气烟囱产生的流体渗漏作用十分强烈,气烟囱与发育在上覆沉积层中的“Y”字形、似花状的断裂组合共同构成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控制了气体运移的方向。富甲烷气体的流体通过气烟囱、断裂垂向或者侧向运移,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
  • 摘要:六盘山盆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面积近9000km2.前人研究基本明确了该地区白垩系存在多套烃源岩(杨福忠等,2001;巴秀娥等,2006).C1井和C2井在白垩系钻揭油斑砂岩,盆地周边白垩系野外露头也见到多出油苗,展现出该区白垩系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分布广、厚度大,但普遍缺失上统,仅发育下统,自下而上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C1井、C2井钻探证实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暗色泥岩集中段,其中马东山组、乃家河组和李洼峡组为最主要的烃源岩层系(林小云等,2006).C1、C2井油样地化特征中反映有机质演化程度的C29S/(R+S)、C29ββ/(ββ+αα)与Ts/(Tm+Ts)整体较高,规则甾烷C27、C28、C29的分布呈“L”型,与李洼峡组烃源岩十分类似,以此明显区别于其他烃源岩层。目前尚未发现以乃家河组、马东山组为源的油斑级油气显示,故李洼峡组为目前最现实最可靠的烃源岩,而乃家河组、马东山组烃源岩在沉积中心仍有油气大量生成和运移的可能。
  • 摘要:现阶段预警预报多采用基于历史数据统计规律的雨量阈值模型,其核心是对目标区域内阶段性静态风险的一般分布情况的识别.由于无法反映一次降雨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演化特征,灾害预报预警精度仍然较低,有时会出现过度预警过度或者盲目响应的现象.依据监测信息如何及时识别灾害风险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关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已引起工程界的高度重视,主要见于工程、核能和经济等领域.评价方法主要有动态过程评价、动态概率评价、动态综合评价和多智能体评价等方法.在地质灾害方面,动态风险评价方面尚缺乏研究.相关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比显示,动态过程评价可操作性强,比较适用于现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基础.本文拟以2012年台风"苏拉"期间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例,探索动态过程评价方法.2012年第9号强台风"苏拉"于7月28日08时在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6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月3日6:50在宁德福鼎秦屿镇登陆,影响德化县浔中镇.本文尝试采用过程评价方法,进行降雨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通过易发性动态相似度更新、有效雨量实时监测、承灾状态等过程分析,可建立动态风险评价修正模型。将有助于提高预警精度和响应的针对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参评要素需要实时监测,使该方法目前仅适用于防灾减灾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
  • 摘要:裂缝是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其发育与否制约着南堡凹陷潜山油气藏成藏与产量.应用成像测井、镜下观察、岩心描述以及露头考察资料研究了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裂缝特征,并探讨了裂缝控制因素与形成机制.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以构造缝为主,裂缝比较发育,以微—窄缝(主要为5~50μm)为主.控制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发育的因素主要为拉张断陷作用与古风化作用,前者形成与正断层伴生的构造缝,后者形成非构造缝,包括风化缝、层面缝、溶塌碎裂缝,主要分布在古岩溶垂直渗流带内.构造缝形成经历了前始新世挤压、沙河街阶—东营阶拉伸断陷以及馆陶阶以来的走滑拉张三个过程,但有效的开启裂缝主要形成于沙河街阶—东营阶的拉伸断陷时期.
  • 摘要:乌兰赤海铁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铁矿床,赋矿层位为蓟县系地层,成矿元素以铁为主.乌兰赤海铁矿的产出受向斜构造的控制,同时还有区域热动力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的分析,认为乌兰赤海铁矿成因归属为喷流沉积变质型铁矿。该矿床的发现对于北山蓟县系地层分布区喷流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地质遗迹因其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优美性而被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所开发利用。日照市已建成的旅游度假区中,大部分依托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的地质遗迹分布区创立。针对市域范围内地质遗迹的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建议,立项调查日照市地质遗迹类型与分布情况,在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战略。制定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战略。进一步规范矿山开采活动。对危害地质遗迹的开山炸石点应予以关闭。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浮来山地处郯庐断裂带内,古生代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古生物化石门类繁多,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丰富,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应在原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大范围,综合利用好人文景观,申报省级地质公园,以更好地利用保护浮来山的地质遗迹.
  • 摘要:青海绿梁山铜金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该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分布有锡铁山铅锌矿床、滩间山金矿床、绿梁山铜金矿床等一系列矿床。笔者本次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将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进行研究,探讨岩浆岩形成时代、成因、构造环境,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研究区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样品中较低稀土总量、明显的正铕异常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不同形态的大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465.6±12Ma)代表了辉长岩的形成年龄。由于其与滩间山群明确的侵入穿插关系,跟前人认为滩间山群组为早-中奥陶世形成一样。前人测得绿梁山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30±8Ma,该年龄代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同时获得部分具有核-幔结构的继承锆石,其核部年龄为475~460Ma,与辉长岩形成的年龄一致。辉长岩结晶的年龄刚好是在柴北缘洋盆收缩闭合,在洋壳向陆壳俯冲的过程形成的钙碱性岩石。
  • 摘要:昆仑造山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左行走滑的阿尔金断裂为界,可划分为东昆仑造山带和西昆仑造山带两段(莫宣学等,2007;陈能宋登,2008).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北邻柴达木盆地,南邻巴颜喀拉,西端以阿尔金大型走滑断裂为界.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地区发现了乌兰乌株尔铜锡矿床、哈日扎铜钼矿床、卡而却卡铜矿床、赛钦南铜钼矿化点、托克妥铜金矿点、赛什塘铜矿床和格尔木菜园子沟铜矿床等多处铜矿床(点),显示出较好的铜矿成矿潜力(余宏全等,2007;郭通珍等,2011;李世金等,2008;何书跃等,2009;宋忠宝等,2013;许庆林等,2014).菜园子沟铜矿区位于布尔汗布达山脉西南端,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昆仑复合造山带之东昆仑-柴达木造山亚带的昆南陆缘活动造山带,目前仍处于勘查阶段,地质研究刚起步,尤其是关于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等问题尚不清楚.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发现矿区的铜矿化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本文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将有助于深化该矿床及东昆仑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方面的认识.印支-燕山期,受塔里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两大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昆中断裂和昆南断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同时诱发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矿区地层发生变形,形成了展布方向以东西向为主的断裂、构造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诱发的岩浆热液与该矿区铜矿的形成关系密切。在岩浆热液上升、运移的过程中,岩浆热液分异出富含As、Sb、Hg等元素的挥发组分,As、Sb、Hg等元素在高温高压下具较强挥发性,携带铜、金等成矿元素向上运移;同时,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使原来分散在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含矿层中的Cu、Co等成矿元素重新活化、富集、迁移,当这些富含Cu、Co等成矿元素岩浆热液向上上升、运移到断裂带、构造破碎带、韧性剪切带等开放体系时,由于温度、压力的突然降低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突然改变,使岩浆热液中富含的铜、金等成矿元素从热液中分离出来,并扩散于断裂带、构造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等脆弱带及其接触带附近,最终冷却、沉淀成矿,从而形成不同矿石类型的铜矿石。综上所述,菜园子沟铜矿床应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
  • 摘要:近年,随着西昆仑甜水海一带铅锌多金属找矿工作的全面展开,该区先后发现了火烧云、多宝山、卡孜勒、天神、化石山等到多处铅锌矿床(点).其中火烧云铅锌矿经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2012~2014年勘查,已初具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在短时间内实现的铅锌找矿的重大突破.铅锌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龙山组灰岩中(J2lls),含矿层层位稳定,顶底板界线清晰,矿体总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层控特征明显,受后期构造影响小。矿体顶板破碎,多为角砾岩、局部少量泥岩,具较强的褐铁矿化蚀变现象,底板为一套较完整的灰色厚层状、块状鲕粒灰岩;矿区未见岩浆岩,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无明显的成因联系;矿石中可见鲕状、葡萄状结构,是热卤水作用的结果,沉积特征明显。矿床的分布及空间展布形态与古地貌关系密切。初步认为火烧云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属碳酸盐层控型铅锌矿(MVT型)。除火烧云铅锌矿外,沿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两侧还发现了多宝山、卡孜勒、天神、化石山等一系列铅锌矿(床)点,矿床(或异常)分布主要与侏罗系龙山组(J2l)和白垩系铁隆滩群(K2T)地层有关,其次与北西-南东向的乔尔天山-岔路口大断裂有关,且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Pb、Zn、Hg、Sb、As等中低温热液元素,富集系数1.08~2.05)吻合较好。初步分析认为:侏罗系龙山组(J2l)和白垩系铁隆滩群(K2T)的一套灰岩为矿床提供了原始矿源层(全球范围内沉积变质型铅锌矿的主要含矿层),在地下热水后期断裂的长期作用下,经变质改造形成。各矿床因所处的地层层位、构造位置和变质程度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成矿特点。
  • 摘要:沉积环境决定着母质来源、类型及其保存条件(Bechtel and Gruber,2001).特定的沉积环境可使有特殊结构的生物体或其局部组织比较完整地保存在沉积地层当中,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沉积地层中有机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反演沉积古环境、母质输入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Peters andMoldowan,1993;Ingalls and Lee,2003).伊犁盆地南缘侏罗系煤岩在其热演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腐殖酸及以CH4为主的煤层气,对铀的富集成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吸附作用、络合作用以及还原作用(郭庆银,2005)。通过吸附和络合作用完成铀在煤岩中预富集,同时也为含矿目的层砂体中铀矿的形成提供铀的来源;煤层气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与地下水中SO42-反应,生成大量的H2S气体,造成一种缺氧富含硫化氢的强还原环境。在此环境中Fe3+与H2S气体反应生成黄铁矿,与此同时成矿流体当中的U6+转化成为U4+,从而导致黄铁矿的外围多包裹沥青铀矿,造成黄铁矿框与铀矿物共生共存的现象。另外,煤成气等还原性流体的渗出,大大提高了砂体的还原性容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的层砂体中的Eh、pH值,提高了目的层地球化学障的反差度,为铀的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 摘要:近几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新源县东南方向约30km的那拉提山新发现了卡特巴阿苏大型金铜矿床(杨维忠等,2013).截至2013年底,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获得333级别以上的金属资源储量:金53t,铜3.13万吨.2014年对该金矿进行详查,经过专家评审目前新增金资源储量23.6t①,金铜资源储量进一步增加:金76.6t,铜4.7万吨,预计该矿金远景储量超过100t,将成为超大型金矿.
  • 摘要:西藏那曲地区的中—晚三叠世嘎加组中存在一套闪长玢岩,对这套闪长玢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年龄为115.4±0.6Ma,属早白垩世,与区域上多尼组和则弄群时代一致.闪长玢岩SiO2含量均值为57.96%,富集Rb、Th元素,亏损Nb、P、Ti元素,与上地壳具有相似的蛛网图曲线.εHf(t)值在2.0~4.1之间,平均值为3.0,岩浆来自新生地壳.结合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综合分析,闪长玢岩可能形成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碰撞环境,115Ma时研究区洋壳俯冲作用已结束,进入陆—陆碰撞的演化阶段,随着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的碰撞,地壳不断加厚,慢慢聚集在浅部岩浆房中的大量岩浆把已经加厚的地壳不断加热,从而引起上覆地壳的部分熔融.
  • 摘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对出露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121±1Ma和119±1Ma,表明该岩浆流动形成于早白垩世.同时对围岩辉长岩、侵入岩体中的正长岩脉和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分别获得160±1Ma、109±2Ma、124±1Ma的年龄结果.根据各样品中继承锆石的特征,围岩辉长岩的年龄数据很集中,不存在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岩浆流动岩体及岩脉中都有太古宙、元古宙等各时代的锆石年龄数据,可能表明完达山地区在约120Ma之前已完成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拼贴,饶河岩体形成于走滑环境下的陆内变形,为同构造侵入岩.
  • 摘要:通过对实验区的CO2驱油开发研究得出了气窜是影响腰英台实验区产量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技术措施,为腰英台油田CO2驱油提供了实际的指导意义.腰英台油田CO2非混相驱先导试验中较好地利用了CO2的萃取、降黏、膨胀原油体积、增大地层有效孔隙等特点,见到较明显的增油效果。特低渗强非均质性油藏,水驱或气驱过程中均存在单层突进、平面指进现象,但水气交替注入后短期内可有效提高波及体积,有助于缓解气窜,改善驱油效果;注气转注水后产油量的增加幅度大于注水转注气后的,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注水半周期的调整对气驱开发效果改善起主要作用。对腰英台油田CO2驱气窜问题,建议首先从井网和注入速度上控制气窜,其次可采取水气交替注入、CO2泡沫驱达到防窜、封窜的目的。
  •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南雄市坪下水地区铀矿普查项目中40 个钻孔伽马测井数据为基础,应用加拿大Geosoft 公司Qasis Montaj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和三维空间插值,绘制了铀含量等值体,并进行了断面切片(间距为50m),快速有效的提取了钻孔伽马测井数据信息,直观展现了坪下水地区的铀含量空间展布特征。坪下水地区铀含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的工作区的东北角,联合X 方向(横断面)、Y 方向(纵断面)和Z 方向(水平断面)的一系列切片可以看出:rn 区内铀含量分布明显呈现条带状分布特征,等值线梯度变化密集带清晰,铀含量高值晕总体呈NE-SW向展布,展布方向45°左右,由NW向SE方向侧伏,侧伏角度大致在40°左右。rn 区内铀含量高值晕分布不均,由浅部到深部,规模和强度具有由小变大再变小的特征,大致在100m标高处达到最大,在100m标高及以下部位,高值晕局部出现明显的被错断扭曲现象,较明显的有两处,第一处分布在工作区东北角,高值晕被错断扭曲后呈现NW-SE向展布特征,具有向NW方向发展延伸趋势;第二处分布在工作区西南角,虽然高值晕不是很明显,但具有明显的NW 向条带状分布特征,具有向NW方向发展延伸的趋势。rn 区内铀含量高值晕由东向西,其规模和强度具有由大变小再变大的特征,在DY38523000断面附近,高值晕存在明显的被错断扭曲现象,在错断扭曲部位以西区域,高值晕规模变大,向深部侧伏延伸有突然变陡的趋势。rn 区内铀含量高值晕由南向北,其规模和强度由小变大,在DX2784300断面附近存在明显的错断扭曲现象,在错断扭曲部位以北区域,铀含量高值晕规模突然变大,由南向北具有向深部大角度侧伏延伸的特征。rn 结合区内地质成果认识,区内铀含量高值晕主要沿南雄断裂带下盘的糜棱岩带产出、部分与中细粒花岗岩和辉绿岩脉关系密切,低值晕主要为南雄断裂带上盘砂砾岩、硅化构造角砾岩的特征反应。
  • 摘要:北山地区位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的交界地带,向西与天山及阿尔泰山相连,向东延至内蒙阿拉善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中亚造山带南缘,是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中朝板块陆缘结合部位(何世平等,2005;左国朝等,2003).研究区位于甘肃北山中带西段,范围为41°00′00″~41°30′00″,95°00′00″~96°15′00″.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成矿系列的划分,对该地区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矿系列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和地质环境中,在主导的地质成矿作用下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的组合(程裕淇等,1983;陈毓川等,1998).总结近年来有关成矿系列的研究成果,成矿系列的划分大多以研究区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为基础进行划分.依据研究区内矿床在形成时间、空间及成因类型等方面的异同将区内的矿产划分为5种成矿系列类型:(1)与蓟县系碎屑岩有关的铁、铅锌矿系列;(2)与寒武系黑色岩系有关的磷钒铀矿系列;(3)与泥盆纪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有关铜镍矿系列;(4)与泥盆纪中酸性侵入岩有关钨铜多金属矿系列;(5)与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金银钨钼矿系列。
  • 摘要:遵义金顶山下寒武统多金属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地处上扬子准地台东部黔中隆起东北侧的娄山关褶皱带内,沉积地层属扬子区.研究区位于NE向延伸的松林-岩孔弧形构造北段松林穹隆构造的东北翼.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假整合于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之上,主要岩性为黑色页岩、磷块岩、白云岩.该区铀多元素富集层主要分布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磷块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较平缓,围绕松林穹隆周围呈带状分布,厚度约1.5m.根据世界黑色岩系型非常规铀资源铀含量的界定,凡具备铀多金属伴生组份达到综合利用指标,铀含量介于50×10-6~300×10-6的黑色岩系,可作为黑色岩系非常规铀资源(赵鹏大,1998;漆富成等,2011a),该区磷块岩中铀含量平均值为270.5×10-6,达到综合利用指标,可视为非常规铀资源.金顶山非常规铀资源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构造环境为陆内台间坳陷,属铀多金属磷块岩型。其中U、Ni、Mo、Re较为富集,U与Mo、Re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地球化学类型属U-Ni-Mo-Re型。该区铀多元素富集层中Eu正异常、Ce负异常表明多元素富集过程受较高温的热液和较低温的海水在海底附近发生混合作用的影响;该区ω(La)/ω(Yb)-ΣREE稀土元素判别图解投点反映本区受热水沉积作用影响。
  • 摘要:对于胜利东部探区页岩油气的勘探而言,储集空间的判定有着重要的勘探意义,若泥页岩储层以裂缝为主要存储介质,则在勘探部署中应侧重以断层及构造活动带为目标;若以孔隙为主要存储介质,则勘探部署中必须优先考虑物性好的储层段.以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储层为例,综合利用测井信息对页岩油气主要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泥页岩地层的储渗系统中,裂缝是一个最重要的活跃因素,它为泥页岩油气的聚集提供了优势的渗流通道。从岩电参数m,产能曲线,孔-渗匹配关系,电成像响应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泥页岩非常规储层中,裂缝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 摘要:喀拉萨依岩体位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西端,由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7.7±3.2Ma~309.6±2.0Ma,岩石高硅(SiO2平均含量为77.25%)、富碱(K2O+Na2O=7.50%~9.23%)、低铝(A/CNK=0.922~1.084),贫钙、镁;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亏损Ba、Sr、Eu.10000Ga/Al值变化于7.00~10.35之间,总体上具碱性A型花岗岩的特征,是该岩带东侧老鸦泉—黄羊山A型花岗岩岩基经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产物,并非前人认为的S型花岗岩.岩体具正εNd(t)值(3.5~6.0)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TDM2=520~630Ma),Pb同位素投点位于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同位素数据显示岩浆来源于新生造山带下部的年轻地壳.从本次1:5万区调成果看,卡拉麦里洋盆在晚泥盆世之前已经闭合,从晚泥盆世开始转入碰撞后的拉张环境,在晚石炭世早期进入板内裂谷发展阶段,因此喀拉萨依岩体应是该区板内裂谷阶段而非前人所说的后碰撞阶段的产物.
  • 摘要:根据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研究,西藏申扎地区下二叠统昂杰组可分为下段的砂质灰岩、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段和上段的灰黑色薄层状泥岩、页岩夹钙质粉细砂岩段,时代为早二叠世亚丁斯克期—空谷期.系统采集了24件昂杰组灰岩段C-O同位素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昂杰组样品δ13C最大值为6.312‰,最小值为4.032‰,平均值为5.794‰;δ18O最大值为-1.785‰,最小值为-7.476‰,平均值为-4.494‰.无机碳同位素的变化存在一次缓慢的正向偏移,这与早二叠世中晚期冈瓦纳北缘冰川作用及陆生植物大规模繁衍有很大的相关性.
  • 摘要:本研究通过野外垂直土壤剖面分层取样和实验室土壤质地准确分析,为平朔矿区复垦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土壤质地数据,此数据作为复垦区土壤的必要基础资料,将为复垦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总体来看,由于平朔矿区土壤资源丰富,采用“边采边复”工艺复垦的土壤质地与原地貌差异不大。耕地的耕作层和心土层差异明显,说明农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土壤质地。原地貌耕作层土壤中砂粒含量较高,说明土壤熟化程度与砂粒含量正相关,而复垦耕地、林地和草地中砂粒含量与原地貌耕地心土层含量相当,说明复垦土壤熟化程度不高。复垦耕地耕作层中砂粒含量高于心土层中,可能与复垦时表土未分层剥离导致后期复垦时土壤原始层序被打乱。
  • 摘要: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多年冻土广泛分布,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找矿前景.基于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资料,从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角度提出了羌塘盆地3种主要的冻土结构类型,其中由冻融层、含冰沉积物冻土层、含冰基岩冻土层、非含冰基岩冻土层所组成的冻土结构最为常见.研究表明,冻土层结构对天然气水合物温压条件具有一定影响,当非含冰基岩冻土层存在时,其下伏的非冻土层的孔隙流体压力与上部冻土层的微孔和微裂隙特征紧密相关,有利于浅层烃类气体的封存和水合物的成藏.含冰冻土层冰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冻土层形成的过程是大气降雪融化成水后未经蒸发作用直接渗入地下,受气候变冷影响,地层由浅往深逐渐冻结形成.同时,矿化度和阴、阳离子浓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深度沉积物的物化性质.含冰冻土层对于浅层烃类气体封盖作用的定量评价显示,随着含冰饱和度的增加,甲烷气体渗透率降低,当含冰饱和度达到80%时,冻土层能完全有效地限制甲烷气体运移.由于在气候变暖因素的驱动下,冻土层不仅能通过温压条件来控制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存在的空间范围,而且还限制着来自部分水合物分解所产生的烃类气体向浅部运移.因而推测,在青藏高原冻土区可能存在一个由断裂体系相关联的深部烃类储层、中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和浅部天然气藏组成的油气系统.
  • 摘要:为研究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板内伸展开始时间及地幔属性.基于1:5万野外宏微观调查,采用LA-MC-ICP MS锆石U-Pb定年法对分布于东乌旗西部的角闪石辉长岩进行了年龄测定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单斜辉石组成,锆石U-Pb年龄为280.8±1.5Ma,属早二叠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具较高SiO2(48.87%~53.70%)、TiO2(0.73%~2.27%)、Al2O3(15.05%~16.69%)的含量,中等至较高的MgO(4.84%~9.25%)、FeOT(6.91%~10.47%)和较低的CaO(5.80%~7.94%).富Na2O(2.75%~3.90%),贫K2O(1.01%~1.90%),为铁质—富铁质碱性和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组合.稀土总量较高(∑REE为97.50×10-6~251.16×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中等[(La/Yb)N=4.23~7.12],Eu异常不明显(δEu=0.85~0.98).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Sr、K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h等,高的Zr(87×10-6~289×10-6)和Zr/Y(4.03~7.66)比值,与板内幔源岩浆作用的产物一致.综上,认为角闪辉长岩为板内伸展构造体制下富集型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的,标志着~280Ma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造山过程进入到板内非造山阶段.
  •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常规能源的能源形势日趋紧张,国家在非常规能源方面的研究投入在不断加大,希望在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方面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盆地,其中侏罗系是重要的工业性煤炭资源产出层位.盆地的侏罗系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地层普遍发育,并且其中发育厚度巨大的暗色泥岩、炭质泥岩、暗色泥岩,油页岩等,为页岩气的发育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针对西山窑组页岩气展开研究工作,对于西北地区含煤岩系地层中煤系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吐哈盆地现有探井岩性分析,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泥岩脆性矿物含量高,物性好,石英含量普遍高于35%,各类脆性矿物含量一般大于60%。页岩岩石硬度大,脆性高,评价为较好-好页岩气储集层。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泥/页岩受到构造作用的影响,孔隙度变化范围是0.25%~9.95%之间,渗透率变化范围也较大,反应出较大的储层非均质性。基于泥/页岩平面分布情况、烃源岩地化特征及储层物性等相关方面的研究,采用多因素叠加的方法,开展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临矿集团田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矿区的含水层与隔水层,根据矿井涌水量计算结果,提出若干防水、治水措施。正常涌水量为336m3/h,最大涌水量504m3/h,均在可控范围内,为防治水措施提供了保障。据此建议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及严格按照上述各含水层的具体防治水技术措施进行工作,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特别是对于煤矿的“奥灰水”灾害隐患一定要提高警惕。
  • 摘要:探寻深部隐伏铀矿找矿方法是目前铀矿探索的热点,也是难点.笔者根据近几年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铀矿找矿中的实践和研究,认为氡子体累积测量方法适用于西北部地区气候相对干燥,且以花岗岩类为主的地区铀矿深部找矿.能够实现直接对放射性异常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确定其放射性核素铀含量分布规律和确定异常位置,大致查明异常与构造、岩体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对该地区铀矿异常作出快速评价.
  • 摘要:齐古组是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的重要勘探层系之一.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阜东斜坡区不同井的自然产能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不仅与有利储集层空间分布复杂有关,更与成岩演化程度差异、胶结作用类型多样等形成的储层较强非均质性密切相关.因此对该地区齐古组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深入认识阜东齐古组岩性油藏特征,优选下一步勘探目标的关键地质问题之一.研究表明,阜东斜坡齐古组一段储层成岩现象丰富,起破坏作用的有压实、压溶和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有早期粘土矿物包膜的形成,而不甚发育的溶蚀作用贡献不大。目前主体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齐古组一段至少存在两期钙质胶结,早期钙质胶结较普遍,方解石含量高,阴极发光中发亮黄色光;较晚期钙质胶结有充填原生粒间孔隙和交代碎屑颗粒两种形式,阴极发光中发橙红色光。齐古组一段共划分出早期钙质胶结—弱压实相、自生粘土矿物环边胶结—弱压实相和较强压实—弱胶结相三种典型成岩相组合类型,其中自生粘土矿物环边胶结—弱压实相为有利储层发育相带。
  • 摘要:侏罗纪期间河相沉积而成的巨大砂岩透镜体是云冈石窟遗产载体,在目前环境条件下,石窟砂岩风化破坏非常严重.通过现场调查表明,在不同细分层位,砂岩破坏特征与其沉积环境及沉积构造密切相关.进一步对不同风化程度样品进行测试,以此建立起风化评估依据,结果表明,该砂岩化学风化主要体现在胶结物流失、长石蚀变,而次生可溶盐结晶及冻融形成的物理破坏也不应该忽视.通过风化模拟试验可知:酸的溶蚀对石窟岩体表面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形成的可溶盐将导致砂岩出现由内而外劣化现象;由于岩石的孔隙率低、渗透性较差且胶结密实,岩石抵抗冻融作用相对较强.建议云冈石窟目前保护措施以治水为主,通过减少崖壁表面渗水、洞窟裂隙渗水及底部泥岩泛潮来减少上述劣化作用效应.
  • 摘要: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在进行水工环勘查方面,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在大面积的水工环勘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它受地面覆盖情况以及受复杂地形等影响比较明显。就目前发展来看,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更适合在核应急、区域环境辐射调查与环境监测、沿海地区水工环调查等方面应用。
  • 摘要:利用2003年~2005年开展的福建省沿海经济带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福建沿海六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工作区内土壤质量好,绝大部分为"清洁-较清洁"区,面积达7579.7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98.85%,局部区域为"初始-中度污染"区,面积82.7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8%,重度污染区,面积仅5.36km2,占全区面积0.07%,为点状污染.重度污染区主要见于福州、漳州、莆田三个城市,空间位置上为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工业加工区、农田保护区、养殖场等;污染元素以Hg为主,其次是Cd、Cu、Zn、Cr、Ni等元素。其中,Hg最大值达4.727mg/kg、Cd0.524mg/kg、Cu98.3mg/kg、Zn199.4mg/kg、Cr414.2mg/kg、Ni134.6mg/kg。rn 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监督力度,严格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制度、规章进行工业等生产。对农业自身生产方面,发展、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大力推行可降解的塑料薄膜等。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应集中收集,统一作无害化处理。查明各种土壤类型的污染现状及其容量等,针对各类土壤适宜性,发展适宜该类土壤的种植业。针对已遭受污染的土地,采取稀释、置换和化学生物降解等手段恢复其自然环境。
  • 摘要: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内呈东西向断续分布大小不等的花岗岩,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岩时代为早—晚侏罗世.本文对双湖纳若地区原为早侏罗世的花岗闪长岩2件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为215.1±1.8Ma、217.0±1.5Ma,属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闪长岩属偏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高场强元素Nb、Ta、Ti强烈的亏损.形成于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闭合后陆—陆碰撞晚期的后碰撞阶段的伸展环境,以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岩石圈向北俯冲,伴随之后的俯冲板片的断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压力减低,温度升高,促使地壳物质发生了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就是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 摘要:马拉苏地区早泥盆世地层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对其中的火山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定年结果显示有大量的新太古代和中新元古代锆石,表明该区存在古老的大陆地壳物质.火山岩样品SiO2含量为52.38%~69.6%,Na2O含量为2.80%~4.85%,K2O为0.16%~0.96%,TiO2为0.5%~1.96%,Al2O3为14.62%~18.18%,MgO(1.08%~5.75%)变化范围较大,Mg#值在22.92~38之间,具有高钠、低钾的特征,属于钙碱性、低钾拉斑系列.稀土元素总量∑REE=73×10-6~115×10-6,LREE/HREE值为2.66~3.25,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0.83~0.92).玄武安山岩样品相对富集K、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与典型火山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英安斑岩样品也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反映源区可能有较多壳源物质的加入,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玄武安山岩相似,表明其可能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综合研究认为,这套火山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形成于板块俯冲拼贴过程中的岛弧环境.
  • 摘要:本文在J-K1地层划分为十个层序的基础上,通过井-震剖面的对比解释,结合盆地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时期的层序内部构型及其演化特征。根据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可将某盆地J1-K1层序总结为四个时期:双断期快速杂乱充填、单断期明显3分体系域、断坳转换期高位域比例大的3分体系域、坳陷期典型二分体系域。
  • 摘要: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铀矿资源国家,铀矿类型多样,资源丰富,铀年产量也一直稳定在世界前列。近几年,澳大利亚对铀矿政策进行了调整,多个州解除了铀矿开采禁令。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了解澳大利亚铀矿资源和政策现状,争取获得更多的优质铀矿资源。考虑到铀矿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前期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时遇到的困难,建议赴澳的中国企业应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参与铀矿开发的方式以参股为主比较适宜,改变原有的“投资必控股”的固有理念,既能有效降低政府审批风险,也可以使公司进退游刃有余。澳大利亚各州铀矿特征不同,中国企业应该结合各州铀矿主要类型、成矿时代,开展进一步的选区和勘查开发工作。如在西澳大利亚州投资铀矿,应该主要考虑钙结岩型、砂岩型和不整合型等类型。
  • 摘要:通过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白岗岩型铀矿床中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的形式存在,另有少量类质同像形式的铀存在于钍矿物、锆石、榍石、独居石和磷灰石中。成矿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期:岩浆作用期、热液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Sr-Nd-Pb同位素、稳定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地区白岗岩型铀矿主成矿期铀主要来源于前达马拉富铀基底,以铀氧络离子基团和铀的卤化物形式迁移,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白岗岩型铀矿主要经历两期成矿流体,主成矿期流体为岩浆晚期的残余高温低盐度热液,温度集中于470℃~530℃,盐度为3.55%~9.60%NaCleq;叠加改造期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热液,温度集中于150℃~220℃,盐度为4.65%~19.05%NaCleq。
  • 摘要:本文中取样深度均以外侧管壁深度为准。取样时依据柱样颜色韵律变化,分为24层取样,JL7KBC03测站沉积物样品中碎屑矿物较少,其中重矿物有磁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火山玻璃、粘土团、绿泥石、微结核、沸石、辉石、角闪石;轻矿物有石英、长石、硅质和鱼牙骨。重矿物中以火山玻璃、粘土团和沸石含量最高,其次是微结核,四者含量变化很大,且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此外还含有约10%磁铁矿,角闪石以及极少量的辉石。由于取样水深位于CCD界面以下,钙质生物壳体完全溶解,硅质生物含量丰富。地球化学元素结果显示JL7KBC03短柱样中SiO2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65%。另Al2O3、Fe2O3、Na2O、MgO含量约为5%,TiO2、MnO、P2O5含量不足1%。微量元素中除Sr含量大于100ppm外,其余元素含量均小于100ppm。柱样中稀土元素含量极低,平均含量仅为110ppm,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出现Ce的负异常,表明该区海底长期处于氧化条件下.
  • 摘要:本文研究了资源量升级、不同开发状态储量的动态转化方法,掌握了海外项目合同期内储量、资源量变化趋势,为制定海外油气项目中长期开发规划指标如储量替代率、储采比以及调整资源结构的未来收购方向、制定开发经营策略等都奠定了基础。储量动态转化的基础是基于海外项目最新储量公报。对于勘探新增2C资源量和2P储量,升级时间和量化依据项目勘探开发进展及未来的实施计划确定。对于保有2C,项目得到FID,就可以升级为2PUD,但不同类型项目,升级原则略有不同。海上项目在完成开发方案编制或在实施钻井的前一年,项目开发规划中2C资源量对应的合同期累产一次整体升级为2PUD,再依据每年钻井工作量计算每年2PUD升级到PDP的储量。陆上项目在钻井当年,项目开发规划中2C资源量对应合同期累产一次整体升级为2PUD。非常规项目,考虑与新钻井工作量、实施进度对应依次升级。
  • 摘要:墨西哥地质构造格局大体可以划分为:在中生代之前已形成大陆边缘的地体Oaxaquia、Mixteca、Parral、Caborca和Cortes地体;在中生代及之后附着的Guerrero复合地体,Central地体以及BajaCalifornia地体;新生代火山岩系覆盖于墨西哥中西部的大部分区域,横贯全境中部的火山岩带-TMVB带。根据根据墨西哥地体构造格架及墨西哥地质调查局资料研究,共划分了6个成矿带,分别为斑岩型、角砾岩型浸染状Cu-Mo-Au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墨美边境区域及下加利福尼亚;岩浆热液型浸染状、脉状及网脉状Cu-Au-Ag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北部区域;喷流型、接触交代型,层状、脉状Pb-Zn-Cu-Ag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北部区域;块状硫化物型Cu-Pb-Zn-Au-Ag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碱性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区域;富铁的IOCG型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及下加利福尼亚。墨西哥的地质调查水平在拉美地区总体水平较高,20世纪90年代开展过1:10万区域地质调查,全国开展了1:25万地质图和1:5万地质填图工作。
  • 摘要:本文以陕西省与中亚五国为例,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国际合作的途径和配套措施,以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参考。建议整合政府的管理机构,减少多部门管理的不协调现状,明确境外勘查企业的管理主体和职能,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开展工作的机制,避免错失良机。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等地质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中亚地区找矿潜力分析,对重点项目还应研究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和找矿模型,确保项目成功实施。建立海外勘查风险基金,对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减少了地勘单位境外找矿的风险,增强地勘单位“走出去”动力和信心。政府应针对矿业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向海外投资企业予以优惠贷款;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基金、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并对矿业海外投资有所倾斜,尤其对开发利用中国紧缺矿产资源的投资要优先考虑投保,简化投保手续,降低投保成本;采用税收手段,让投资境外勘查企业的矿业公司,可以就境外勘查投资部分,进行投资税收抵扣,鼓励下游企业介入上游。
  • 摘要: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现状,并综合分析了合作前景,旨在直观展示沿线地区油气资源的输送格局。过境管道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跨境管道涉及多方利益,需综合考虑与过境国家的关系。管道经过国家应尽可能少,在本国境内的部分则越多越好。如出于政治原因铺设的友谊石油管道系统和通往东欧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在前苏联解体后分属不同国家,“管道过境问题一度成为也成为其他国家制约俄罗斯的重要杠杆”。主动提升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资源话语权。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国家在中亚和里海地区已形成三家之势。美欧力图使中亚里海的油气资源绕过俄罗斯而直接输入欧洲。俄罗斯试图形成圈占之势。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也有意愿主动与中国合作来打破外国垄断。借“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之际,中国与中亚开展油气资源的合作具有天时地利。利用好中缅管道,降低能源运输风险。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七成以上均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比起马六甲海峡,中缅石油管道至少能缩短1200公里的路程。最关键的是,这条路线避开了马六甲海峡的安全风险。
  • 摘要:近年来,扬子地台北缘铅锌找矿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如陕西南郑马元铅锌矿带、湖北竹溪朝阳铅锌矿成矿带和兴山白鸡河铅锌矿带.马元铅锌矿床资源前景巨大,备受关注.目前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但研究资料还十分有限.前人主要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侯满堂等,2007;王晓虎等,2008;李厚民等,2007),认识到有机物质对成矿具有很大的贡献(侯满堂,2009;刘淑文等,2012),对矿床成因存在MVT型(王晓虎等,2008;李厚民等,2007)和类MVT型(侯满堂等,2007)等不同的认识,对成矿流体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马元矿床属MVT 型铅锌矿床。成矿过程大致如下:扬子北缘震旦纪盆地沉积岩成岩后的地下卤水,在循环过程中下渗到深部基底岩系,并不断被加热(可能存在异常的地热梯度),在其流经过程中不断萃取基底岩石中的Pb、Zn等成矿元素,形成了富含Pb、Zn的成矿流体。加里东期,南、北大陆开始俯冲会聚,扬子板块北缘前沿不均匀隆升,在碑坝古陆隆升过程中,导致其周缘震旦系灯影组构造角砾岩的形成。同时,盆地升温,寒武系烃源岩热成熟形成油气;盆地流体在构造应力和重力势驱动下由盆地深部向边缘流动,盆地中的油气也运移到矿区角砾岩带中,其围岩的致密性使其能够得以保存并形成古油气藏,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由于高温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形成富含CH4和H2S的有机还原性流体,并不断溶蚀围岩形成孔洞。随后,当富含Pb、Zn等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流至富含有机还原性流体的矿区角砾岩带时,两种流体混合,Pb、Zn等遇到H2S而沉淀,并伴生热液白云石等。
  • 摘要: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沿海地下水和河水水化学特征,对圈定海水入侵范围及判断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福建长乐市海水入侵含水层和闽江口海水上溯区采取23件水样进行室内常规离子测试,获得了海水入侵(上溯)区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利用海水稀释线分析主要离子与cl离子之间的相对变化,对比离子实际浓度与理想浓度的差异,分析海水入侵对水化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水与淡水混合,水化学类型从海水到淡水依次为Na—Cl型水——Na—Cl·HCO3型水——Na·Ca—HCO3·Cl型水——Ca—HCO3型水;引起水化学类型和TDS变化的主要因素为Na+和Cl-的增加;Ca2+、Mg2+高于海水稀释线和理想浓度线,Na+、K+在海水稀释线和理想浓度线上下跳跃:Br-/Cl-与海水稀释线吻合较好,可以作为判断海水入侵范围的依据.
  • 摘要:本次研究依据鄂尔多斯盆地降水同位素存在雨量效应的特征,建立包气带截留阀值模型,依据阀值模拟结果与地下水同位素结果进行对比,确定可以补给到地下水的降水强度,从而为准确确定区域地下水的潜在补给量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降水事件表现出明显的氢氧稳定同位素雨量效应,这一效应导致降水的同位素特征与地下水同位素特征表现出部分差异。本文通过建立包气带截留阀值模型,成功应用这一同位素效应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最低单次降水强度为6.2mm。为进一步确定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提供关键参数,同时为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 摘要:本文阐述了山东峄山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包括花岗岩山岳奇峰遗迹,典型的地质构造,奇石景观遗迹,水体景观遗迹,地质灾害遗迹。并给出了保护建议。园内的旅游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地质遗迹景点说明牌、部分交通引导标识牌和游览手册、游览图、科普长廊、主碑等已基本建设齐全,邀请相关地质专家主讲地质相关知识培训导游,使其在实际导游过程中,增加游客的地质知识、满足游客的地质好奇心。对地质遗迹景观、威胁地质遗迹景观或人文自然景观的崩塌体采用工程措施加固消除。加大峄山“石蛋子”地貌和崩塌地质遗迹的宣传力度,使游客大尺度领略峄山地质地貌景观。
  • 摘要:红山子铀矿床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南段乌丹-扎鲁特旗次级火山喷发带的红山子盆地内,其外围分布有同处于火山喷发带中西拉木伦河以南的广兴-芝瑞、托河、万合永、姜家营子4个中生代火山盆地。基于红山子地区的勘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勘查工作应注意加强整个成矿亚带控矿因素的对比研究。细化不同成因类型、成矿时代、赋矿围岩的矿床的控制因素,研究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明确成矿理论在不同成矿作用下的适用性,选择有针对性的找矿方法和手段进行勘查。在物化探测量和解释过程中,与地质人员定期交流,充分利用深部工程揭露资料,加强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类比,坚持多种物探方法结合、物化遥结合的原则,使物化探综合解释能与地质认识紧密结合,各类原始资料的利用率有效提高。重视本区红山子、广兴等复式岩体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开展期次划分、成因、蚀变分带等方面的研究和岩体内异常的评价工作。加大勘查工程的投入,持续加强生产中科研工作,使得针对成矿有利地段的揭露工作能稳步推进,在科研成果的引导下实现全面、高效评价。
  • 摘要: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西起乌鲁木齐,东与卡拉麦里-哈尔里克造山带相连,是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对博格达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属性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博格达造山带是在石炭纪裂谷基础上经闭合-挤压造山形成,还有学者认为是晚古生代岛弧通过板块碰撞而造山的.本文通过对博格达地区沙沟库都克闪长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综合研究,分析该岩体的构造属性和形成时代,以期为进一步了解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构造岩浆演化过程提供线索.
  • 摘要:本次研究在海口、莲花、乐东和岭头构造区的莺歌海二段组采集沉积岩样品6个,岩性主要为砂岩和粉砂岩。通过挑选锆石、制靶、LA-ICP-MS U-Pb定年获得碎屑锆石年龄频谱。研究发现,莺歌海组二段碎屑锆石年龄频谱,随着样品所处的位置呈现一定的规律,表明碎屑锆石年龄组成明显受到物源源区的控制。海口构造区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与现代红河基本一致,但燕山期年龄所占比例明显增多,表明有小一部分物源来自海南岛。此外,研究结果显示,东方构造区莺歌海组年龄频谱复杂,与周边物源区对比后认为该构造区是一个混合物源区,且以红河物源为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构造区样品的物源分析建立了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组二段物源分布图。莺歌海组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储层,对其物源体系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了解该储层的地质形成环境,并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 摘要:江西大湖塘地区是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矿集区内近年查明的世界级超大型钨矿产地,白钨矿体主要呈细脉浸染状缓倾于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位于区内一矿带的成矿母岩顶部发育完好的似伟晶岩壳,壳层的组构特征明显,由母岩向含矿围岩,依次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长英质细晶岩→石英长石似伟晶岩→长石石英似伟晶岩→含白钨矿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壳内石英的阴极发光岩相学研究显示,石英巨晶、斑晶、基质和石英脉大多经历了早阶段主晶石英,中阶段扩散交代石英和晚阶段渗滤充填石英3个生长阶段.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早阶段石英的生长是一个流体加速沉淀的过程,中阶段和晚阶段流体对主晶石英均有叠加改造,其微量元素呈降低趋势.各类石英均表现为富碱金属元素、中高温(≥483℃)、低Li/Al(0.01~0.50,大多小于0.24)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来源,石英的生长具有岩浆—热液过渡性质.综合研究表明,大湖塘一矿带似伟晶岩壳是初始含矿岩浆流体出溶的产物,其形成过程中动态的物理化学条件促进了成矿元素W由母岩向围岩搬运富集.
  • 摘要:本文运用“S”形模型,详细分析了典型工业化国家钾肥需求变化的规律,结合中国近30年来钾肥消费的增长情况以及氮磷钾科学施肥比例,对中国钾肥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据人均钾肥消费与人均GDP的“S”形规律,中国钾肥消费还处在上升阶段,预计2022-2026年达到峰值。峰值期钾肥需求可能达到1000-1100万吨(折K2O)。依靠科技进步,结合中国钾盐资源具有的物质成分多样性特点,实现钾盐湖和富钾卤水中锂、硼、铷、铯、碘等矿产的综合利用;同时大力推进境外风险找钾和钾盐开发,多种途径解决中国钾盐资源短缺现状。
  • 摘要:夹持于甘孜—理塘结合带与金沙江结合带之间的义敦弧岩浆岩带上发育了3条纵贯南北的造山花岗岩带,其中:中带形成了由20余个岩体组成的雀而山-格聂花岗岩带和相关的银、锌、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对格聂(南)花岗岩体进行研究,发现其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三类,以二长花岗岩为主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格聂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89.9±3.6Ma.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中主量元素化学成分具有富硅、富铝、低钠高钾的特征,为典型的S型花岗岩.铝饱和指数ASI>1,指示岩浆源自地壳;(CaO)%/(Na2O)%值等于0.1左右,表明源岩为大陆地壳沉积岩区的泥质岩.稀土总量均值228.83×10-6,稀土配分曲线呈略右倾近直线海鸥型,与地壳熔融型花岗岩形态一致.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铕出现明显负异常(δEu=0.13),显示岩浆分异结晶作用强烈.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明显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富集高场强元素U.Rb/Sr平均比值14.97,表明格聂花岗岩的源岩为上部陆壳.结合Rb-(Y+Nb)图解、(Rb/30)-Hf-(Ta×3)图解、R1-R2变异图解,格聂南岩体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环境,应是甘孜-理塘洋盆和金沙江洋盆闭合后,造山后伸展作用活动的产物.
  • 摘要:金河磷矿矿区内山高谷深、雨量充沛、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地震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流域内巨大的谷岭高差、陡峻的岸坡及较大的沟床纵比降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大量固体松散物堆积于缓坡坡脚及沟底,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固体物源;矿区属褶皱型高中山岩溶水文地质区,雨量充沛,河流具暴涨暴落特点,这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水源条件。矿区区内共有17条泥石流沟,其中有3条大型的泥石流沟和14条大型泥石流主沟的支沟。评估区内三道沟、干沟、石亭江泥石流沟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界限不明显。
  • 摘要:本研究发展了非饱和带水流通量温度示踪的通用程序,并通过野外试验和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利用土壤温度的时间序列信息结合DHR模型可以计算与监测频率相同的非饱和带水流通量;毛乌素沙地的非饱和带水流通量介于10-6~10-7ms-1数量级。同时,研究中发现,后续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完善利用土壤温度计算非饱和带水流通量:土壤热参数对水流通量计算的敏感性分析;土壤温度监测仪器的间距及监测频率对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分析。
  • 摘要:本文对羌塘盆地戈木错地区的泥火山群进行了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研究区泥火山沉积物主要为第四系风化沉积物及被流体带到地表的下伏地层岩块组成.酸解烃法、蚀变碳酸盐法(△C)对土壤样品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含有的有机酸解烃成分具有完整C1-C5序列;烃类各组分间、烃类和碳酸盐指标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烃类气体来源为原油伴生气和凝析油气,显示出深部热解成因气的特征.
  • 摘要: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着重金属的迁移性和危害的程度.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应用最多的是Tessier和BCR连续提取法.Tessier和BCR连续提取法没有考虑土壤样品的特征.美国环保署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法虽然考虑土壤pH值,但没有划分形态.采集不同pH土样,结合Tessier、BCR和毒性浸出鉴别方法的特征,优化出针对不同pH值土壤的连续提取方法,将土壤中重金属划分为活性态、次生碳酸盐结合态、次稳定态和稳定态.用优化的连续提取方法对土样进行连续提取,重金属回收率为85%~115%.优化连续提取方法的结果与Tessier和BCR结果对比显示优化连续提取方法克服了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非石灰质土壤提取过量BCR连续提取法对石灰质土壤提取不足的缺点.优化后的连续提取方法数据稳定可靠,可作为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使用.
  • 摘要:乔尔天山-岔路口地区1∶50万化探和1∶5万化探资料显示Pb、Zn、(Ag)等成矿元素综合异常具有规模大、元素套合好、异常强度高,异常展布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等特点,已发现的矿(化)点多与所圈定综合异常特别是浓集中心关系密切。区内铅锌矿具有受地层层位和区域构造双重控制的特点,赋矿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龙山组和上白垩统铁隆滩群,含矿岩性包括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少量白云岩、砾岩、泥岩,矿体形态多为透镜状、似层状、层状,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菱锌矿为主,其成因类型应为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碳酸盐型铅锌矿和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随着本区找矿工作的不断推进,深入研究本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机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揭示流体运移与成矿耦合关系,研建找矿模型,不仅对指导生产找矿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同时对丰富本区乃至环青藏高原东-北部缘的弧形巨型铅锌成矿带找矿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马坑式铁矿是闽西南晚古生代凹陷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铁矿类型.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火山)沉积成因和接触交代后生成因两种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沉积-改造"这一观点.但铁质的来源、铅锌钼等多金属元素的来源、后期热液对铁矿的改造方式等仍没有定论,严重制约了闽西南凹陷带铁矿找矿工作.作者对马坑式铁矿矿床特征进一步分析,对闽西南凹陷带铁矿成矿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指出马坑式铁矿主要赋矿层位是经畲组下部和栖霞组上部的海相火山岩,海相火山作用是铁质的主要来源;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对铁多金属成矿的作用主要是金属元素的活化转移和多金属的叠加富集;马坑式铁矿的矿床成因:海相火山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闽西南凹陷带铁多金属找矿重点区域:梅县玉水-龙岩马坑-德化阳山一线的超壳断裂带两侧。
  • 摘要:虽然显生宙以来大部分金矿和陆壳物质一样通过再循环形成,然而吉黑东部金成矿作用应当是通过新生陆壳形式经地幔高浓度熔融形成,这种大规模新生陆壳的高速增生可能是吉黑东部乃至中国东北金钼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中国东北多板块拼合背景下的新生陆壳增生作用研究不仅对理解区域深部壳幔岩浆演化以及丰富金钼成矿理论具有极大帮助。
  • 摘要:作为东秦岭钼矿带上的重要矿床秋树湾铜钼矿不仅发育斑岩型以及矽卡岩型矿化,还发育有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化,这将有利于该成矿带钼矿成矿机制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尤其是更加有利于揭示该成矿带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另外,近期的研究还显示,与秋树湾铜钼矿床同期产出的金堆城、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雷门沟等均属于大型-超大型矿床,但是,秋树湾铜钼矿仅能够达到中型矿床规模。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了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又是怎样的构造演化机制及地球动力学制约着成矿元素的空间分配及其富集规模,诸如这些新现象与新问题都值得进一步从深部地球动力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尤其是需要从东秦岭钼矿成矿带的整体视角来进行考虑,以期从区域成矿的尺度来解析成矿元素的大规模富集机制。
  • 摘要:通过对祁漫塔格地区的地表岩(矿)石磁化率数据采集处理,经对比分析了其岩(矿)石磁性特征规律,从最新的航磁资料来看,祁漫塔格地区的航磁异常展布方向为北西西向、北西向及东西向,与区域构造线相一致,异常分布反映了地质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特征。据此可划分断裂构造和圈定侵入岩体范围。磁铁矿床在航磁△T异常平面图上表现为强度大、梯度陡、走向明显有规律的异常。当铁矿矿体埋深较大或与磁铁矿共生的多金属矿,异常幅值显著减小,一般表现为负磁异常背景上相对磁力高或△T异常等值线局部扭曲和转折。在大面积区域性磁异常背景上显示弱磁异常,以梯度缓、强度低为其特征。利用以上航磁特征,对祁漫塔格地区2处铁多金属矿进行了找矿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鉴于“大厂层”的重要性和复杂的地质现象,客观地分析“大厂层”砾岩的形成演化对认识“大厂层”的形成具有指示意义。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大厂层”砾岩砾石母岩以玄武岩为主,填隙物物源主要为火山灰和熔岩碎屑;砾岩的“泥化边”构造及填隙物中的青磐岩化矿物组合及滨海相海绿石矿物揭示砾岩形成于近地表环境。结合现代火山-沉积研究,对现代火山岛滨岸环境的演化与火山作用、剥蚀作用和生物作用等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论述,证实在火山岛周缘或者被玄武岩流覆盖的滨海岸可以形成不连续的砾岩堆积体,这种砾岩岩性表现单一,全部来自火山喷发熔岩;对冰岛南部海岸砾石的形成研究认为,形成砾岩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海岸风暴潮。基于上述认识,初步推断“大厂层”砾岩的形成机制是:炽热玄武岩流在海水中急剧爆裂,同时火山碎屑参与沉积,形成的玄武岩前积层(淬碎熔岩角砾)及凝灰岩,沉积在茅口组灰岩之上;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炽热玄武岩冷凝收缩,柱状节理发育,在潮汐流和沿岸流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磨蚀形成“大厂层”砾岩。
  • 摘要:东溪-南关岭金矿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城南东30km.是北淮阳东段发现的第一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过去20多年的研究表明,锆石可以直接从中低温热液流体中生长结晶.通过对锆石的形貌和结构、微量元素组成、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及综合分析,可以较好的识别热液锆石.热液锆石的U-Pb定年已成为确定热液矿床成矿时代的途经之一.
  • 摘要:西天山广泛分布的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进行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构造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复杂性及不同学者所运用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的不同,导致对新疆西天山石炭纪构造性质仍有较大的争议。西天山伊犁伊犁地块南北缘及中部阿吾拉勒地区广泛出露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主要为流纹岩、粗面岩、安山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沉积的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其内赋存了金、铁、铜等重要的金属矿床,是研究西天山石炭纪构造属性和天山古生代造山作用演化过程最为直接的载体。
  • 摘要:本研究选择西秦岭白龙江地区的岩浆岩侵入体开展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试图了解这些岩体的形成时间,进而就西秦岭地体的演化属性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和构造演化模式;并依据岩体所反映的构造环境试图对西秦岭造山带在中生代到新生代初的构造机制转换及与成矿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 摘要: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南部的应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在揭示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方面是有效的,能够较好地反映钙结岩铀矿化的分布范围。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钙结岩型铀矿床,但在西北等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雨水较少、风沙较大,具备合适的铀源区,因此具有较大的钙结岩型找矿前景。特别是在我国西北荒漠区已经发现了许多航空和地面放射性异常,但由于工作程度较低,尚未实现找矿突破,但随着我国铀矿找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当前铀价处于低谷的时期,寻找埋藏浅、易开采的铀矿床势必会成为主要的找矿方向之一。因此,活性炭吸附测氡等经济、有效的放射性测量方法也必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 摘要:本文选取该井田含铁质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共生组合特征,以期解译其生成、演化机制.研究表明侵入体、蚀变煤及过渡带内的黄铁矿发育着不同的共生组合。岩-煤蚀变带可能存在着一个受钙长石铁白云石化控制的黄铁矿生成过程。黄铁矿的生成与演化源于侵入体,在蚀变带内强烈发育,蚀变煤中仍存影响。
  • 摘要:贝尔凹陷具有丰富的铀源、有利的沉积相带、良好的赋矿砂体、稳定的顶、底板泥岩隔水层,同时区内构造沟通深部的还原流体,对目的层伊敏组进行还原,为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环境。因此,贝尔凹陷铀成矿前景较为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和评价工作。
  • 摘要:岩性是花岗岩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构造运动、断层和节理是必要条件,而气候则是外动力作用的重要因素。九华山花岗岩经历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塑造了九华山园区花岗岩主体地貌景观。九华山花岗岩发育的垂直节理、水平节理、斜节理为穹状、锥状和脊状峰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后期的流水作用、侵蚀作用,造成岩石易沿裂隙面产生崩塌,是形成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差、冰劈、根劈作用等对塑造花岗岩峰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摘要:浙闽相邻区广泛出露的白垩纪火山岩划分为上下火山岩系.下火山岩系为大面积展布的早白垩世早期长英质火山岩,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Pb等和LREE,无明显Eu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εHf(t)值较低(-20.43~-6.39),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8~2.2Ga之间.上火山岩系为局限于断陷盆地内的早白垩世晚期长英质火山岩,属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对贫硅贫碱但同样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负Eu异常明显,εHf(t)值较高(-10.00~-4.51).研究表明,上下火山岩系均表现出随时代变新∑REE和LREE分异程度降低的趋势,均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主要为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元古代陆壳基底部分熔融形成的低Sr流纹岩类,但上火山岩系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更强烈的壳幔作用;例外的是下火山岩系西山头组上部熔岩,属东南沿海罕见的橄榄玄粗岩系列高Sr粗面英安岩,以富集Sr、Ti、Co、Ni和低的εHf(t)为特征,推断由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区域晚中生代火山岩的综合对比表明,东南沿海深部壳幔作用具有从中—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逐渐增强、自南往北依次减弱的时空演化规律.
  •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煤炭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分析,在安全、高效、环保优先的前提下,建议选择新兴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开启江苏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详细分析了采用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开发利用江苏省煤炭资源的五大优点,为江苏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探求一条新路子.
  • 摘要:本文系统收集了银川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资料,选取兵沟PS1剖面进行了5cm高密度的采样,通过对磁化率、粒度特征的解译,并结合年代学研究,初步探讨了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揭示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一些突变事件和气候的异常变化,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西秦岭同德—泽库多金属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位于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铝、金成矿带的最西端.江里沟矿床是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江里沟铜钨钼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了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219.5±3.1~222.2±4.0Ma,等时线年龄为224.3±7.3Ma.矿区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岩石存在两个期次结晶年龄232±4Ma和214±4Ma,矿区花岗岩可能是两个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斑岩型矿床矿化晚于成矿母岩的特征,认为江里沟矿床成矿时代属晚三叠世,与矿区232Ma期次的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成矿晚于成岩约8Ma,成矿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是西秦岭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本次研究可以大致确定岗察复式岩体周边矿床成矿时限为243.8~214Ma,与区域西秦岭—东昆仑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时代一致,构成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系统的一部分.
  • 摘要:大柴旦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北部的次级山间盆地,其矿产资源丰富,以戈壁滩、沙丘和高山为主,无常年性河流入湖,年均气温1.9℃,年降水量60~80mm,分布不均匀,年蒸发量为2167.1mm,是年降水量的24倍多,年日照时数为3239.5小时,因此气候干旱,形成荒漠生态环境,伴随大量盐沼和碱滩形成.不同种植物与土体之间所形成的根-土复合体的力学效应,同时可以提高土体强度等作用,本项研究的开展将为盐渍土改良的机理研究以及盐湖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大柴旦盐湖区公路路基边坡的两种盐生植物,分别为芦苇和披碱草。为了探讨大柴旦盐湖区2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结果,直剪试验结果表明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值由大至小依次为芦苇根-土复合体>披碱草根-土复合体>素土,内摩擦角Φ值为30.2~33.6°,其变化规律不显著。在剪切初始阶段,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呈线性关系,随着剪切位移逐渐增大,剪应力与剪切位移的关系则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同时在相同剪应力作用下,与初始阶段相比非线性阶段则形成相对显著的剪切位移,至剪切破坏后剪应力则呈近似为水平线,反映出剪应力趋于稳定。
  • 摘要:西准噶尔地区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成为后碰撞-成矿作用研究热点地区.西准噶尔北部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近北东-南西走向的吾尔喀什尔山,近东西走向的谢米斯台山、赛尔山、沙尔布尔提山、塔尔巴哈台山和萨吾尔山.西准噶尔地区出露的大量A型花岗岩,被认为是后碰撞地壳垂向生长记录者,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西准噶尔的西南部地区,对西准噶尔北东部A型花岗岩研究较少,朱鲁木特岩体位于西准噶尔地区北东段,本文通过对朱鲁木特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为研究西准噶尔地区后碰撞的演化古生代地壳增生作用和动力学背景等提供新的证据.
  • 摘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
  •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山东东部即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各侵入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结合新获得的LA-MC-ICP-MS U-Pb测年数据,重新划分了研究区侵入岩构造-岩浆演化序列,为山东东部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摘要:基于205条化石记录,青藏地区早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共统计出61个动物群。根据双壳类种一级别不同生态类型的比例和一些特殊属种的出现,这些动物群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代表碳酸盐台地、盐度控制、浅海、半深海四种生境,以海相动物群为基础,结合地层特征,本文在精细时间框架下,讨论青藏地区早中生代古地理面貌及其与特提斯构造演化之间的联系。
  • 摘要:叠层石是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岩石记录中的“藻席”(微生物席)的建造物.在北京西山寒武系芙蓉统凤山组下部,见一层厚度为2~3m的叠层石生物层.宏观上,该生物层主要为大型柱状叠层石所组成;微观上,表现为致密泥晶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构成的泥晶相叠层石.在叠层石内部,各种特殊的颗粒如底栖鲕粒、核形石和凝块石的发育,表明了微生物席内颗粒的多样性,而三叶虫骨屑的发育则意味着叠层石生长过程中较为强烈的泥晶粘聚作用;致密泥晶中的黄铁矿晶体,间接地反映了泥晶的异养细菌成因.因此,凤山组中的叠层石生物层,作为“贫乏骨骼的寒武纪风暴海”中典型的沉积学现象,成为较深水背景之中微生物造礁作用的典型实例,也成为理解微生物席内微生物成因颗粒多样性的典型岩石记录.
  • 摘要:本文基于地震、重力、电法等资料,对中新生代断裂体系、构造变形及构造样式进行剖析,重新构建研究区构造地层格架,通过构造演化分析,探讨不同时期构造运动对变形、地层发育与残留分布的影响,以指导勘探部署。受控山、控凹的北西向逆冲断裂和马仙、陵间两条压扭性断裂的共同影响,柴北缘东段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在平面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征,柴北缘逆冲褶皱带整体表现为三排叠瓦状逆冲推覆体,时序上表现为后展式。依据变形特征、构造样式、地层发育等,将柴北缘逆冲褶皱带自盆缘至盆内划分为:盆缘逆冲推覆构造带、盆内逆冲叠瓦带、前缘逆冲推覆带和盆内反冲构造带。盆缘逆冲推覆构造带通常具有上下两层结构,断裂下盘以逆冲叠瓦构造为主,上盘以挤压褶皱变形为主。燕山运动晚期:在北东-南西向强烈挤压作用下,盆缘南祁连断裂以及盆内控山、控凹的赛南、绿南和马仙断裂形成(或活化)并强烈活动,分别控制了鱼卡凹陷、绿梁山凸起、马北凸起的形成及演化。位于赛南断裂上盘的鱼卡凹陷被整体抬升剥蚀,白垩系剥蚀强烈,仅在深凹部位残留。绿南断裂控制的绿梁山凸起形成并抬升至地表,上部中生界剥蚀殆尽。位于马仙和绿南两大断裂的交汇处的平顶山地区,经历了不同方向的挤压变形,在马仙断裂的上盘残留部分中生界,形成一夹持于马仙和绿南断裂之间的三角楔。
  • 摘要:海洋沉积物是指海底表层的物质组成成分,包括基岩和松散沉积物两大类,一般情况下是指松散沉积物。确定底质沉积物的类型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环境意义。对底质沉积物的调查与分析不仅是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的主要内容,也是综合性海洋调查的一个基本内容。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对海底沉积物分层结构进行连续探测,从而获得直观的浅地层剖面的一种海底声学探测技术。深海沉积物取样中浅层剖面探测技术可以精细的刻画浅层沉积物的沉积层序,清晰的展现其密度、声特性、软硬度等特征,有利于浅层沉积物地质属性的初步确定以及之后选取合适的取样工具和位置进行定点取样,保证了沉积物取样的精确性、完整性。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深海沉积物取样的精确度和成功率。
  • 摘要:凤庆西老黄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岩石表面风化较重,主要表现为绿泥石化、硅化、钾化、钠黝帘石化、绢云母化。部分岩石发育明显构造变形,表现为初糜棱岩化。凤庆西老黄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的斜长石为中酸性斜长石;黑云母具有富Al2O3、FeO,低TiO2的特点,为镁质黑云母,但具有向铁质黑云母过渡的趋势,岩石化学分析判断岩浆具壳幔混源特征。
  • 摘要:本研究选取安徽及其邻近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流动地震重力测量工作的开展,探讨重力场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以期给出该区新的地震背景趋势.
  • 摘要:松潘—甘孜造山带广泛分布着三叠纪花岗岩体,其成因对正确认识研究区花岗岩浆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万里城岩体寄主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含量(69.43%~73.10%)和较高的全碱含量,具弱过铝质(A/CNK=1.01~1.12)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类.暗色微粒包体具较低的SiO2含量(52.85%~59.50%)和较高的Mg#值(45~63),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二长(闪长)岩.包体为典型的岩浆细粒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环带结构斜长石、瞳状石英、反鲍文序列的不平衡岩浆结构等.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包体起源于壳幔混合作用,是底侵的幔源玄武质岩浆与上覆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的产物,混合的熔体经历了钛铁矿、黑云母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最终形成万里城暗色微粒包体.而寄主花岗岩则起源于纯的长英质陆壳,岩石具有较低的Mg#值(21~39)、中等的CaO/(MgO+TFeO)值、较高的K2O/Na2O和(Na2O+K2O)/(TFeO+MgO+TiO2)值等,指示源区主要为变杂砂岩类.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提出松潘—甘孜造山带内大规模花岗质岩体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碰撞后伸展背景下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加热.
  • 摘要:浙江雁荡山是中国东南部燕山晚期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央侵入相石英正长斑岩的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斑晶和基质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复杂环带的成因和相关的岩浆作用过程.斑晶斜长石由熔蚀的核部和表面干净的幔部组成,边部包裹有钾长石膜.核部斜长石呈浑圆状或港湾状,内部发育筛状结构,An成分显著低于幔部斜长石,代表来自酸性岩浆房中早期结晶的斜长石捕掳晶.同时,幔部斜长石与自形、表面干净的基质斜长石具有类似的An含量,且两者均含有针状磷灰石的包裹体,应结晶自与暗色微粒包体相应的基性岩浆.长石的复杂结构记录了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演化过程.岩浆混合之后的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岩浆房的压力突然减小,温压条件达到钾长石结晶的区域,在石英正长斑岩的斑晶斜长石和暗色包体中的斑晶与基质斜长石外均形成钾长石膜,构成反环斑结构.
  • 摘要:在大气降水及地表静态溶滤作用下,土壤中的元素会随溶滤液溶出,其中有益营养元素的淋溶流失,造成食物链中人体必需元素的缺失,影响到人类健康.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川西北高原,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甘肃、青海两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面积8.4万多平方公里,地域宽广.阿坝州地区大骨节病甚是严重,研究表明大骨节病与硒含量密切相关.本次水土静态溶滤实验以四川阿坝州地区阿坝、壤塘、红原三个区域代表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不同pH值的雨水作用下土壤中各元素的解吸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的水土溶滤模拟实验,考察了不同pH值雨水影响下土壤中各元素的解吸行为,得出研究区雨水作用下土壤中各元素的溶出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探究其与大骨节病的相关关系.
  • 摘要:为明确西安地裂缝对地铁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工程灾害,提出地铁区间隧道通过地裂缝带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措施及防水措施,本文主要研究西安典型地层埋深20.0m范围内地裂缝活动对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的影响,为地铁穿过地裂缝地段的结构措施和防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比例尺(1:5)的结构模型试验,分析了西安地裂缝活动对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并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以下结论:地裂缝上盘沉降时,盾构衬砌顶部位于下盘的部分呈受拉状态,位于上盘的部分呈受压状态;衬砌底部上盘呈受拉状态,下盘呈受压状态;衬砌两侧壁基本呈下盘受拉、上盘受压状态。位于地裂缝附近的衬砌部分所受剪应力较大。地裂缝上盘下降时,地裂缝附近的衬砌在接头附近处发生破坏,衬砌环离接头较远的部位基本不产生破坏,离地裂缝越近的衬砌破坏越严重。
  • 摘要:大柴旦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的次级山间盆地中,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盐湖之一(柳大纲等,1995;郑绵平等,1989;高世扬等,2007).本文基于湖底沉积剖面DCD-2和DCD03以及柱硼镁石矿层,以期深入探讨更具特色的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的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成矿环境.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而柱硼镁石矿层形成之后,从沉积物岩性来看,大柴旦盐湖则一直保持在盐湖沉积阶段,且卤水浓度较高。由此可见,在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以及形成时的湖泊环境与现今存在很大的不同。
  • 摘要: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二叠系上统下乌尔禾组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尤其渗透率较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总体来说是一个埋藏深、低孔、特低渗、非均质严重的巨厚砾岩油藏.多年的开发实践表明,该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尤其是近几年进行的三次加密调整后,产量仍不稳定.为保障第四次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的稳产、增产,急需开展油层分类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提供的不同孔隙度与生产初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可将目的层储层类型划分为五类。Ⅰ类储层与Ⅱ类储层的最高每米采油指数分布最多,几乎占了所有储层类型中的全部;Ⅲ类储层的采油指数分布基本小于1 t/d.m;Ⅳ~Ⅴ类储层中的采油指数基本小于0.2 t/d.m;总体来说储层级别越高,采油指数就越高。(2)估算Ⅰ、Ⅱ类储量为5486.5×104t,占到总储量的60.4%,主要位于油藏中部及256井断裂上盘的中部。Ⅰ、Ⅱ类储量分布区适合小井距开发。
  • 摘要:海域水深超过300m,其海底的温压场都可以满足水合物成藏,这反映出水合物在全球海域可能普遍、大面积赋存的事实(Kvenvolden,1995).然而,实际的钻探结果却与理论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水合物藏的实际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2009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水合物专家Collett等(2009)通过对典型水合物富集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等特征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水合物油气系统"(GasHydrate Petroleum System)的概念,他们认为:水合物油气系统涉及到6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水合物稳定条件、气体来源、水源、含气流体运移、适宜的储集体以及合理的成藏时间.本研究首先总结了水合物油气系统理论的内容,然后对神狐海域南北部水合物赋存条件进行了一致性和差异性对比研究:考察发现,神狐钻探区在温压、气源供给条件方面的均一性,即在钻探区内,温压、气源供给可视为均一条件;而流体运移类型、沉积、构造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认为控制水合物分布的因素应重点考虑流体运移及构造沉积因素,而不应仅停留在温压及气源条件上。
  • 摘要:1阿尔泰山南缘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阿尔泰南缘是新疆北部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内分布众多矿床,矿床成因以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为主,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品位高、规模大的特点.早-中泥盆世时期,阿尔泰山南缘系一走滑型活动陆缘扩张构造带,位于西伯利亚地台的西南缘,是在加里东期褶皱固结陆壳基底之上形成的火山-构造盆地(图1),盆地基底具有明显的块断结构,它控制了盆地的古构造-火山沉积相区和矿化分区.阿尔泰山南缘铜铅锌矿化分为两个带:即西南的阿舍勒铜锌矿带和东北的冲乎尔-克朗-麦兹多金属矿带.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与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关,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与断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阿尔泰地区的基本构造格局主要由一系列北西-南东向的线性紧密褶皱、区域性冲断层及大型变形冲断推覆体构成,不同级序的构造控制了不同级别的矿化,构成了构造控矿系列,在阿尔泰南缘成矿区中大致可分为四级控矿构造:第一级是阿尔泰扩张陆缘的分区构造,它控制了矿带的位置;第二级是火山-沉积盆地,控制了矿化区即矿田的产出位置;第三级是火山-沉积盆地内的火山-构造断块,控制了矿化集中区;第四级是火山中心同生断裂等局部主控因素,控制了矿床和矿体的产出。阿尔泰南缘成矿带东起富蕴县卡拉先格尔断裂,西至哈巴河县薄克吐巴依一带,长400 km,宽10~30 km,等间距斜列着3个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从北西向南东依次为冲乎尔盆地、克兰盆地和麦兹盆地,各盆地中主要含矿地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岩性为海相流纹质-英安质为主的火山沉积建造,产出有火山-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型、磁铁硫化物型和萤石方铅矿型铅锌矿床。冲乎尔盆地以铜、锌矿化为主,但是由于盆地基底受花岗岩体的侵蚀,矿体遭到了破坏;克兰盆地是3 个盆地中矿化种类最多的一个盆地,分布有金矿、铜矿、铅锌矿和铁矿等,因目前均只对300~500m 以浅范围进行了控制,表现出矿体规模均不大,多为中型矿床,如铁米尔特铅锌矿(中型)、大东沟铅锌矿(中型)、塔拉特铅锌矿(中型)、红墩铅锌矿(小型)、托莫尔特铁矿(中型)等矿床;麦兹盆地则为3个盆地中矿化最集中、矿床规模最大的一个盆地,是一个重要的铅、锌、铁矿化集中区(郭正林等,2007),可可塔勒超大型铅锌矿床、蒙库大型铁矿床、阿克哈仁铅锌矿、铁热克萨依铅锌矿等矿床(点)较为著名。
  • 摘要:储层岩石润湿性是岩石矿物与油藏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岩石-流体综合特性的宏观反应(崔志松,2009).很大程度上,它对孔隙中流体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润湿性的影响从孔隙一直到整个油藏规模,与注水动态,驱油效率、乃至一些测井方法(电阻率测井,核磁共振),钻井液配方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吴天江等,2009).rn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各层组原始润湿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亲水和中性润湿性特征,少量表现为亲油润湿性特征。纵向上亲油储层主要分布在克拉玛依组、齐古组和八道湾组油藏,其中克拉玛依组油藏亲油最多;平面上亲油储层主要分布在六区、七区和九区的克-乌断裂带、克百断裂带附近。rn 储层岩石矿物、粘土矿物对润湿性的影响较小,而流体性质对储层润湿性影响较大,其中主要非烃、沥青质的影响较大。rn 克拉玛依油田亲油储层润湿性变化机理是:由于断层的剧烈运动,导致非烃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极性最强的沥青质沉淀,非烃沥青质中少部分溶于水的物质刺穿水膜,打破水膜稳定性,经过长期地质过程,改变储层润湿性。
  • 摘要: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也是中国潜在的石油战略后备区之一.新的油气地质调查发现,盆地内发育优质古生代烃源岩,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的暗色泥岩,具有机碳含量高的特征,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Ro值大多为1.50%~2.40%,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前那底岗日组的古风化壳是盆地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储集层,其覆盖于二叠系以及前人已确定的三叠系肖茶卡组地层之上.新发现的上侏罗统-下白垩世白龙冰河组泥灰岩夹膏盐、页岩是区域上较好的盖层.盆地内近年来在地表发现油气显示250余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现代天然气泄漏的泥火山,并采集到了天然气样品.综合考虑沉积相、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保存条件等因素,优选了6个有利区块,其中,托纳木和半岛湖区块作为潜力目标区进行了勘探.
  • 摘要:北祁连造山带位于秦祁昆巨型多旋回复合造山带中段,夹持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中祁连-柴达木板块之间.浪力克铜矿床赋存于北祁连中段冷龙岭火山岩带内,位于青海省门源县仙米乡,该矿由青海省东部地质队1957年发现,经1988年青海省第二地质队的详查工作,探明矿床已达中型规模,但其科学研究程度很低,如其含矿岩体的成岩时代一直未得到精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也存在海相火山岩型与斑岩(潜火山岩)型矿床的讨论,大量制约找矿的科学问题尚待解决.浪力克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阴沟群火山岩组及第四系,下奥陶统阴沟群火山岩组为一套浅变质的中-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以海相安山质或玄武安山质熔岩为主,浪力克矿区为一火山喷发中心,从矿区各类火山岩厚度变化很大,延伸不稳定,走向上呈半环状弧形展布,潜火山岩呈半环状或岩栓、岩钟状产出,可推测火山以中心式喷发为主。作者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浪力克矿区含矿石英闪长玢岩的成岩时代进行精确厘定,结果表明,其206Pb/20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461.5±7.3) Ma,锆石从形态、结晶振荡环带结构及元素含量均显示出岩浆成因的特点。初步认为浪力克铜矿床为斑岩(潜火山岩)型铜矿。浪力克铜矿矿床类型的初步确定,说明北祁连除蕴含大量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外,在寻找斑岩(潜火山岩)型铜矿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前景,值得进一步关注.
  • 摘要:沽源-红山子铀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其中红山子铀-钼矿床为该成矿带内的典型代表.笔者通过对矿区范围内出露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等研究,厘定了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物质来源,为研究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证据.同位素证据。
  • 摘要: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具有分形特征(Mandelbrot et al.,1983;Okubo Paul G et al.,1987),借助于分形理论,可以对断裂构造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断裂体系分维值大小是断裂数量、规模、组合方式以及动力学机制的综合体现(Berry et al.,1980),可用于定量描述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表征断裂体系的复杂程度(Turcotte etal.,1990;平田隆幸,1990).针对断裂构造分形特征的研究,已经在油气、金属矿产、煤矿等资源的勘查和预测评价中得到了应用(沈忠民等,1995;金章东等,1998;卢新卫等,1998;陈江峰等,1999;张均等,2000).断裂构造是热液型(主要为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具有控矿、导矿和储矿作用(孙文鹏,1980;徐增亮,1982;杨顺田,1984).研究断裂分形特征与热液型铀成矿之间的关系,对铀矿找矿及预测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断裂构造分布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对成矿的作用与影响,是铀矿找矿工作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两个铀矿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断裂构造信息维越大则越有利于铀成矿,反之亦然,为建立断裂构造与热液型铀成矿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建立热液型铀矿预测标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此次计算断裂信息维时,对断裂构造没有分级,即将深大断裂和次级断裂作为相同对象进行处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对断裂构造进行细分,分别计算相应的信息维,会为断裂信息维在铀矿找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更加充足的依据。
  • 摘要:洋岛玄武岩(OIB)起源研究是当代固体地球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最基本问题之一,通常被认为源于地幔柱.西准噶尔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该地区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包括唐巴勒、玛依勒、达尔布特及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带,它们组成相似,主要为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纯橄岩、铬铁矿、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拉斑质和碱性)、硅质岩及斜长花岗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西准噶尔蛇绿混杂岩带中不断有不同时代OIB被识别.这些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具有高TiO2和FeOt,低MgO,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特征,没有明显Nb、Ta负异常,与日喀则及夏威夷洋岛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极为相似,可能形成于大洋板内的海山或洋底高原,认为其成因与地幔柱相关,表明在西准噶尔(洋)的演化过程中,不仅是洋内俯冲系统,还伴有地幔柱活动.结合前人研究,认为中亚造山带可能是洋内俯冲+地幔柱复合的演化模型.同时,对中亚造山带中的OIB及OIB型玄武岩形成时代进行系统总结发现,它们不仅时代宽度大,并且具有连续发育的特点.对正确认识地幔柱活动在显生宙中亚造山带地壳增生过程中的贡献提供新的资料和证据.
  • 摘要:就像用“砝码”标定“称”来测量物质质量一样,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也需要这样的“砝码”标定它的测量工具——衍射仪,从而能够进行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和对比.这个砝码就是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或称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第2届Kübler-Frey国际研讨会伊利石结晶度圆桌会议就伊利石结晶度标样和近变质带的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用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校正X射线衍射仪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没有进行标样校正的伊利石结晶度数据将被拒绝发表,经过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校正后的伊利石结晶度数据才可用于近变质带的划分和国际对比.本文就伊利石结晶度测量的有关衍射仪类型与差别,衍射仪系统,测量条件,样品的影响和国际标样对仪器的校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仪器,同型号仪器不同测量条件与状态,样品的不同制备方法都将影响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测量.指出只有使用国际标样才可校正测量的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从而达到消除偏差准确划分近变质带的标准和进行国际对比的目的.
  • 摘要: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世界总趋势一致,因此弄清国外城市地质工作进展与趋势对中国城市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城市地质的定义、内涵、任务、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与阐述,接着对国外发达国家近百年来开展的主要城市地质工作内容、思路、技术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指出了城市地质工作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城市地质工作的深度及服务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以GIS为平台的数字城市地质资料集群化系统将更加智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与评价及其治理仍是今后城市地质工作的重点,地下水动力系统的变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己引起广泛的关注,城市地质调查正在更多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是城市地质的重要内容,调查、监测和测试等方法技术会不断革新。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地质的理论研究、工作重点、技术方法、信息系统、工作深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分析未来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地质工作现状和发展历程,对中国未来城市地质工作的重点、内容、研究层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中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有效建议和支持.
  • 摘要:本文拟通过对乌拉山大桦背花岗岩岩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研究,在探讨其区域构造演化意义的同时,限定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成因机制及所蕴含深部动力学过程。大桦背岩体为华北北缘早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具有富硅、富碱、富钾、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征,是壳幔岩浆相混合的产物。混合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又发生了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向南侧的华北克拉通俯冲下的大陆弧环境。古亚洲洋在早石炭世并未消亡,其最终闭合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 摘要:贵州道坨锰矿是2010年发现的一个大型碳酸锰矿床,含矿层位为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的含锰黑色页岩,主要含锰矿物为菱锰矿.通过对锰矿石全岩与提取出的菱锰矿进行稀土元素对比分析发现:(1)不同Mn含量的锰矿石的∑REE在(171.84~243.08)×10-6之间,提取的菱锰矿的∑REE在(32.52~135.69)×10-6之间,菱锰矿的∑REE占全岩∑REE的比例从15%到80%不等.菱锰矿的∑REE随着锰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都呈轻稀土含量少,中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中稀土减少的“帽”式配分模式,而全岩的配分模式基本是平坦的直线型.随着全岩中Mn含量的升高,全岩和菱锰矿的配分模式越来越相似;(2)菱锰矿的δCe值在1左右,且随着Mn含量的升高.δCe值变大,这可能是因为Ce在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逐渐沉积富集的过程中,逐渐地被吸附,而造成了异常值的逐渐增大,说明菱锰矿的形成经过了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阶段;(3)分别比较菱锰矿中Mn和P与轻、中、重稀土的相关性,Mn与中稀土的相关性最差,而P与中稀土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菱锰矿所表现出的中稀土富集的现象可能是其中的磷酸盐引起的,而磷酸盐与菱锰矿的共存可能是因为当时环境中磷与锰的分离不彻底造成的.
  • 摘要:勘查区找矿预测是矿产预测的重要部分.叶天竺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勘查区成矿地质体地质模型找矿预测方法,强调在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确定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最后建立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化类型之一,通过对我国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大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了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特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