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团研究及新化合物设计评价
【6h】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团研究及新化合物设计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1.2 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高血压

1.2.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简介

1.2.2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简介

1.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1.3.1 AT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发现历程

1.3.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改造

1.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1.4.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理和方法简介

1.4.2 基于配体小分子的药物设计

1.4.3 基于靶点生物大分子的药物设计

1.5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AngⅡ受体拮抗剂的药效团研究

2.1 3D-QSAR pharmacophore的模型构建

2.1.1 数据集的建立

2.1.2 小分子化合物构象的获得

2.1.2 药效团模型的建立

2.1.3 药效团模型的评价

2.1.4 数据库的搜索

2.1.5 3D-QSAR药效团模型的结果与讨论

2.2 基于配体共同特征的药效团模型

2.2.1 数据集的准备

2.2.2 药效团模型的建立

2.2.3 药效团模型的结果

2.3 药效团模型的比较和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合物的设计和评价

3.1 3D-QSAR药效团模型对新化合物的评价

3.1.1 新设计化合物的优化

3.1.2 药效团模型Hypo1对已设计化合物活性的评价

3.2 化合物的再设计

3.2.1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简介

3.2.2 新化合物的设计

3.3 新设计化合物的评价

3.3.1 ADMET预测分析

3.3.2 新设计化合物的药效团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4.1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4.2 中间体1的设计合成

4.3 化合物的合成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论文通过研究AT1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建立了AT1受体拮抗剂的3D-QSAR药效团模型,药效团Hypo1由一个氢键受体、两个疏水区域、一个阴离子区域和一个芳香环区域按照一定的三维空间组成。通过数据分析和测试集、Fischer's随机验证,证明了药效团模型Hypo1的合理性和具有的很好的活性预测能力,其中测试集的相关性高达0.880,并通过模拟数据库搜索,证明了模型的很强的搜索能力。药效团模型Hypo1适用于新化合物的评价和作为标准去搜索新的先导化合物。通过建立基于共同结构的药效团模型与Hypo1对比,进一步体现了Hypo1的准确性。
   利用药效团模型对课题组原设计的化合物的研究,预测了47个潜在化合物的活性,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又设计了一批化合物分子,通过活性预测和ADMET分析最终得到17个潜在化合物。
   通过研究17个潜在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并参考相似化合物的合成文献,论文设计了这些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以期待能最终合成这些化合物并测定其体外生物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