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6h】

大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自由基与抗氧化剂概述

1.1.1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及其产生机制

1.1.2自由基与疾病的关系

1.1.3抗氧化剂

1.1.4抗氧化剂与抗癌作用

1.1.5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2大黄研究概况

1.2.1大黄的药理研究

1.2.2化学成分

1.3化学计量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4中药谱效学研究

1.4.1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

1.4.2色谱指纹图谱与中药的有效性评价—谱效学

1.5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大黄抗氧化活性研究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2.2.2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实验

2.2.3药材样品的处理

2.3结果与讨论

2.3.1游离蒽醌提取实验条件的优化

2.3.2不同提取方法对大黄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2.4小结

第三章大黄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HPLC分析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仪器与材料

3.2.2 HPLC-DAD分析条件

3.2.3标准溶液的配制

3.2.4游离蒽醌提取样品溶液制备

3.3方法学考察

3.3.1色谱分离

3.3.2线性关系

3.3.3精密度考察

3.3.4重复性考察

3.3.5准确性(加样回收率试验)

3.4方法的应用—游离蒽醌最适超声提取工艺的确定

3.4.1溶剂的选择

3.4.2超声提取时间的影响

3.4.3料液比的影响

3.4.4超声提取次数的影响

3.5讨论

3.6小结

第四章基于蒽醌含量和色谱指纹图谱预测大黄抗氧化活性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实验仪器、材料、试剂

4.2.2HPLC-DAD分析条件

4.2.3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实验

4.2.4总蒽醌的提取

4.2.5游离葸醌的提取

4.3理论部分

4.4结果与讨论

4.4.1五种总蒽醌的含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4.4.2五种游离葸醌的含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4.4.3基于游离蒽醌色谱指纹图谱预测大黄抗氧化活性

4.4.4基于总蒽醌色谱指纹图谱预测大黄抗氧化活性

4.5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大黄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泻下作用,抗菌性,止血性、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药理有效成分一般认为主要是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目前,将大黄的抗氧化活性与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含量相关联的研究较少。为了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本论文利用HPLC-DAD联用色谱仪器和中药谱效学方法,结合能有效利用色谱和光谱信息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对大黄抗氧化活性的预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黄抗氧化活性研究;利用联用色谱仪器对大黄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方法进行大黄葸醌含量、色谱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将植物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与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关联,以及建立中药大黄色谱指纹图谱与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学关系模型。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大黄的研究概况,化学计量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中药谱效学研究等内容。 第二章以大黄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参考指标,考察溶剂种类、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大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化大黄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确定了大黄抗氧化物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30(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20 min。不同提取方法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所得大黄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依次为超声提取>浸提>回流提取,超声提取物清除率可达95.2%。 第三章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黄药材中五种蒽醌类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RP-HPLC法。五种游离蒽醌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7~0.9997),平均回收率为92.79%~99.28%,日内精密度为0.65%~1.71%,日间精密度为2.52%~3.46%。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大黄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 第四章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以RP-HPLC测定的大黄五种蒽醌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大黄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预测。并且提出以大黄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图轮廓作为输入,抗氧化活性作为输出,建立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谱效学关系模型,用于中药大黄的抗氧化活性预测,与采用色谱峰面积为分析变量的模型预测结果比较,表明:采用消除干扰后的色谱图全谱轮廓保留了样本的全部信息,预测结果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