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肢预处理与心脏后处理对小儿心脏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
【6h】

下肢预处理与心脏后处理对小儿心脏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1 材料与器材

1.1 材料

1.2 器材

2 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麻醉,体外循环和手术方法

2.3 下肢缺血预处理

2.4 心脏缺血后处理

2.5 血液标本采集和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结果

3.2 血CK-MB

3.3 血cTnI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经典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和心脏缺血后处理作为经典缺血预处理的发展,已经在大量的动物及少量的人体实验中证明了他们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作用。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和心脏缺血后处理两者对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进行简单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先心病小儿施行下肢缺血预处理和心脏缺血后处理,比较两者对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的病人60例,患者年龄在1岁-5岁之间,随机分为三组:下肢缺血处理组(RIPC group,n=20),心脏缺血后处理组(IPO group,n=20)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n=20)。病人监护人在手术前签署同意书。下肢缺血预处理组于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用气压袖带系于右下肢大腿上,距离膝关节2-3cm,袖带充气,压力保持在200mmHg,持续5分钟,松开气囊5分钟,重复以上过程3次,共计30分钟。心脏缺血后处理组在主动脉阻断钳开放30秒后施行。主动脉再阻断30秒,造成全心缺血,之后松开主动脉阻断钳30秒以实现完全的心肌再灌注。这一周期重复3次。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记录三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比例,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在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开放后6小时和20小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
  结果:三组病例在年龄,体重,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前CK-MB和cTnI无统计学上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开放主动脉后6小时和20小时,三组的CK-MB和cTnI均较术前有显著行升高;开放主动脉后6小时,RIPC组和IPO组的CK-MB均较对照组低,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00),开放主动脉后20小时,三组间的CK-MB无统计学差别(p=0.403),开放主动脉后6小时和20小时,RIPC组和IPO组的cTnI均较对照组低,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02,p=0.020);CK-MB在RIPe和IPO组开放主动脉后6小时和20小时均无统计学上差别(p=0.230,p=0.560);cTnI在RIPC和IPO组在开放主动脉后6小时和20小时均无统计学上差别(p=0.656,p=0.827)。
  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以CK-MB和cTnI作为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肢缺血预处理和心脏缺血后处理均可以减轻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下肢缺血预处理和心脏缺血后处理提供了相同的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