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测算方法比较研究
【6h】

中国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测算方法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1.3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1.4研究方法及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服务业全要素增长率的相关理论

2.1全要素增长率的有关概念

2.2 全要素增长率的研究历程

第三章 服务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测算方法

3.1索洛余值法(索洛残差法)

3.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3.3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法

3.4潜在产出法

3.5隐性变量法

3.6几种模型的实证比较研究

第四章 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验证

4.1测算科学性标准的原则

4.2索洛余量法的科学性验证

4.3潜在产出法的科学性

4.4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中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4.5 不同测量方法为何导致结果不同

第五章 结论及改进测算方法的现实意义

5.1 结论

5.2 研究测算方法改进的现实意义

5.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得到了稳定而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初期,我们往往更关注经济量的增长,而对质的分析不足。自2012年起,我国将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增长目标定为7.5%,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经济的增长质量。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之下,研究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对经济的影响就显得更为重要。众所周知,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研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汇总。紧接着,本文总结了目前经济学上一些比较主流的测算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并从理论上比较了各个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目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主要有: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数据包络法;潜在产出法以及隐性变量法。为增强文章的说服性,本文选择了2001-2013年我国服务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业人数,并根据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测算了每年的资本存量,用上述5种测算方法分别测算了我国2001-2013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接着,对上文提及的一些方法的科学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必要的论证。主要论证了索洛余值法以及潜在产出法的科学性。本文还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中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2)技术进步;(3)人力资本的增加。本文还分析了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特殊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投资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技术进步主要靠引进技术以及从发达国家购买设备。
  最后,在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流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潜在产出法和索洛余值法测算的结果波动比较大,而数据包络法、隐性变量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的结果比较平缓,并且结果比较接近。并且我们认为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法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准确性较高。而索洛余值法的结果误差较大。所以,在测量我国现阶段服务业全要素增长率时,最好选择数据包络法或者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法或者隐性变量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