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海湿地景观的恢复性设计研究——以闽江河口湿地公园为例
【6h】

滨海湿地景观的恢复性设计研究——以闽江河口湿地公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湿地

1.2.2 滨海湿地

1.2.3 恢复性设计

1.2.4 生态恢复工程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滨海湿地国内外研究概况

1.3.2 湿地景观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3 恢复性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4 研究不足与展望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景观生态学

2.1.1 景观生态学原理

2.1.2 景观生态学中可供借鉴的景观恢复设计的原则

2.2 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理论

2.2.1 自我设计和设计理论

2.2.2 边缘效应理论

2.2.3 河流理论

2.2.4 入侵理论

2.2.5 洪水脉冲理论

2.3 恢复性设计理论

2.4 游憩规划

2.4.1 游憩规划内涵及特征

2.4.2 游憩理论在湿地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2.5 美学思想

2.5.1 传统浪漫如画式的美学思想

2.5.2 生态的美学观念

3 滨海湿地恢复性设计研究

3.1 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与其他设计的不同

3.1.1 滨海湿地恢复性景观设计与常规景观设计的不同

3.1.2 滨海湿地恢复性景观设计与湿地公园设计的不同

3.2 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内容与目标

3.2.1 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主要内容

3.2.2 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目标

3.3 恢复性设计的原则

3.3.1 尊重自然法则

3.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3.3.3 社会经济技术原则

3.4 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方法

3.4.1 设计方法的生态角度

3.4.2 设计方法的旅游游憩学角度

3.4.3 设计方法的园林美学角度

3.5 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特点

3.5.1 完整性

3.5.2 生态性

3.5.3 可持续性

3.5.4 和谐性

4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景观恢复性设计研究

4.1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

4.1.4 公园园区分布现状

4.2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现状与存在问题

4.2.1 公园生物资源现状

4.2.2 公园旅游资源现状

4.2.3 公园内湿地现状

4.2.4 存在问题

4.3 设计思路

4.3.1 生态学角度

4.3.2 旅游游憩学角度

4.3.3 园林美学角度

4.4 设计内容

4.4.1 植被恢复设计

4.4.2 水系设计

4.4.3 生物类的恢复设计

4.4.4 土壤的恢复设计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滨海湿地作为我国天然湿地资源中亚系统和类型最多,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湿地资源,是湿地类型中重要的部分。但近年来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与环境的污染,造成了滨海湿地逐年的大幅退化,如何减缓与治理滨海湿地的退化与衰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湿地研究的重点。但对我国目前现状来说,仅仅保护现有的滨海湿地资源是远远不足的。恢复已经退化或者正在退化的滨海湿地才是当务之急。而在景观设计方面,如何将湿地公园内的景观设计、湿地景观的恢复以及滨海湿地旅游的开展有效的结合起来,成为了景观设计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景观生态学、生态恢复工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园林美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恢复性设计以及旅游游憩规划方法,对滨海湿地景观的恢复性设计进行研究,并以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1)在景观生态学、生态恢复工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园林美学理论等等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的内容、目的和原则:运用恢复性设计以及旅游游憩规划方法,提出了滨海湿地景观恢复性设计的方法和特点。
   (2)从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提出了尊重湿地原有地形和环境、利用乡土植被、引入观赏草类湿生植物等,增加湿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性设计内容和方法,并对福建长乐国家滨海湿地公园进行了植被配置和植物群落种植模式。
   (3)提出了逐步恢复完善湿地水系整体性的设计模式,对池塘、沟渠、河流、海域等多种水系进行合理的治理与经营;提出通过处理积淤,治理污染源头,改善河流周边环境等多种方法,恢复及改善水系水质,从而抓住滨海湿地恢复的根本源头。
   (4)提出了生物群落改善的前提是湿地自身生态功能的基本恢复。利用生物的适应性与调节性,通过选择引入不同的生物,逐步调节土壤的特质,解决滨海湿地土壤污染,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境。
   滨海湿地所特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滨海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的难。我国滨海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实践去证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