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6h】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表皮生长因子(EGF)概述

1.1.1 EGF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1.1.2 EGF受体

1.1.3 EGF家族

1.1.4 EGF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

1.2多克隆抗体技术

1.2.1抗原和抗体

1.2.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2.3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比较

1.2.4多克隆抗体的应用

1.3选题依据及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动物材料

2.1.2质粒和菌种

2.1.3化学试剂

2.1.4 hEGF引物

2.2实验方法

2.2.1原核表达载体pGEX-2T-hEGF的构建

2.2.2 GST-hEG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2.2.3 GST-hEGF融合蛋白抗体的制备及抗体效价的检测

3结果

3.1目的基因hEGF的人工合成

3.2重组质粒pGEM-T-hEGF的构建

3.3重组质粒pGEM-T-hEGF的鉴定

3.4原核表达质粒pGEX-2T-hEGF的构建

3.5原核表达质粒pGEX-2T-hEGF的鉴定

3.6 GST-hEG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3.6.1 IPTG诱导蛋白的表达

3.6.2利用SDS-PAGE聚丙烯凝胶电泳确定GST及GST-hEGF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

3.7 GST-hEGF融合蛋白抗体的制备及抗体检测

3.7.1 BALB/c小鼠的免疫免疫效果

3.7.2 GST-hEGF融合蛋白抗体效价的Western-blot检测

4讨论

4.1原核表达质粒pGEX-2T-hEGF的构建

4.2利用SDS-PAGE聚丙烯凝胶电泳制备GST-hEGF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4.3 GST-hEGF融合蛋白抗体的检测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人表皮生长因子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单链多肽类细胞因子,它对酸和热稳定。它的显著生物学效应是能够促进内外表皮细胞的生长,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烧伤、创伤、角膜的移植、胃酸、十二指肠溃疡等;还可用于化妆品。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使其有很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1960年Cohen首次从小鼠颌下腺中发现了表皮生长因子,之后的40几年又陆续在人体和哺乳动物中发现了与表皮生长因子结构与性质相近的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TGF α)、牛痘病毒生长因子(VGF)、休普氏纤维瘤生长因子(SFGF)、粘液瘤生长因子(MGF)、两性调节蛋白(ampiregulin)、双向调节素(arnphiregtuli,AR)、表皮调节素(epiregulin,Epl)、结合肝素的EGF样生长因子(HB-EGF)、痘苗病毒生长因子(VVGF)等,大小都在50~80个氨基酸之间,在一级结构上有20%~90%的同源性,它们都含有六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且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构成了表皮生长因子家族。 本实验运用PCR技术人工合成了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的成熟肽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将其克隆至pGEX-2T融合表达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2T-hEGF。经测序后正确的重组子转化入BL21(DE3.0)表达宿主菌中,加入终浓度为1.0mM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GST-hEGF融合蛋白,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30%以上。经SDS-PAGE电泳,经KCI染色后将分离纯化的原核表达的GST-hEGF的目的条带切下。用液氮研磨成粉末,将含10~20μg融合蛋白的凝胶粉末与弗氏佐剂混匀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GST-hEGF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抗体以1:10000稀释时能够明显检测出细菌总蛋白中的GST-hEGF融合蛋白和纯化的EGF-PEA-scFv融合蛋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