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形式表象的现代与文化精神的回归——浅谈多元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民族性的保持
【6h】

形式表象的现代与文化精神的回归——浅谈多元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民族性的保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特色鲜明的历史——工笔人物画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成就

(一)古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近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复兴之路

(三)历史带给我们的体悟

二、民族精神的延续——工笔人物画自身的传承性

(一)艺术观念具有一贯的传承性

(三)形式特征具有一贯的传承性

三、形式表象的现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发展的全新探索

(一)工笔人物画语言形态的全方位探索

1、偏重于传统

2、注重写意性

3、注重装饰性

4、注重画材的研究

(二)工笔人物画多元化形态的纵深方向完善

1、深入挖掘工笔画语言的表现深度

2、努力提升作品的精神境界

四、文化精神的回归——工笔人物画民族性的保持

(一)提倡国学的大环境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宏扬与保持

(二)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无数艺术瑰宝,成为画家笔下永久的题材

(三)保持自己独特的画体特征,不向其他国家的画风靠拢

(四)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实现工笔人物画的新突破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成就的全方位考察入手,引发出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化背景下民族性的保持的思考,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的渊源关系,并着重以工笔人物画自身的传承性为构架,运用大量古今工笔人物画力作,从特色鲜明的历史、民族精神的延续、多元发展的新貌及文化精神的回归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例比较研究,解读了多元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民族性保持的面貌特征及内在必然性。以期为现代工笔人物画对古代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进而在与外来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更好的保持工笔人物画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以实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工笔人物画民族精神延续的研究,阐述其在艺术观念、材质媒介和形式特征诸方面都具有一贯的传承性,探索其艺术的传统理法,使我们了解了现代工笔人物画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基础,进而深刻的体味到工笔人物画的传统内涵,找到了民族传统与现代形式的一个合理衔接。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蒋采萍、何家英、胡明哲、王冠军等,他们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多元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的多元风格与多样面貌,艺术家们的不同风格与形式,共同促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异彩纷呈。但无论现代艺术如何的发展与创新都离不开传统的大系,只有牢固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发掘本土已有的文化储备与精神资源,掌握传统艺术的形式与理法,并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画体特征,我们才能在未来的艺术创新中占有更大的延伸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