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及美国的对策
【6h】

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及美国的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的原因

一美国与利比亚的矛盾的由来

(一)二战后美国对利比亚的渗透

(二)卡扎菲革命与美利关系的转折

二里根时期美利关系紧张的表现

(一)美国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

(二)美国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

第二部分美国对洛克比事件的对策解析

一美英对事故的调查

(一)美英当局对事故的鉴定

(二)美英对相关线索的调查和取证

二美国和盟国反恐方面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一)美国在国内与国外采取的措施

(二)美国利用联合国采取的措施

第三部分洛克比事件的影响及对美国对策的评价

一洛克比事件的影响

二对美国政策的评价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后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牵扯的国家众多,为了侦破此案,美英两国联合国际刑警组织在瑞典、芬兰还有马耳他等国搜集证据查找线索,这在国际关系中是比较少见的。其二是诉讼时间漫长,从1991年美英两国认定是利比亚所为开始到2003年洛克比案件正式结束,中间长达12年的法律诉讼,这在国际案例中也是不常见的。 本文从洛克比空难的背景、事情调查的经过和官司的最终解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着重分析了美国政府与卡扎菲政权的关系:利比亚王权统治时期双方互有所求,利比亚主要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和先进的石油加工技术。美国主要是利用利比亚独特的军事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与苏联进行争霸。为了争取美国的支持,利比亚王国政府将大量民族权益出卖给美国公司,再加之政府管理不善导致贪污盛行,广大人民十分不满卡扎菲就是利用人民的这种情绪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利比亚王国政府。随后卡扎菲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帜,清除了美国在利比亚的经济政治势力,美利关系随之恶化这为洛克比空难的发生打下伏笔。 第二部分主要是美英两国对事件的调查,其中详细叙述了对整个事故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线索先是在苏格兰的案发现场通过对飞机残骸和旅客遗物的检验,确认是高性能炸弹爆炸引起的飞机失事。在调查的过程中线索也延伸到了海外,先后有十多个国家与此案有关。美英调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认定是利比亚情报人员所为。 文章最后是洛克比案件的终结,由于在确认事故责任之初的时候,美国就和卡扎菲政权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其焦点是围绕对犯罪嫌疑人的跨国引渡。美国坚持在苏格兰或美国进行审判,利比亚以本国法律不引渡本国公民到外国审判为由拒绝了美英的要求,美英便利用安理会对利比亚进行制裁。双方的法律诉讼长达十多年之久,直到2003年双方都做出让步的情况下洛克比事件才就此告以段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