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和大别山山核桃(C.dabieshanensis)生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6h】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和大别山山核桃(C.dabieshanensis)生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序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山核桃研究进展

1山核桃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2山核桃繁育技术研究

3山核桃高产稳产技术研究

4山核桃病虫害防治研究

5山核桃开发利用研究

6山核桃进一步研究展望

第二节大别山山核桃研究进展

1大别山山核桃的分布

2大别山山核桃的形态特征

3大别山山核桃生物学特性

4大别山山核桃立地条件

第三节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1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3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检测方法

4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方法

5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第四节居群生物学中分子标记技术的评价与选择

1选择分子标记的标准

2主要分子标记技术的比较与评价

第二章山核桃生态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节山核桃生态学研究

1山核桃生态生物学特性调察

2 山核桃优树选择与良种选育

3山核桃优树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4山核桃优树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5山核桃优树果实营养成分与土壤养分间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第三章大别山山核桃生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节大别山山核桃生态学研究

1自然地理概况

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小结

第二节大别山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第四章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多态位点百分率(PPB)

2.2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3小结

第五章结果与讨论

1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生态学研究

1.1山核桃生态学研究

1.2大别山山核桃生态学研究

2山核桃和大别山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2.2取样策略

2.2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条件

2.4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3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生态学研究山核桃生态学研究:山核桃分布区内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等生态因子对山核桃生长发育和山核桃果实产量、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山核桃优树果仁中粗脂肪含量与土壤中水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及pH值间关系不密切,其中影响相对较大的两个因子是速效P和pH值;粗蛋白含量与土壤中速效K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653,而与水解N和有机质间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相关系数分别达0.4957和0.4367;果仁中Ca、Mg含量均与速效K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0和0.3358;而果仁中K的含量却与土壤中速效K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367.果仁中Na含量与土壤pH值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702.大别山山核桃生态学研究:大别山山核桃分布区内环境条件差异显著.研究表明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落是一种稳定的群落类型,其物种组成特点、区系地理成分类型和比例及结构特征显示出一定的过渡性.2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取样策略:确定在山核桃群体中选取5个居群,在大别山山核桃群体中选取3个居群,每居群内采集30个单株,单株间距保持在50米以上.基因组DNA提取:采用四种方法对山核桃叶组织总DNA进行了提取,认为改良的SDS法最合适,得到的DNA样品符合RAPD实验要求.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条件:山核桃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一个循环:94℃变性30S,38℃退火30S,72℃延伸90S,38个循环;RAPD反应体系(20μ1)的最佳组合为:模板DNA 2.5mg/L(50ng)、引物0.3μmol/L、Taq酶0.067u/μ1、dNTPs 0.2mmol/L、Mg2+2.5mmol/L、10*Buffer 2μ1、BSA 1.2mg/L及TMACI 3.0mg/L.对600条随机引物进行初筛和复筛,确定正式扩增引物20条.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20条引物在山核桃群体中共扩增出25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8条,PPB为66.7%;20条引物在大别山山核桃群体中共扩增出23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2条,PPB达68.1%.山核桃群体总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4102,群体内各居群平均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2451,居群间、居群内表型多样性分别占总表型多样性的39.68%和60.32%;Nei氏总基因多样度为0.2671,各居群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164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845;而大别山山核桃群体总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4761,群体内各居群平均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2750,居群间、居群内表型多样性分别占总表型多样性的41.82%和58.18%;Nei氏总基因多样度为0.3145,各居群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1865,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063.3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研究研究显示,六种山核桃属植物种间关系与传统分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湖南山核桃与山核桃间的亲缘关系比大别山山核桃与山核桃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