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以长春市w幼儿园(小班)为例
【6h】

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以长春市w幼儿园(小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概念界定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自组织理论

2.2 幼儿园小班幼儿关爱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2.3 班级文化策划

2.4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的原则

第三章 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的建设

3.1 研究设计

3.2 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的建设

第四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4.1 结论

4.2 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生活在文化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文化,同时文化也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改变着人类。
  班级是幼儿最早接触到的类社会性群体组织,班级文化是影响幼儿个体发展的最直接的环境,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幼儿园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却比较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小班幼儿关爱品质的养成,培育幼儿小班“关爱”班级文化,提高幼儿关爱意识,树立关爱行为,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三种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基于“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依据班级文化策划和建设的内容与原则和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依据,设计了建设的研究方案,通过三次行动循环,从幼儿对自我的关爱、对他人(同伴、老师、家人)以及对动植物的关爱三个方面,对班级开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建设与实践的结果如下:
  通过三次行动循环,构建了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幼儿的关爱意识显著提高,关爱行为也明显增多。
  第一次行动循环结束,小班班级的有关关爱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基本建立,幼儿在一些制度和物质的渲染下,对幼儿园的不适应现象显著减弱,且能够对别人的关爱表现出舒适、开心等情感,并初步萌发了关爱意识;第二次行动循环后,小班班级文化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更加丰富,精神文化在教师的理念改变中悄然形成,在这一阶段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运动和游戏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关关爱的课程,幼儿在班级关爱文化的氛围中,通过学习角色互换,真实体会等逐渐掌握了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的方法,不但关爱意识显著提高而且关爱行为明显增多,他们能够主动为同伴和家长考虑,也能够帮助同伴和家长做一些简单力行的事情。第三个行动循环的成效最为明显,通过前俩个行动以及班级关爱文化的熏陶,幼儿能够将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关爱转向对动植物的关爱,关爱的广度扩大。通过三次循环行动,建设了以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动植物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班级中充满了“爱”的文化气息,小班班级以爱为核心的行为文化明显增多。
  通过对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建设结果发现,发展幼儿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动植物的优秀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