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6h】

大鼠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前言

1、文献综述:干细胞疗法是促进腱骨愈食丝查效手段

1.1 腱骨愈合的生物学特性

1.2 干细胞疗法促进腱骨愈合的研究现状

1.2.1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1.2.2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1.2.3 前交叉韧带来源干细胞

1.3 细胞膜片技术

1.4 以干细胞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

1.5 干细胞疗法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1.6 结论

2、实验研究

2.1 设计

2.2 时间及地点

2.3 材料

2.4 主要试剂及仪器

2.5 方法

2.5.1 前交叉韧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传代培养

2.5.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传代培养

2.5.3 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2.5.4 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

2.5.5 体外成骨诱导分化

2.5.6 体外成软骨诱导分化

2.5.7 体外成脂肪诱导分化

2.5.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免疫表型

2.5.9 分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2.6 主要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分析

2.8 实验结果

2.8.1 细胞形态

2.8.2 细胞膜免疫表型

2.8.3 体外集落克隆形成能力及增殖能力

2.8.4 细胞体外诱导成脂、成软骨、成骨分化鉴定

2.8.5 体外多向分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

2.9 讨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于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愈合具有积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前交叉韧带中可以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ACLMSCs),并且该细胞可以体外增殖及向骨、脂肪、软骨等多向诱导分化。由于不同来源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潜能差异对临床的选择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而骨髓来源与前交叉韧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比较目前尚无明确报道。
  目的:比较大鼠骨髓与前交叉韧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及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潜能的差异。
  方法:取SPF级6周龄雄性BN大鼠10只,体质量200-220g,在无菌的条件下分别取BN大鼠前交叉韧带及骨髓,贴壁法培养获取BMSCs与ACLMSCs并进行传代,注意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生长良好的P3代细胞用于以下实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及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体外诱导多向分化;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成骨(ALP、Bglap、Runx2、Bmp2、Spp1)、成软骨(Col2α1、Acan、Sox9)及成脂(PPARγ2及c/EBPα)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
  结果:P3代ACLMSCs和BMSCs形态学相似,均表现为贴壁生长的长梭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显示,两种细胞均表达CD29、CD90,基本不表达CD45及CD34;细胞增殖能力试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分析显示ACLMSCs比BMSCs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p=0.023<0.05);两种干细胞均可体外诱导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分化相关基因检测显示ACLMSCs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Col2α1、Acan和Sox9)(p=0.0003,p=0.0020,p=0.0064)表达水平高于BMSCs。
  结论:本研究表明ACLMSCs比BMSCs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在相同体外条件下更易向软骨分化,是一种有潜力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种子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