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做”与“不做”情境下决策和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一个ERP研究
【6h】

“做”与“不做”情境下决策和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一个ERP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大量行为研究已经证实,相对于选择“不做”(inaction),如果个体选择“做”(action),在看到行为的结果时会产生更大的情绪反应。但关于这种现象的机制研究,目前还缺少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已有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在结果反馈阶段200到300毫秒之间会出现反馈相关负波(FRN),它反映对行为结果的评价过程。而错误相关负波(ERN)出现在决策阶段反应发生前-50毫秒到50毫秒之间,它反映了前扣带同对行为的监控。本研究即采用ERP的技术,对“做”与“不做”情境下的决策和结果评价过程进行神经机制上的探讨。
   在一项赌博游戏中,被试将面对三个分别会引发赢钱、不赢不输和输钱的结果的盒子.他们首先要从三个盒子中选择一个,随后计算机将在这三个盒子中随机地选择一个打开,这时被试会看到这个盒子对应的结果。若这个被打开的盒子不是被试最初选择的盒子,接下来被试会被要求选择是否更换最初的选择。当被试做完换(“做”)或者不换(“不做”)的选择后,被试所选盒了的结果将呈现出来。
   结果发现,被试在选择是否更换盒子的这一反应阶段,“做”比“不做”诱发了更大的ERN。而在结果反馈阶段(即被试看到最终被选择的盒子的结果时),输钱比赢钱在200到300毫秒之间引发了更负的FRN,而且“做”比“不做”诱发更大的FRN效应(输钱减赢钱的差异波大小)。对P300的测量还发现,赢钱比输钱产生更大的P300,结果的效价和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赢钱和输钱之间的差异在“做”的情况下大于“不做”的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1)“做”与“不做”在ERN波幅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做”与“不做偏好”之间的冲突:(2)FRN可以反映“做效应”,“做”比“不做”可能引发更强的对结果的动机和关注程度;(3)“做”与“不做”对P300的调节作用可能表明了“做”对行为结果情绪属性产生放大作用所引起了对注意资源分配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