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国县(市)科技进步态势和科技工作特点分析
【6h】

全国县(市)科技进步态势和科技工作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论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

第一节新时期市(县)科技工作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三章全国县(市)科技进步态势总体分析

第一节县(市)科技投入

第二节县(市)科技产出

第三节县(市)企业科技进步

第四节县(市)经济发展

第五节县(市)社会发展

第六节县(市)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七节县(市)科技进步态势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全国东、中、西部县(市)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第一节东、中、西部县(市)科技投入

第二节东、中、西部县(市)科技产出

第三节东、中、西部县(市)企业科技进步

第四节东、中、西部县(市)经济发展

第五节东、中、西部县(市)社会发展

第六节东、中、西部县(市)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七节东、中、西部县(市)科技进步态势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全国1999年-2002年县(市)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第一节1999年-2002年县(市)科技进步态势纵向比较分析

第二节1999年-2002年科技进步考核中县(市)科技进步态势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硕士学习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落实,我国政府对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上来,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科技和教育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了“科教兴市(县)”工作的力度,有意识地改变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科技部针对“科教兴市(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科教兴市(县)”工作,并努力提升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项目“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与数据监测分析”的工作,研究设计第二次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指标体系,并完成了第二次考核收集的部分数据的分析。 论文首先概述了新时期市(县)科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目的、对象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并说明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全面应用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科技部于2003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论文利用本次考核中所收集的837个县(市)的有效数据完成了2001-2002年县(市)科技进步态势分析。首先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企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6个方面分析了2001-2002年县(市)科技进步态势的总体情况,在分析了这两年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对比得分前10名县(市)的平均值,总平均值和后10名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县(市)在科技进步各方面的差距。接着,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企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6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东、中、西部县(市)科技进步态势,对比分析东、中、西部县(市)在各个方面的情况。最后,利用两次都通过科技部考核的428个县(市)在两次连续考核的一些关键指标上的数据,分析4年来县(市)的科技进步态势,并进而讨论了县(市)科技进步的特点,探讨了我国县(市)科技工作特点,分析了我国县(市)科技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已实际应用于第二次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所完成的数据分析工作是国家科技部科技监测系列报告((2001年-2002年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态势分析报告》的一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