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流量预测的路段建设可行性分析—以230省道望亭至越溪段为例
【6h】

基于流量预测的路段建设可行性分析—以230省道望亭至越溪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文献综述

1.3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1苏州市的基本概况

2.2苏州市社会经济现状

2.3苏州市经济产业结构

2.4苏州市经济产业布局

2.5旅游业

2.6发展规划

第三章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研究

3.1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3.1.1综合运输网现况

3.1.2综合运输量

3.1.3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3.3.4汽车保有现状

3.2苏州市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第四章路网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4.1项目直接影响区路网流量分析

4.1.1路网交通量分布特点

4.1.2路网OD分布特点

4.2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4.3交通发生集中量预测

4.3.1历年弹性系数的分析

4.3.2未来弹性系数的确定

4.3.3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

4.4车种比例预测

4.5交通分布预测

4.6诱增交通

4.7其它运输方式转移交通量

4.8总OD矩阵

4.9交通量分配

4.9.1交通量分配方法

4.9.2分配路网

4.9.3交通量分配结果

第五章工程建设必要性

5.1是苏州市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5.2是增加南北向运力的需要

5.2.1根据区域内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5.2.2根据区域交通量的空间特点

5.3是312国道及其他高等级公路分流集散的需要

5.4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的需要

5.4.1长江三角洲经济概况

5.4.2长江三角洲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概况及需要

5.4.3苏州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概况及需要

5.5对联通苏州市各区及县级市有着积极作用

5.6是环太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第六章公路现状及改造方案

6.1公路现状

6.2改造方案

6.2.1改造方案布线原则、路线走向、技术指标

6.2.2改建路线方案布设及比较

6.2.3改建公路与沿线主要城市、镇区等的处理方案

6.2.4路基设计、处理方案

6.2.5路面设计、处理方案

6.2.6路基、路面排水

6.2.7桥涵新建、改造方案

6.2.8交叉工程方案设计

6.2.9沿线配套设施方案

6.2.10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6.2.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七章工程经济评价

7.1投资估算

7.2筹资方案

7.3国民经济评价

7.3.1评价参数

7.3.2效益计算

7.3.3国民经济评价

7.3.4敏感性分析

7.3.5评价结果分析

7.4财务评价

7.4.1财务分析

7.4.2财务评价

7.4.3敏感性分析

7.4.4财务评价结果分析

7.5收费站还款能力分析

7.5.1概述

7.5.2财务投资费用

7.5.3收费标准

7.5.4收费收入

7.5.5公路养护费和管理费

7.5.6银行利率

7.5.7偿还能力分析

7.6综合评价

第八章主要结论

8.1交通运输现状特征及发展规划

8.1.1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8.1.2苏州市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8.2路网交通量分布特点及预测结果

8.2.1路网交通量分布特点

8.2.2交通量预测结果

8.3项目建设必要性

8.4工程改造方案

8.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公路为城市、乡镇之间提供了方便的交通通道,在传递信息与文明、促进物资流通、改善出行环境、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苏州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市域内以及市域间的交通辆不断增长,尽管近年来道路有了大幅提高,但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苏州,很明显现有道路不能满足交通需求,表现为交通阻塞、车速降低,车祸频繁、废气和噪声污染严重,交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苏州市位于我国沿海及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毗邻上海经济龙头,直接接受上海市的经济辐射,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区位优势,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该路段老路线型指标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特别是重车的急增和超载现象日益严重,原有的沥青贯入式结构为主的路面破损严重,已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完善区域路网,提高S230省道的整体通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及太湖旅游业的发展,对该路改造势在必行。本次230省道望亭~越溪段改造建设方案研究,旨在研究其改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本项目的决策及实施提供依据。我们将研究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现状,研究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路网交通量调查及分析,交通量的预测,工程建设必要性的分析,工程改造方案,工程经济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