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型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以江苏省长江河道监测管理系统为例
【6h】

大型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以江苏省长江河道监测管理系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依据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2.3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3研究区域概况

1.4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研究

2.1系统目标

2.2系统设计原则

2.3系统框架

2.3.1 MVC模式

2.3.2 MFC框架

2.3.3实例分析

2.4系统框架

2.4.1系统功能设计

2.4.2系统集成设计

2.4.3系统逻辑运行单元构架

2.4.4系统实现举例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

3.1数据库内容

3.1.1 CAD数据

3.1.2 DLG数据

3.1.3 DEM数据

3.1.4 DOM数据

3.1.5 DRG数据

3.2属性数据库设计

3.2.1外部设计

3.2.2结构设计

3.2.3应用设计

3.3空间数据库设计

3.3.1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3.3.2数据存储中间件ArcSDE

3.3.3空间数据库组织

3.4数据库优化

3.4.1属性数据库优化

3.4.2空间数据库优化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库管理研究

4.1模型概述

4.2模型的分类

4.3 GIS与模型的结合方式

4.4模型库概述

4.4.1模型库的概念

4.4.2模型管理技术的发展

4.5模型库管理

4.5.1模型库管理方式

4.5.2模型库管理内容

4.6面向对象的模型库设计

4.6.1设计思路

4.6.2实例分析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继“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之后,水利信息化开始了又一次的蓬勃发展。水利部也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一批水利信息系统也陆续投入使用。GIS作为一种高效的空间技术,它与水利应用系统的集成能够弥补传统水利系统对空间信息利用率不高,空间分析功能不够强大以及可视化效果不好等不足,以全新的面貌呈现水利信息系统。然而,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型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如何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灵活的系统平台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江苏省长江河道监测管理系统,研究了建立大型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对其中的系统架构,方案配置,模型库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系统框架综合运用了方案管理和模型库技术,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架构系统平台。充分利用了GIS的空间分析显示功能以及专业模型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将它们无缝地集成到系统中,并保证了专业模型与GIS之间耦合及通讯。 论文从GIS应用平台的研究,数据层的集成,GIS与专业模型的结合,三方面来阐述大型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描述了系统的集成,搭建统一的集成框架。本篇论文旨在经过理论研究,实例分析,展开对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建设以及集成方法的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供同行参考。对大型水利业务运行系统的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