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进行思想动员的实践及启示
【6h】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进行思想动员的实践及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实践

第一节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背景

第二节 因势利导,发掘文学的思想动员功能

第三节 主动介入,组建文学思想动员队伍

第四节 遍地开花,文学思想动员多渠道展开

第三章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经验总结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文学思想动员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队伍建设是文学思想动员的关键

第三节 大众化是文学思想动员的基本方向

第四章1921-1936年党的文学思想动员评价

第一节 正反两种意见

第二节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意义

第三节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不足

第五章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对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第二节 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第三节 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政治与艺术并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对生活进行反思并从中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重大创举。1921-1936年我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为后期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纵观历史长河,总结这一时期党的文学思想动员活动,对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1921-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阶段,运用文学开展了广泛的思想动员。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并借助左翼文学兴起之势,主动介入、领导左翼文学运动,开展了丰富的文学思想动员活动。为了充分发挥文学思想动员的功能,中国共产党组建了文学思想动员队伍,通过鼓励革命创作和翻译、介绍国外革命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等方式,多渠道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态度。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动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⑵1921-1936年中国共产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动员的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为我们在新时期开展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组建文学思想动员队伍、坚持文艺大众化思想等。新时期党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依然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消除“泛政治化”和“唯艺术论”的消极影响,使得党在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政治与艺术完美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