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中真菌毒素玉米赤酶烯酮和α-玉米赤霉烯醇检测方法研究
【6h】

中药中真菌毒素玉米赤酶烯酮和α-玉米赤霉烯醇检测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课题来源

第一章 绪论

1.1 ZON及其代谢物的研究现状

1.1.1 ZON的理化性质

1.1.2 污染情况

1.1.3 毒性

1.1.4 脱毒技术

1.1.5 限量标准

1.2 ZON及其代谢物分析方法概述

1.2.1 样品制备方法

1.2.2 定量检测

1.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和α-玉米赤霉烯醇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溶液配制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方法学考察

2.2.2 样品测定

2.2.3 HPLC-ESI-MS/MS确证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和α-玉米赤霉烯醇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溶液配制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方法学考察

3.2.2 样品测定

3.2.3 HPLC-FLD与HPLC-DAD方法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ESI-MS/MS)测定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和α-玉米赤霉烯醇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溶液配制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方法学考察

4.2.2 样品测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ON),又称F2毒素,是由三线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一种雌激素真菌毒素。ZON其主要存在于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在小麦、大麦、高粱和大米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ZON及其代谢物具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可引起动物发生雌激素中毒症;ZON及其代谢物还能直接通过污染的谷类等作物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中毒。我国是药用植物资源大国,药用植物从生长、采集、贮存以及加工过程中均可能污染ZON及其代谢物。因此,为了保障用药安全,完善我国药用植物安全控制体系,很有必要对药用植物中ZON及其代谢物进行研究,建立毒素的检测方法,制订其合理的限量标准。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的分析方法大多仅限于对食品、农产品以及饲料中ZON及其代谢物的分析,对中药中ZON及其代谢物的分析,目前还是空白。因此对中药中ZON及其代谢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由于在植物体内玉米赤酶烯酮(ZON)主要代谢为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故本论文着重研究了中药中ZON和α-ZOL毒素的检测方法,通过采用HPLC-FLD,HPLC-DAD和LC-MS/MS等先进分析方法建立了中药中ZON和α-ZOL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建立了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ZON)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方法(HPLC-FLD)。
   样品经甲醇-水(80:20,V/V)混合溶剂提取,经过PBS缓冲液稀释,免疫亲和柱(IAC)净化,采用HPLC-FLD检测了中药中的ZON和α-ZOL毒素,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HPLC-ESI-MS/MS确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5μg/mL(ZON和α-ZO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在30-300μg/Kg添加水平下,不同中药基质ZON的回收率为85.8%-96.1%,相对标准偏差在2.6-7.1%之间;α-ZOL的回收率为89.8%-98.7%,相对标准偏差在1.9-9.2%之间。该方法ZON的最低检测限为4μg/kg,αZOL的最低检测限为4μg/kg。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回收率的RSD均符合检测规定。运用该方法对105个中药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11个样品(其中8个是薏苡仁样品)中均不同程度的含有ZON毒素,其污染水平在7.5—295.8μg/kg之间,未检测到α-ZOL。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中ZON和α-ZOL的检测分析。
   (2)建立了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ZON)毒素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检测方法。
   样品经甲醇-水(80:20,V/V)混合溶剂提取,通过ZONrala testTM HPLC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HPLC-DAD测定样品中ZON和α-ZOL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V/V);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6nm,进样量:20μL。方法的线形范围为0.01-2.5μg/mL。在30-600μg/kg添加水平下,不同中药基质ZON的回收率在83.8-98.1%,相对标准偏差在2.6-7.3%,α-ZOL的回收率在88.4-95.5%,相对标准偏差在1.9-6.2%,ZON的最低检测限为9.0μg/kg,α-ZOL的最低检测限为7.5μg/kg。该方法净化效果好,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中ZON和α-ZOL的常规监测分析。比较分析了HPLC-FLD,HPLC—DAD两种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中药中的ZON和α-ZOL的检测控制。HPLC-FID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污染水平较低的样品检测:HPLC-DAD检测方法检测限相对较高,但DAD检测法除能提供色谱图以外,能同时得到标准品相应出峰位置的光谱图,可减少假阳性结果的产生,因此可用于中药中ZON和α-ZOL的常规监测分析。
   (3)建立了检测中药中玉米赤霉烯酮(ZON)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ESI-MS/MS)。
   样品经乙腈-水(80:20,V/V)混合溶剂提取后,经甲醇-水溶液(80:20,v/v)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C18分析色谱柱分离,以0.1%(v/v)甲酸-水/0.1%(v/v)甲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染料木素为内标进行定量。在0.1-500 ng ml-1范围内,ZON和α-ZOL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88。通过添加回收试验,两种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0.12μg kg-1,ZON三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4.4%~96.5%,相对标准偏差为1.7%~5.0%;α-ZOL三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9.3%~98.3%,相对标准偏差为1.5%~8.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中药中微量真菌毒素ZON和α—ZOL的检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